作者/来源: 唐年新 发表: 2019-04-17 08:13:49 浏览: 22650 次
本期主题:学生成长导师制 导 读
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校未来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我们适应高考改革的必然选择。但对我们大多数教师而言,学生成长导师制是新事物,其实施也面临诸多问题,如导师功能定位是否清晰,导师指导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能否保证,全体学生发展需求能否满足……总之,学生成长导师制度体系亟待建立并逐步完善,这需要我们不断明晰教师的功能定位,激励全体教师参与成长指导,关注学生主体性,动员多方力量服务学生成长。本期文摘摘录了上海市七宝中学、大同中学和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成长导师制”的实践探索和思考,以供大家学习借鉴。
同时,学生成长导师制是当前“选课走班”的补给与诉求,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期文摘摘录了近期《中国教育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徐向东的五篇文章,他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实践体验+测评反馈”的生涯教育模式,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分层次、多元化的生涯发展教育。
此外,本期文摘还摘录了我校成长导师制实施方案(草案),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工作制度、“成长导师”的基本职责、受导学生义务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对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思考,希望在实践操作中走向定型和完善。
熊礼才
2019年4月7日
目 录
1、湖北省沙市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方案(草案)
2、湖北省沙市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工作要点
3、让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上海市七宝中学“成长导师制”的实践探索
4、从德育课程链到学生成长导师的校本探索
5、成长导师培训:走班制的补给与诉求
6、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系列①理念引领:自主探索相互激发
7、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系列②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8、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系列③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设计
9、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系列④体验式教学“保驾”生涯规划课程实施
湖北省沙市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方案(草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湖北省新课程改革及新高考改革精神,适应新时期学生选择性发展的新需求,促进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明确的、相对固定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对学生成长的个体指导作用,力争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富有个性、多元发展的主体。
二、工作目标
1、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成长导师,推动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和谐发展。
2、让每一名教师都拥有受导学生,打造全员育人校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功能。
3、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探究新型教学模式,发挥教师个人特长,推动特色化、优质化教育。
三、工作流程
实施“成长导师制”,将在试行基础上,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学校还将逐步探索“导师团队”的建设方案,进一步推进导师工作,确保“成长导师”工作的实际效果。
建议以班级和备课组为单位设置导师小组,在导师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导师组应发挥团队的力量,配合班主任做好对导师的指导工作。
“成长导师”的具体工作包括:
1、《学生成长档案袋》建设:完成《进度表》认定、《学生成绩登记表》填写、《综合素质发展与参与活动纪实》黏贴。
注:《综合素质发展与参与活动纪实》由班主任统一布置《素质发展记录表》,待班主任完成相关工作后(输入学籍系统),交给导师,黏贴入册。
2、完成《导师工作手册》:《导师工作基本统计信息》填写、《导师工作进度表》填写、《受导学生名录》填写、《导师工作记录表》填写。
3、导师应将导师组活动(会议)记录、学生约谈记录、家校联系记录、学生集体活动记录、学生特殊事件记录、导师工作意见和建议等填写在相应地方,详见《导师工作手册》目录。
四、工作制度
拟采用以下几项工作制度,以便于导师开展工作
1、档案袋建设制度。导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现状、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家庭背景等情况,指导受导学生建立档案袋,追踪受导学生高中阶段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兴趣爱好、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等。导师应根据受导对象的不同,分别从学业成绩及原因、品德行为缺陷及原因、兴趣爱好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指导措施和计划,并对指导过程和受导学生表现细节进行记录,对问题解决效果进行及时反思,以便于指导工作的延续和改进。
2、师生交流制度。强调成长导师与受导学生的互动交流,要求导师保持与学生的经常接触,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受导学生进行交心谈心,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成长导师可要求受导学生每月一次以成长汇报的形式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成长导师应落实每两周1次的“导航日”任务。
导师在确立受导关系、选课走班前、阶段性考试后、突发事件时必须与受导学生面对面交流,以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导师要避免形式化的教育,要建立平等、信任、共情、友好的师生关系,力争真正走入学生内心,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发展。对学生的问题应采取个性化、亲情化的教育引导方法,不应挖苦、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导师在学期开始时,要择机帮助学生制订适合于自身特点、能力、素质和成长目标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的课程选择和时间管理。
3、家校联系制度。成长导师应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利用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导师可以组织受导学生家长召开小型座谈会,也可适度开展家访活动。导师应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较清晰的了解,应尽力整合学校和家庭的力量共同教育学生。
成长导师与家长的联系过程中,要严守师德规范,维护教师和学校形象。
4、突发事件介入制度。导师作为受导学生的成长指导首席,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了解情况,并与班主任一起,对受导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和引导。.
5、个案研究与会诊制度。导师组可定期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必要时可组织召开导师专题会议,对重点案例进行集体会诊;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导师例会,交流经验,反思问题。
五、“成长导师”的基本职责
成长导师应尽快全面了解受导学生,在与之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对受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指导——“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等。
1、思想上引导:通过成长导师个别引导,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增强学生自尊、自主、自强意识,提高受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导师要关注受导学生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情况,利用换位思考、平等沟通、尊重关注、正面引导等措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优缺点、接纳自身现实状况,导师对受导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应及时进行诊断分析,并施以纠正。引导受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业上辅导:通过成长导师个别辅导,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优劣势项目,客观分析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协助学生自我识别学习风格;对不同特质的受导学生实施匹配策略,实施多重辅导模式,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受导学生排除不良学习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意志品质,使学生高质量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开展选课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不同课程,了解不同的专业方向,逐步明晰自身职业需求和优势,初步设立人生生涯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指导和修正。
3、心理上疏导:利用导师的人生经验和专业心理素养,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自尊、自爱和各方面蓬勃向上的愿望。疏导的核心是沟通、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是每个成功疏导者的最主要诀窍。成长导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受导学生自我表露,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对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力。
4、生活上指导:成长导师要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受导学生适应高中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导师通过校园生活指导、社会生活指导、家庭生活指导等措施,帮助受导学生建立有益于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生活作息制度,指导受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六、受导学生义务
