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2版
习坎文化促发展 立德树人育英才
--写在湖北省沙市中学八十华诞之际
湖北省沙市中学 唐年新
八十载木铎金声,八十载杏坛耕耘。湖北省沙市中学是新中国建立后教育部确定的全国第一批重点中学,是第一所荣获“湖北省示范学校”殊荣的中学。学校曾两次受到国务院嘉奖,七次受到部委表彰,七次获评湖北省文明单位。八十年来,学校始终以习坎文化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坚守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践行学生全面、充分、主动、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八十年来,学校以卓越的办学成就赢得了无数荣誉,先后培养了包括五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三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两名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银牌获得者在内的五万多名优秀毕业生,服务于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
一、习坎文化为魂,特色校园促发展
名校之名,在于文化。文化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力量,优秀的学校文化可以浸润教师心灵,一定会体现于师生的日常行为之中,进而磨砺出一所学校独有的特色与气质。沙市中学有着独特的文化,即“习坎”文化。“习坎”源于《周易》,《周易》第二十九卦为“坎”。坎是险,“习坎”,就是指两个坎险重迭一起,险上加险,象征重重艰难险阻。身陷重重艰难之中,只要胸怀开阔、信念坚定,就能使内心亨通,克服一切困难。由于“习坎”的卦图象水,后来“习坎”文化又衍生为水文化,寓意人要如水一样具有志存远大、性情柔和、处世智慧、百折不挠、勇于争先的精神,弘扬“上善若水”,倡导 “如水人格”。
经过多年的挖掘、讨论、整理,学校将习坎精神阐释为“砥砺德行、上善若水、克难履艰、自强不息”,并以此为引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习坎”文化体系:一是有品位的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校园布局文化、色彩文化、楼宇文化、水景文化、路桥文化、广场文化、雕塑文化、园林文化、牌匾文化、对联文化、石头文化、教室文化、 寝室文化、办公室文化、校标校徽等;二是有柔性的制度文化建设,包括党务、行政、教学、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总务、安保、外事、工会、老龄、妇女等系列制度建设;三是有风格的行为文化建设,包括形式多样的仪式文化、和谐有效的课堂文化、丰富多彩的课程文化、精彩纷呈的学生活动等;四是有特色的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精神、校训、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宗旨、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整体价值