(1)尊敬导师,在约见的时间应当按时到位,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坦诚地与导师交流。(2)制定成长计划,完成导师布置的成长作业。
(3)如实书写阶段成长总结,提供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纪实素材。
(4)严格要求自己,在导师帮助下学会管理自我,规划学习生涯。
(5)如实评价成长导师的工作。
湖北省沙市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工作要点
一、工作内容
(1)配合导师组组长(班主任),制定工作计划。
(2)按计划向学生布置导师作业(《学生成长档案袋》),完成《进度表》认定、《学生成绩登记表》填写、辅导《学考及选考计划表》、《综合素质发展与参与活动纪实》黏贴。
(3)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特长、家庭教育环境及各方面的表现,完成《导师工作手册》,为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方面的困难提供可靠依据。
《导师工作手册》具体完成内容包括:《导师工作基本统计信息》填写、《导师工作进度表》填写、《受导学生名录》填写、《导师工作记录表》填写。
另外,导师可将导师组活动(会议)记录、学生约谈记录、家校联系记录、学生集体活动记录、学生特殊事件记录、导师组工作意见和建议填至相应位置。
(4)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构筑家校联系平台。
(5)定期组织所有受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评价和奖励。
二、工作要求
1、导师与每位受导学生每两周单独交流1次,可将交流记录记载在《导师工作手册》中。要避免形式化的教育,努力建立平等、信任、共情、友好的师生关系,要真正走入学生内心,在了解理解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发展,对学生的问题采取个性化、亲情化的教育引导方法,严禁采用挖苦、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导师需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利用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与每位受导学生家长每学期电话联络或约谈2次以上,有机会可开展家访活动。应将约谈内容(活动内容)记录在《导师工作手册》中。
3、导师作为受导学生的首席成长指导,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了解情况,并与班主任一起,对受导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和引导。
4、导师组应不定期组织召开导师专题会议,进行个案分析,对重点案例进行集体会诊。
5、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每次大型考试后,要及时开展师生交流会,总结前段学习情况,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工作原则
第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表现在要对学生的性格、行为习惯有充分的把握,其次要及时吸收、补充教育材料,强制的命令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要求,只有理解了才能自觉的、主动的接受。再次,对教育的过程和步骤要做好周密的安排。
第二、指导学生态度要平等、诚恳。只有平等、诚恳才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态度的诚恳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教师的表情,教师的坐姿,教师和学生谈话的口气等。
第三、要保护学生的隐私。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自己的隐私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在教育心理问题学生时尤其要注意。
第四、要坚持倾听,欣赏和鼓励。导师可以少讲,多倾听,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经历和学生共享,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事理;要坚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正能量。
第五、要坚持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谈话方式。
①针对资优生,可采用激励式,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用暗示的言辞,含蓄的语言,找出自省点,正确估价自己,扬长避短,向新的目标奋进。
②针对中等生,可采用启发式,他们一般缺乏前进的动力,无所谓的态度。可先入为主,掌握分寸,“温而励,威而不猛”,开启动力点,使学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③针对压力大的学生,可采用安抚式。他们可能有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沉默寡言,防御心理和自卑心理的情况,应采用对话式的方法,以便把握对方心理,用体验与分享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特别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④针对犯错学生,应采用“参照式”,“横向”和“纵向”对比,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犯错误的原因,把错误成为一种成长的契机,给予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能激发内燃点,增强进步的信心。
让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上海市七宝中学“成长导师制”的实践探索
潘蓓蕾 (上海市七宝中学)
七宝中学是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多年来在“全面发展、人文见长”办学理念和“平民本色,精英气质”育人目标引领下,学校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养高、有特长、敢担当且深具人文底蕴的优秀学子。在当下社会急剧变革和教育深度改革的浪潮中,学校一直基于学生的多元选择需求、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需求,推动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近年来,学校特别重视教师对学生生涯发展的引航。为了切实有效地推进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学校启动了“成长导师制”等教育举措并在工作中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学生生涯导航教育。
一、“成长导师制”的内涵及实施背景
1.“成长导师制”的含义
导师制诞生于15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一种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中应用广泛。近年来,一些中小学开始借鉴高校的导师制,面向部分或全体学生推行“成长导师制”。本文的“成长导师制”是“学生成长工作导师制”的简称,是指在开展班级正常教学的同时,组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生涯、思想、心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个别化指导的一神教育培养模式。
2.“成长导师制”的实施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为此,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推行成长导师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成长导师制”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需要
传统的教育实践中,教书和育人没有很好地有机整合,学生发展指导似乎只是班主任的事,任课教师则集中精力抓教学,教育与教学的分割使得学科教师难以在教学之外顾及学生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无法将育人工作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成长导师制”则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对学生的学习、思想、择业、心理等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指导,让所有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学会“育人”,这有利于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成长导师制”是学校对当前教育改革的积极回应
当前,上海、浙江两省市正在实施新的高考改革方案,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形式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学校从原有单一行政班模式的教学组织管理向行政班与学科教学班共存模式下的教学管理转轨。在此背景下,知何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涯、心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和帮助,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学生成长导师制”则要求“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它为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满足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与需求。
(3)“成长导师制”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逐渐成熟的关键期,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期,正处于知识积累和未来竞争能力的储备期,正处于有意识地勾画自己未来人生的萌动期。几乎每一位高中生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许和憧憬,他们希望在学力上进一步的提升,他们渴望能更充分地了解自我、认知社会以从容应对即将到来的各类挑战,他们向往能在校园中发挥优势潜能,实现个性特长发展……在这一阶段,如果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变革教育思想,针对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行具体指导,挖掘和开启学生成长和教育环境中的各类资源,必将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理清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绘制出最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地图,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向着健康、幸福的人生迈进。
(4)“成长导师制”是学校未来发展的现实需求
当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对未来高中多元办学发展趋势的清晰判断以及对学校今后办学发展方向的理性思考,自2015年伊始,七宝中学正式提出了创建“研究型高中”的办学目标并着手制定创建规划,希望通过5-8年的努力,使学校成为一所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浓厚研究氛围、鲜明创新特色,引领国内高中发展,达到国际水准的一流研究型高中。因此,培养具备独立人格、合作意识、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等品质的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学校未来的重要使命。“学生成长导师制”顺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由学生选择成长导师,导师为学生设计个别化教育方案,关注个体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培养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研究型人才提供可能和保障。
二、“成长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1.“成长导师制”的缘起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生涯导航教育是七宝中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坚持学生发展指导的长期的、历史的结果。早在1998年教师节期间,仇忠海校长就建议将每年的教师节变为“爱生节”,在“爱生节”期间号召广大教师为学生送上一份温暖和问候,此倡议获得了全体教师的广泛认同。在随后的每一年“爱生节”期间,学校都开展了“让每个学生都幸福成长”师生结对活动,即每一位教师都要与一位特殊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偏差学生、行为偏差学生)结对,进行一对一的关心和帮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思想、学习、心理等多方面地指导,为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十几年来,学校一直将“教师节”过成“爱生节”,这已成为七宝中学人文教育的创新举措,在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践中焕发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为了将师生结对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惠及更多的学生,2014年初,学校开始“学生成长导师制”试点工作。2014年9月,学校正式推出“全员成长导师制”,在任课教师中聘请了137位教师作为成长导师,90%以上任课老师参与其中,每位教师都对应指导一个学生发展共进小组(10~12名学生)。“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使学校形成了“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个性发展。
2.“成长导师制”的工作内容
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2014年9月学校48个班级全面引入学生成长导师,平均每个班级配3名导师,由任课老师兼任,12~15名学生对应一名导师。导师将全面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等方面,做学生的知心人,为学生解疑释惑,排忧解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理想信念、学业发展、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学生在前进路上解疑答惑、让其少走弯路。如:学生小W性格较为封闭,在班级中几乎没有朋友,情绪起伏也较大,心情不好、状态不佳时,甚至会旷课,成绩也因此起起落落。导师通过沟通、走访了解,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小W初中时因病导致初三重读了一年,因此他总是感到别人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他这样一名“复读生”。找到症结后,成长导师时常和他交流谈心、心理疏导……渐渐地这个学生放下“复读生”的包袱,变得自信开朗,不仅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大型活动。2015年暑期,他还去参加了学校的大学生活体验活动。回来后,他给导师发了一条短信,向导师表示,他立志要考复旦大学。
另外,在成长导师的指引下,很多优秀的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志趣能力,感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寻求自我发展的最优路径。如七宝中学2015届毕业生胡顺拢同学高一时就展现出他在地理空间方面的兴趣和才华,在成长导师柳英华老师的指导下,小胡同学充分发挥其对地理学科的兴趣,积极开展“一种有效的地面公交的优化调整方案研究”的课题研究,并最终在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评比中拔得头筹,登上了中国中学生科技创新科学家讲坛这一最高论坛。在成长导师的引领下,很多学生都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选择了适合自己成长方式,进入理想的高校,开启了未来人生精彩的旅程。
3.“成长导师制”的实施程序
学校“成长导师制”的组织实施是一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过程,包括:宣传启动——导师选任——“N+1”导学模型形成并开展工作。宣传启动: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前,学校制定了适合本校实际的成长导师制实施方案并向全校公布,广泛征求全体师生的意见,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导师制的热情。导师选任:由学校拟定各班级成长导师对口联系导师和班级,根据教师任课情况,每学年调整一次。同时,把各年级中专业能力特剐突出、学生思想工作特别有方法、经验特丰富的教师推选为各年级首席成长导师,由他们引领、带教年轻导师,推进实施本年级成长导师的整体工作。“N+1”导学模型的形成:在导师选任的基础上,由班级学生自行选择自己心仪的导师,形成同师门的学生发展共进小组,每位导师结对10~15位学生(即导师的N结对);由年级组、班主任推荐导师需要特殊关爱的学生(即导师+1结对)。由校长为成长导师颁发聘任证书,导师与结对班级学生见面,双方互动交流共同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成长计划和导师工作方案并逐一落实。
4.“成长导师制”的实施保障
学校成立了“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协调和管理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的开展。学校还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下设“学生生涯指导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成长导师发展培训工作室”,其中“成长导师发展培训工作室”专门负责成长导师学习培训,“工作室”还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对成长导师的每学期工作量进行评估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成绩变化情况、学生平时的行为习惯、导师辅导记录(手册)填写情况、学生问卷调查情况、受导学生家长和班主任及年级组等方面对成长导师的评价情况等,并对考核仇秀的成长导师进行表彰和奖励,进一步推进成长导师的工作。
三、“成长导师制”的成效及反思
“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经过前期的探索和实施,学校也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学生的反馈:当问到你认为成长导师的工作有必要吗£55.03%的学生认为这项工作很有必要,表明这项工作很受学生欢迎,具有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成长导师主要对你哪些方面加以指导£排前四位的分别是学业指导69.04%,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指导67%,心理疏导38.87%,生涯规划指导33.22%。这充分说明了成长导师的工作是扎实有效的、已渗透至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
当然,“成长导师制”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如:如何及时有效地提升成长导师的专业素养以满足学生发展性的需求£在工作过程中,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指导,有的教育方法简单,教育手段单一。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在导师中实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由特聘的首席导师带教青年教师和新任导师,提升他们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为了提升成长导师的生涯、心理学素养,学校每年定期输送教师参加国家生涯发展师、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培训,学校现有3位生涯发展师、7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44位教师正参培上海学校心理咨询师。此外,为更新全体成长导师的育人理念,学校创新校本研训思路,有针对性地对成长导师进行培训提高,不仅邀请校外的名师、生涯指导专家、心理教育专家等开展讲座,提高老师们的理论素养和教育视野,而且定期组织校内成长导师经验交流会,不仅分享优秀成长导师的工作经验,也让大家畅所欲言、群策群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积极引导和鼓励全体教师更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生全面、全程的成长关注行动中去。
又如: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背景下,如何将成长导师的工作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做有机的结合£新的综合素质评价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业发展、党团生活、社会实践、科技活动、艺体素养等综合能力,学校要积极引导成长导师除课堂教学之外主动融入到校内外的各类学生生活实践中去,在参与军训学农、班级活动、校园节日等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在接触、了解、走进、融入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生涯、做人、个性健康发展等方面给予指导、关心、提点和帮助,在构建更为深厚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全面、主动、持续、和谐的发展。
另外,在成长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学校也会遇到一些实际难题,如导师的工作对象随着工作调整的流动性问题,导师与班主任职责的交叉性重复性之矛盾如何解决,导师数量少与学生数量多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导师的工作成效无法立竿见影所带来教师懈怠的问题,学生个性成长的独特性以及问题学生行为的反复性或突发性导致少数导师的工作信心热情减退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一解决。
总之,“学生成长导师制”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指导的重要举措,为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当前的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当然,基础教育阶段的“成长导师制”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完善成长导师的工作机制,让这项制度能够健康持续推进,进一步成长、发展和成熟。同时,我们也希望政府教育职能部门推动中小学生成长导师志愿者组织的发展,鼓励学校吸收有意愿、有能力的社会公益人士担任中小学生成长导师,从多方面着手解决目前合格导师资源匮乏的问题。
从德育课程链到学生成长导师的校本探索
邵清、傅桂花(上海市大同中学)
学校德育关注的是学生德行的养成,其目的是将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外显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德行的养成在于日常点滴和环境的熏陶,因此这种教育主要来自于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有意识的传授,以及行为和品格的影响。百年大同着力培养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多年来,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学校育人目标,不断创新德育方式和途径,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同中学就提出了“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确立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强烈意识。经过几代大同人的传承和发扬,如今在百年大同校园内,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力育人蔚然成风,学校已构建起为学生健康发展护航的多层次、交互式育人网络。
一、打造“德育课程链”,链接课内外,链起师与生
长期以来,大同中学始终在德育工作方面努力探索,致力于构建“生动活泼有效”的育人局面。值周制、德育学分制等创新举措都曾取得过良好的成效,形成了大同中学的德育特色,并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进入新世纪,如何延续优良的德育传统、结合时代的特征去探索新的德育模式,是大同中学的管理者和教师始终思考的问题。
长期以来,尽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是大同中学广大师生的教育理念,但在现实教育教学中,依然存在学科教学与德育活动联系松散,学科教学与学校德育无法形成一股合力,课任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德育往往是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独立模块来进行,除了思想品德课,德育往往是以各种课外组织的活动形态存在的。由于课程和德育呈现出“两张皮”,容易出现德育工作时间被挤占、地位难落实、活动较随意等问题,使得德育陷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如何摆脱这一困境,在学科课程领域切实落实“全员德育”的理念£伴随课程改革步伐的加速,课程统整的思路逐渐浮出水面。自2008年起,学校以课程统整的理念指导规划、构建德育操作体系,打造德育拓展型课程链。所谓德育拓展型课程链是指任课教师以拓展型课为先导,让学生通过在拓展型课程中的知识熏陶和兴趣培养,带领其中的骨干学生组建社团,并设计、寻找相关的社会实践点,指导学生以自己所长服务社会,组建有特色的志愿者服务队,形成德育课程链。课程链的打造,既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有了教师和课程的保障,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使德育的实效性得以进一步增强,又为更多的任课教师关注、投入学生的实践活动和道德养成教育搭建了平台,营造起整个校园的育人氛围。通过几年的实践研究,学校形成“和谐生命,和谐生活”生命教育课程链、“大同文化”传统文化课程链、“十字绣与平面设计”科技创新课程链、“我身边的形象设计”美育课程链、“阳光心灵”心理教育等多条课程链。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设有本学科重点扶植的社团,每学期都有以这些重点社团发起的校内、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才干,更使学生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深化了责任意识。德育课程链的实施,也使参与其中的任课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教师参与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德育课程链开发确立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吸纳普通任课教师的参与,为普通教师参与德育工作提供机会和平台。对普通任课教师来说,德育与课程和社团的结合,无疑给他们创造了参与德育工作的条件。正如有的老师所说:“原来我就是教教课,能够教好课就可以了。但在教课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学生的一些行为道德问题,但囿于自己是科任老师,不是班主任,所以就没有过多地留意在道德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当有了德育课程链后,我就能在自己的课程中顺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了。”
德育课程链的建设和推进证明,将德育活动纳入课程体系,切实保障了德育工作所需要的时间,落实了“德育为先”的应有地位,促使教师认真研究、精心构思、有效实施德育工作,提升了德育的实效性。这一模式将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三个环节有机整合,推动学生由外在的道德认知内化为自身情感并外显为社会行为,有效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二、开展生涯指导,唤醒生涯意识,提升规划能力
2012年12月上海市教委出台了《上海市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十二五”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对学生生涯发展教育提出了如下要求:我国当前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尚未覆盖学校教育全过程;相关理论研究、课程建设和专业队伍建设尚不适应全面实施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需求。《计划》要求:确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科学规划,积极探索,进一步推动上海市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专业化和国际化,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上海特点、适应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整体开发设计各阶段学校的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内容,探索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与现有教育内容有机整合;开发适合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的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课程、教材和活动;加强普通高中阶段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和学前教育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生涯发展”,在近年来的德育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意识到在高中开展生涯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这一由少年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人的心理和生理在迅速成长发育和变化,恰当的生涯发展教育不仅影响学生对文理科的选择和高考志愿的填报,还影响着学生对未来的专业认同、职业决策工作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因此,开展高中生生涯规划的实践研究有其现实的价值与必要性。开展针对性的生涯辅导,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那么,如何适应高中生在生涯发展尝试期体现的心理与生理迅速成长的需求,应对教育制度变革对高中生带来的生涯发展能力的挑战£学校提出教育应为学生生涯发展服务的理念,不断探索德育新途径与新方法,为提升学生生命质量服努。为此,我们设计构建了“彩虹生涯,心晴世界——以生涯发展为指向的系列主题教育”品牌,推进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品牌以“唤起生涯发展意识,提升生涯规划能力”为指向,通过三年的大同彩虹生涯发展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悦纳自我、悦纳他人、悦纳社会,帮助学生构建健康、阳光、积极的心理世界,为成人成才的生涯之旅奠定扎实的基础。
生涯辅导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以生涯辅导课程为主体,通过编制生涯规划自助手册,配合使用生涯测试系统,依托家长、社会资源开展职业体验,开展生涯规划工作坊和个别化咨询,培育有资质的师资队伍这六大途径覆盖全体学生的生涯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测评工具、专业咨询等方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涯辅导体系。我们的目标是:生涯发展教育覆盖高中三年全过程,让所有的优质资源伴随全体学生个性化成长,让全体教师和家长为学生生涯发展护航。
在生涯发展教育过程中,我们鼓励全体教师全程参与并指导。在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探索环节中,学校组织拥有心理咨询、辅导资质的教师和班主任一同组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中心,构建系列心理辅导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探索自我的兴趣和爱好、能力、气质和性格、价值观;指导学生运用技术工具测试、了解个人兴趣、特长、性格,开展自我认知,充分认识自我并结合未来发展规划高中学涯。在环境探索环节,全体教师深入到活动的各环节,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高校巡礼”“家长课堂”“社团进社区”“职业体验周”等活动课程,引导学生探索外部的工作世界。深化自我认知与了解社会期望,学习协调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生涯发展教育的重点是生涯规划、决策、转变的能力培养。学校“成长导师”与家长辅导员共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体验活动,不仅仅是帮助其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学科及填报合适的高考志愿,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思考自己的未来,让他们有机会想象“未来的我”。在人职匹配教育中,让学生逐步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特点来储备知识和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自身知识和能力,选择自己最合适和最能发挥特长的专业或职业。
几年的实践证明,教师在投入学生生涯教育的过程中提升了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认识,深化理解了德育工作必须浸润生涯辅导的全过程。而最终受益的是每一名学生。有的学生说:从未如此零距离地接触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在平凡真实又激动人心的体验过程中,我看到了社会发展的进步,也观察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体验到了各行各业的酸甜苦辣,更感受到父母为事业、为家庭打拼的不易。有的同学在体验中感悟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悄悄在心底埋下了未来理想的种子;有的同学体验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转变了对待学习拖沓懒散的态度;有的同学从心灵深处发出感慨,要对劳动者多一份尊敬,职业道德观发生了静悄悄的变化。在寻找个人“青春梦”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入了解自身,同时广泛接触到各行各业,真实地触碰到“中国梦”,深深意识到只有融入中国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青春梦。
三、推行“成长导师制”,关注每一个体,导航全面发展
在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和生涯发展辅导的当下,如何呼应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让每一位大同教师成为学子生涯发展的护航使者。为此,我们进一步发展了学校育人目标内涵,提出大同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立己达人”为核心的“五大特征”,即全球意识、民族情怀、责任担当、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并具备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素养的“八项能力”,即社会生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信息与技术能力、实践行动能力、创意创造创业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同时,学校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育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全面构建“全员参与”的育人体系,努力建立与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相配套的保障机制,着力打造一支全员育人的成长导师队伍,发挥教师对学生生涯发展的教育和指导功能。
经过长期酝酿,2014年大同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制”正式启动。
导师制是指“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通过教师与学生结成相对稳定的指导和被指导关系,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公民素质培养为重点,以健全人格培育为基础,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谐发展。我们将“学生成长导师”定义为学校实现优质教育管理、全面育人的重要实施者。学校规定担任“学生成长导师”是大同中学教师的基本岗位职责之一。
经过师生的双向选择,如今,每一位大同学子都配备了自己的“成长导师”。
从导师们开展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必须谨遵六项原则,其中包括:方向性原则,即导师工作中应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为本,着重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性化原则,即导师要善于发现、研究受导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渐进性原则,导师要根据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和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受导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团队育人的作用,学校以行政班为单位,组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导师团队,对受导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引导和评价。
“成长导师”通过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力辅导等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导师在工作中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指导学生填写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根据学生个性特征、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导师们更加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中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师每两周至少与受导学生谈心辅导一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受导学生每两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必要时可随时汇报和咨询。导师们还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为学生捉供参考书目。指导学生选课及记录《学生生涯发展手册》。平时,导师会及时与学生家长、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全面掌握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并适时引导。每学期导师们通过电话、家访、家校联席会议等形式与家长至少联系一次。不少导师还尝试开展个案记录和分析。对重点案例,导师会提出进行集体会诊的要求。导师还是受导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者,对受导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为真正落实导师功能,学校要求所有“成长导师”必须经过培训上岗,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资质或者完成相应培训学分。学校在推行导师制的过程中,还创造性地提出:导师应主动关心、积极参与学生各类活动,每位导师负责一个社会实践场所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组织指导工作。教师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谈心、家校沟通、共同参与实践体验活动等多样形式,指导学生开展生涯规划和社会实践等。
2015级高一新生就是这方面的直接受益者。为了更好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劳动,高一年级的每位学生导师都必须了解所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内容,并至少一次到学生志愿服务的场馆进行实地走访。学生导师与学生关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内容也会记录到导师手册中。此外,不少场馆在进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时候,也有我们的老师亲自带队。例如2015年暑假在东方体育中心进行的志愿服务,11位学生导师在东方体育中心带领学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公益服务。学生导师亲自带队既密切了学校与场馆的沟通,保障了东方体育中心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在具体的实践指导过程中增强了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导师在公益服务中身体力行、践行理念也感染和引导着学生投入到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洪流中。
近两年的实践证明,“学生成长导师”制度的施行提升了学校教师生涯教育指导能力,有效转变和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由于导师教育的需要,全体教师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生涯发展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中,在日常学科教学中也能积极渗透相关理念,教师的成长奠基了学生的成长,导师制正为大同学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从德育课程链的推动到呼应生涯发展教育的需要,再到人人乐做“成长导师”的今天,大同中学校园内,“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已然融入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融入大同人的气质,成为大同人的显性标志之一。
成长导师培训:走班制的补给与诉求
蔡小雄 王静丽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浙江省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实行,“选课走班教学”成为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原有的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切实有效地引导学校从单一班主任制走向班主任与导师制共存模式,探索新模式下学生学业、生活、生涯的指导方式与策略,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为课改实践排头兵,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较早实施了成长导师制,并一直致力于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导师培训方式,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导师专业化成长,提升导师指导学生的能力,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分析成长导师指导现状,明确方向,统筹规划
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满足导师的多元化需求,学校对全体成长教师担任成长导师的意愿、指导能力、困惑与需求进行了调查,
1.教师承担导师工作的意愿分析
调查发现,教师愿意担任导师的比例高达63.7%。为了进一步了解各个层次的情况,学校对不同年龄层承担导师工作的意愿进行了分析,发现10~15年教龄的教师承担导师工作的意愿最低,其次是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然后是12~20年教龄和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意愿最高的是5 --10年教龄的教师。因此,可以对不同教龄的导师采取不同的培训策略。
对于“你觉得很多老师之所以不愿意担任成长导师最大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排在前四位的回答分别是:教学任务太重,无力承担其他任务;缺乏相应技能,担心胜任不了;学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过于形式化,缺乏实际作用。
2.成长导师培训的必要性和指导能力分析
学校对教师担任成长导师参与培训的必要性进行了调查,即“如果让您担任成长导师,您认为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吗£”,结果发现,73%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27%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
此外,对教师担任成长导师需要具备的技能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教师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的了解程度是最低的,有91.8%的导师表示不了解。其次是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处理技巧,有80.7%的教师比较不了解,对于新高考政策的了解程度也不是很高。因此,学校在后期开展培训的时候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3.成长导师对于培训内容的需求分析
为了让培训更具针对性,满足导师的差异性、多元化需求,学校对导师期望了解和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调查(见图1),结果发现,导师们最希望进行常见心理问题处理技巧的培训,其次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选课、选专业和大学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其中生活指导策略占的比例最低。
二、创新成长导师培训方式,丰富载体,注重实效
当前的高中成长导师培训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难以满足教师的多元需求,导致教师对培训活动的认同度不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致使培训低效。因此,学校结合成长导师自身特点,构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培训模式。
1.分层分项与全员培训相结合
学校将成长导师分成三个层次:骨干导师、班主任兼成长导师和青年导师,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分层培训。骨干导师培训重在“高”:高端,高效。学校为骨干导师提供参加高层学术交流、高效培训和外出考察、研究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掌握学科教育发展的新动态。班主任兼成长导师培训重在“实”:实在,实用。学校通过外聘专家,邀请专职生涯导师、学校骨干导师针对工作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来培训。青年导师培训重在“启”:启发,启动。学校通过校内外专家、专职教师、学校骨干导师、有经验的教师对青年导师开展启发式培训。针对培训内容需求不同,开展分项培训,确保导师能够“选己所要,要己所选”。对全校导师开展全员培训,唤醒导师的指导意识,通过对新高考相关知识政策、学生发展指导内涵的了解,使得对学生的指导更有针对性。
2.主题教育与行动反思相呼应
学校对学生进行了“你最希望导师跟你交流的内容有哪些£”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发现,比例最高的前八项分别是:选课和选考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学习指导、考试焦虑、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自我了解和自信心提升、人际关系处理。在此基础上,学校结合教师自身的需求进行主题设计。涉及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在培训前,学校会把相应的主题公布在校园网上,方便教师提前了解,根据自己需求自主选择不同的主题。整个培训,学校都邀请导师一起参与设计、组织,参与培训过程,之后要求导师采用行为记录方式和交流反思策略及时对平时的导学和培训进行反思,撰写心得体会。
3.专家导航与自主学习相融合
在分析学校成长导师指导意愿、困惑、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专家导航、学员参与、自主学习、交流评议的互动式培训模式。定期邀请知名大学教授、领域专家、学科专家,通过讲座、对话方式帮助导师更新教育理念,在把握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上进行导航。此外选配优秀成长导师担任督导,对教师进行全程答疑指导;倡导教师自主学习,学校会根据教师的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供其自主学习,充分开发学校成长导师群体内部的教育资源,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4.案例分析与体验参与相配套
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定期组织导师开展案例讨论,请他们就自己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介绍个别指导的经验或者成功的案例,全程邀请专家对案例进行分析指导、总结,让成长导师们进行思想碰撞,提升指导能力。设计培训内容时,将导师已有的经验、思维方式和潜在价值观融入问题情境或辩论中,将一些理论性的内容变为可观察、可操作、带有“技术性”的实际训练,通过互动、具体体验,去分析、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促进其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高阶能力”的发展。
三、建立成长导师动力机制, 价值引领,激励促进
成长导师指导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关键要靠教师主动学习和提高,当然学校的鞭策和推动必不可少。因此,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塑造成长导师的主体责任意识,逐步建立条件保障、合作交流、富有激励的评价和导师自我发展等动力机制,价值引领,激励促进,形成实效性的动力体系,为培训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1.建立制度主导的条件保障体系,适当倾斜政策
学校积极吸纳关于成长导师发展和建设等各方面的意见,形成一套符合当前成长导师发展的条件保障性文件,文件中将成长导师的工作与班主任龄、职称评定、年度考核、评优挂钩,为成长导师培训提供必要的物质载体。此外,学校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导师需求,设计相应的提升项目,提供成长导师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以达到最佳的功能效应。
2.建立共同参与的合作交流体系,创设团队氛围
学校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合作交流机制。学校鼓励成长导师加入各种交流(学术)团队,思想相互碰撞,观点相互交叉渗透,相互启发,开启智慧,从而使集体的能力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得到优化;加强与国内大学青少年发展中心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成长导师培养和共享机制;选派导师参加国内外培训,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校研讨分享前沿成果,紧跟改革前沿,培养为学生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导师团队。
3.建立富有激励效应的评价体系,增强自我发展内驱力
学校通过建立分类考核体系和方法,改变过去静态、单一的考核方式,形成动态、多元和综合的评价。除对常规教学工作考核外,还对导师工作进行专项评价。考评工作由学校导师制工作考评小组负责,在考核中注重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实效性评价。学校导师工作考评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审议,确定考核等级,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工资考核和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
4.建立导师自我发展平台机制,促进导师迅速成长
一项制度的推行,关键因素是“人”。学校根据不同层面导师的特点,以“面向全体,突出骨干”为原则,分层推进,启动提升工程、培青工程、名师工程等,为不同层次导师的发展搭建不同的培训平台。学校定期发放自我学习的相关材料,每年设立导师专项经费,鼓励导师参加校外的培训,为全体导师免费订阅专业发展报刊,通过多层次、多角度、丰富多彩的形式,促进导师自我提升。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和自主发展的关键期,作为成长导师,不仅要进行学科知识的指导,也要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涯规划指导,协助和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及外部世界,结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逐渐明确自己的生活、学业和生涯发展方向,掌握实现人生目标的方法,以达到个人幸福和社会受益的目的。因此,学校要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完善培训模式,为导师提供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培训,使其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观、教育方式,更新知识,与时代接轨,提高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
作者简介:
蔡小雄: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校长、
特级教师
王静丽: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生涯规划教育:自主探索 体验引导
徐向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博士、教授)
在新高考背景下,上海的教育综合改革已经取得诸多成果,但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挑战。一些学生在多元选择下,发生了“选考投机”的现象。这一现象背后,实则是学生选择能力不足、缺少专长和兴趣、对未来大学就读专业模糊等问题,也暴露出以往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
事实上,新高考改革中的选科虽然是学生选择课程学习的问题,但却需要统筹考虑兴趣爱好、课程选择、专业报考和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学生在部分科目及科目组合选择上,更多还是成绩取向,甚至放弃自己的兴趣,在“学业—专业—职业—生涯”之间还没建立起内在的关联,这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高中学校不仅需要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更需要整体构建高中生涯发展教育体系,把生涯教育和引导全面渗透到高中教育全过程中。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生涯发展”理念,将生涯规划教育前移到高中阶段,让生涯发展教学内容、教育管理机制、教育形式和途径成系统,逐步形成特色化的生涯发展教育模式,提高生涯指导的实效性,助力学生终身发展。
理念:生涯教育前移助发展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显示,相对于英美等国的中学教育而言,我国学生知识掌握优势明显,但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对学习价值的认识相对单一,这与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缺乏生涯发展教育有关。而中学生缺乏对自我人生规划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将会对终身发展形成障碍。因此,生涯发展教育向基础教育前移,促进高中生生涯规划意识的形成和成熟,使其获得全方位的成长和提高,有助于满足其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也能有效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为此,学校开始探索构建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而在高中阶段实行生涯规划教育,首先要在理念和实践层面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与大学教育衔接不够的问题;二是学生社会实践和生涯体验实践及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
为此,学校提出了“自主探索、体验引导”的生涯发展教育育人理念,基于行动教学导向,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制订“三自”高中生涯教育总体目标。通过对国内外生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再结合学校实际,整体规划、提出了“自由心灵”“自觉追求”“自主探索”的学生生涯教育目标,并设定了生涯认知、生涯体验、生涯选择的三年分阶段目标。
在三年学业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衔接大学”的高中生生涯发展教育课程体系,包括高一年级生涯规划通识课程、生涯教育活动,高二年级生涯规划体验、课题自主研究、与中高职学校合作开设专业体验课,高三年级与大学合作开设虚拟班、生涯规划指导等。
课程:生涯规划力提升分阶段
学校结合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科尔布的体验式学习理论,依据高中学生所应具备的个性独立、思维敏捷、勇于探究、不断进取等品质,对高中三年的生涯发展教育进行了整体构建,设计了生涯发展教育的学习模型。
在模型指引下,学校针对高中三个年级不同班级和学生的独特发展目标,采取分阶段、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并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职业倾向测评、个性化生涯规划指导、选修课程、高考专业填报指导等,一套系统化的生涯发展教育模式逐渐成型。
高一阶段,初入高中的学生先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兴趣、爱好测试,在职业倾向测验结果基础上,学生结合对自身的探索和思考,通过自由组建社团、选修课的修读等进一步验证和发展自身的职业倾向;学校面向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开设“生涯规划”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开启生涯认知和启蒙。
高二阶段,开展课题式综合学习与实践,每个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学校设立“仰晖讲坛”邀请职业规划专家、行业领军人物及学者进校开设生涯讲座;设计丰富多彩的生涯活动,与中职校合作开设36课时“技能实践课”;建立42个校外生涯实践体验基地,组织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生涯体验,让学生在经历、实践中不断质疑、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
高三阶段,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生涯规划能力,于是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大学先修课程120课时;在不断选择、反思、调整中,学校还组织专家、校友、学长、家长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指导,提升学生的生涯决策能力,促进高三升学时的专业选择及填报。
教研:生涯发展指导成体系
生涯教育应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需要一支优秀的研究型师资队伍作保障。于是,学校率先建立起“生涯发展教育”教研组,聘任专职教师,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培训全校教师,鼓励全校教师面向学生开展生涯发展指导,将生涯发展教育融入教学体系。
生涯发展指导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生涯规划”通识课程,又要分别针对科技特长学生、理科特长学生、人文特长学生通过选修微短课、长选修、专题讲座、个别化指导等手段加强分类指导和个性化教育。
学校还形成了“系统模拟、实践体验”的生涯发展反馈机制。自主开发“学生生涯自主发展规划指导”信息系统,建立学生生涯发展档案,为学生提供职业倾向测评与个性化生涯规划指导;建立校内模拟社区、家校合作的生涯体验基地,开展生涯认知和实践体验;多角度对生涯实践体验效果进行评估,形成在实践基础上评价反馈机制。
通过“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实践体验+测评反馈”的生涯教育模式,学校对3000余名学生进行系统化、分层次、多元化的生涯发展教育,使他们对自身的人生价值有了新的认识,而他们的人生规划也正在起航。
《中国教育报》2018年09月19日第6版
■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系列①
理念引领:自主探索 相互激发
徐向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博士、教授)
近年来上海探索进行的“6选3”高考改革模式,带给学生的最直接“获得感”就是:增加了他们的自主选择权。但一些学生在多元选择下,发生了“选考投机”的现象。这一现象背后,实则是学生选择能力不足、缺少专长和兴趣、对大学将就读专业认识模糊等,这也暴露出以往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如何建立“学业—专业—职业—生涯”的内在关联,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有效规划高中三年的学习,是当前高中学校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
早在2002年,我校就开始了生涯教育的初步尝试。2009年,学校将生涯发展规划课程列为校本三大核心课程之一,在高中生生涯发展教育内容、管理机制、形式途径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完善,目前学校已基本建构起了符合优质高中学生发展需求的生涯教育模式。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人生。我们总结出“自主探索、相互激发”的生涯教育育人理念,具体有如下内涵:既要基于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又是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强调学生在行动中学习。但当下很多学校并未真正把握生涯教育的根本目的,把帮助学生“选其所好、考其所长”当成生涯规划的目的,过于强调学业生涯教育,牺牲了学生兴趣,就非常短视。因此我们要放眼长远,以提升学生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为主要方向,提高人生规划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生涯发展教育要立足于行动导向,因为实践出真知。现行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对书本知识、应试问题了解关注得多,而有关社会和生涯体验的实践与资源都相对匮乏。我们认为,中学的生涯发展教育必须基于行动教学导向,通过设计切实有效的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实验课程、动手拓展课程,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在自觉的追求中主动探索,亲历观察、实践体验、质疑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生涯规划能力。为此,我们将生涯教育的指导性与自主性和谐结合,确立了当前“自主探索、相互激发”的生涯教育育人方式,力求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感。
生涯发展教育要与大学衔接。当前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衔接不够紧密,使得不少中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出现了诸多不适应,对学生身心健康和持续学习影响非常大,有时甚至会导致学生学业失败。因此我们认为中学的生涯发展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不能孤立设计和独自建设,而应该与大学相衔接。实践中,我们致力于打造“最像大学的高中”,与众多高校进行合作开展生涯教育。
生涯发展教育需要多方互动。理想的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目标,要蕴含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现实、可能、预期”三种维度,考虑“自身、他人、环境”三种影响因素,其最终指向是从帮助学生“合理地规划学业”转变到“选择适合的学校”再转变到“独特的人生发展”。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度的能动关系,给予学生复合的、综合的生涯教育,以帮助他们学会适应今后生活中可能的各种社会角色,从而拥有能够过一种更好人生的可能性。
生涯教育需要有系统的设计。我校生涯教育的核心思想旨在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筹划发展、准备未来。希望通过三年的生涯教育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完善,有理想抱负、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一定规划能力、并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有为青年。上海交大附中的生涯教育理念和目标有机融合于生涯教学内容、管理机制、教育形式和途径之中,逐步形成系统化的生涯教育模式,助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系列②
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徐向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博士、教授)
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看似是近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出现的新事物,实则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回应,是现代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学校必须将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基本理念与价值追求,将其有机融合于教学内容、管理机制、形式途径之中,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抓手。
将理论性教育与实践性教育并重,我校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形成了当前“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实践体验+测评反馈”的生涯教育模式,并依此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分层次、多元化的生涯发展教育。
我们首先依据各年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及接受能力,设定了“生涯认知、生涯体验、生涯选择”的三年分阶段目标序列。与此同时,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各类载体,开发了生涯理论课程、课题研究学习、生涯体验活动,进而将三阶段学习模型融合于生涯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中,对高中三年的生涯教育进行了整体构建。从“适应生活”到“筹划发展”,再到“准备未来”,我们的生涯发展教育形成了各年级纵向衔接、各类课程和实践活动横向贯通的局面——
高一阶段主要以生涯理论课程为载体,促进学生适应生活、认识自我。初入高中的新生,面对新的环境、角色以及学习任务的较大变化,亟须准备良好的身心状态。因而该阶段重点是学习通识类生涯校本课程,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初步了解生涯概念,树立生涯目标。同时我们利用生涯信息系统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兴趣测评,学生结合系统对自身情况进行思量,明确大致发展方向。而后,学生通过校内外社团、选修课、拓展课、生涯报告等方式,进一步验证和发展自身的职业倾向,促进学生个人对人生的思考,开启生涯认知的启蒙。
高二阶段将课题研究和实践体验活动贯穿始终,促进学生筹划发展、完善自我。高二学生在适应高中生活、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该阶段主要通过生涯规划体验、课题自主研究和与中高职学校合作开设的专业体验课,让学生走近社会、了解社会,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沟通、判断、创新、领导等能力,在经历、实践中不断质疑、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
高三阶段开展大学先修课程,辅以生涯指导,促进学生准备未来。高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生涯规划能力,但处于高中学业的最后冲刺阶段,高考压力汹涌而来,既渴望成功又害怕失败,心理状态需要调整稳定。我们专门组织专家、校友、学长、家长对该阶段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生涯指导,平稳心态,做好升学准备。此外,我们还通过与交大、同济、财大、华东理工、交大医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展的大学先修课程,提升学生的生涯决策能力。
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实践体验在各年级之间纵向衔接、横向贯通,不仅积极应对了学生阶段性发展的变动特点,同时将理论性教育与实践性教育结合,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生涯发展的系统性认知。
然而,我们还面临如何帮助学生及时回顾每一阶段的生涯发展历程、保障生涯教育三阶段目标有效实现这样的现实问题。为此,学校建立了个性化电子信息平台,形成了“系统模拟、实践体验”的生涯发展反馈机制。我们自主开发了“学生生涯自主发展规划指导”信息系统,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了生涯发展档案,为学生提供职业倾向测评与个性化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可以随时上网进行生涯测试,了解自己的生涯发展信息。
此外,我们还建立校内学生“模拟社区”、家校合作的生涯体验基地,开展生涯认知和实践体验,多角度对生涯实践体验效果进行评估,形成在实践基础上的评价反馈机制,以及时帮助学生修订完善生涯发展目标与发展路径。
《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20日第7版
■名校长专栏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系列③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生涯规划
教育课程设计
徐向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博士、教授)
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形式,课程无疑是学校生涯教育得以实现的最有效载体。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精选课程内容、合理安排实施方式、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等,对学生进行系统、连贯、全面而深入的生涯教育。
我校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之上,将“生涯认知、生涯体验、生涯选择”的三阶段教育目标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中,构建了由生涯教育通识类课程、生涯教育选修类课程、生涯教育研究型课程、生涯教育实践类课程组成的立体化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生涯教育通识类课程,是以生涯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形成学生对生涯的基本认知。我们编辑出版了《高中生生涯规划》校本教材,安排每班每周一节正式授课,并且每节课都设定和围绕一个主题,采用体验、互动形式进行课堂教学。从生活指导、学业指导、心理指导、健康指导、升学指导、职业指导等六个方面做好课时设计,共计36个课时,列为高一学生的必修课,帮助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并对自身生涯发展形成初步认识。
生涯教育选修类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选择意识、完善其认知结构为宗旨,满足学生自由心灵的发展需要,给予学生生涯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我们面向高二年级设置了诸如“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商务成功学”“精英学”“能力拓展活动课”等,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了解现今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提高对职业素养要求的认识。此举帮助高二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使其在未来选择中有正确方向。针对有科技特长、理科特长和人文特长的学生,我们通过开设微型短课、长选修等手段加强分类指导和个性化教育,以助力其特色发展。
生涯教育研究型课程是以课题研究为基础,以课题或项目设计为载体,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我们面向高一年级开设“课题式综合学习与实践”必修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二年级每名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开展相关的生涯调查、生涯探索、生涯实践等方面的课题研究,以此满足每一名学生的生涯发展及个性化需求,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志趣点,从而养成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思考习惯,掌握适应将来社会生活变化所需要的相关技能。
生涯教育通识类课程、生涯教育选修类课程和生涯教育研究型课程等三种类别的课程,构成了我校的理论性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涯规划的内涵、必要性以及途径的系统性认识。然而,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形成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我们通过整合来自高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设计了生涯教育实践类课程,并以实践体验课程、励行研学课程以及特色活动为载体,与理论性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构成教育合力。
实践体验课程以校外体验课为主,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理解。我们的“科技班”与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合作开设了36课时的“技能实践课”;学校与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等60多个服务站点合作建立了校外生涯实践体验基地;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上海财大、华东理工大学、交大医学院等高校合作了“虚拟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让学生在经历、实践中不断质疑、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励行研学课程以“砥砺德行,鼓励同行”为主旨,以研究实践的形式在贫困落后地区开展,磨砺学生的心智,提高综合素质。我们还与安徽宏村、金寨,贵州毕节、习水以及浙江绍兴等多个地区的学校合作,建立起实践基地,每期课程分别按照预先确立的主题实施。比如已经进行的以“读书万卷,行路万里”“农村社会实践”“义务支教活动”等为主题目标的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明晰自己的社会责任。
只有将理论性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性生涯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衔接、整合和融合,才能建构起具有校本特色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幸福人生助力。
《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27日第7版
■名校长专栏 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系列④
体验式教学“保驾”生涯规划课程实施
徐向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博士、教授)
新高考背景下,很多学校都建构了以生涯教育普适性课程和个别、团体生涯辅导为支撑的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体系,为学生搭建生涯发展平台。但在诸多共性的环境下,构建生涯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建立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既强调生涯理论知识的指导又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避免了生涯实践课程轻体验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自我思考、体验和经验内化。经过十年对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学习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课程的体验式教学实施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地理解知识、发展能力、生成情感、建构价值。
理论性生涯教育课程采用体验引导的教学实施方式,给学生创设丰富的社会体验情境。通过案例讨论、专题沙龙、团队合作、生涯模拟的形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把握一系列生涯规划方法,在自我认知后进行生涯建构。例如《高中生生涯规划》校本通识类课程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采取专题体验分享的形式,举办“我眼中的职业”活动,让每名同学走近一个职业,并针对职业的典型特征拍摄照片一张,由班委对照片进行整理、筛选,并设计一台“我眼中的职业”主题班会,大家从不同角度分享同学对不同职业的观察,思考职业在人生中的意义。
实践性生涯教育课程实施中,以实践活动为主体,衔接高校与社会,为学生建立多样化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确自己的生涯目标,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化品牌课程。我们结合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开创了“模拟社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创造性地引进了“城市社区”管理的机制,把学校作为一个“小小的社区”交给学生自主“模拟运行”。“模拟社区”以“美丽校园,美丽的家”为口号,创设一个“准社会”环境,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近400个不同的实践岗位,并设计了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考评体系,使学生成为行为规范实施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这一活动促进了学生自主意识的提高,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搭建了全新的平台。
我们积极建立高中与大学的衔接,为学生的学涯探索提供平台。早在2009年,学校就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成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而后,又与上海财大、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其他高校合作开设了大学“虚拟课程班”。比如学校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作的医学类课程,利用高校的场地、资源和师资,让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神经生物学等课程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真正体验了大学生活,也在课程实施中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
为了保障课程体验式教学的有效实施,学校按照“诊断自我—领航探索—成长愿景—定位反思”的逻辑,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生涯规划成长手册。课程实施前,首先对自我现阶段的生涯发展水平有所认知,根据自身需求准备课程中需要了解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互动和体验,以使自己的学习更有收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不断体验与探索,动手实践,反复试错,并及时记录所思所悟,发展自己的生涯规划能力,明确自己的成长愿景。课程学习结束时,学生再结合自身的认知和心理状态,反思环境与自我的匹配和适应,拟定阶段性的生涯规划。
采取体验引导式的课程实施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联系,使其充分把握自我和环境,真正把当下学涯与未来生涯相结合,增强个人发展的自主性,在实践体验中探索生涯发展之路。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03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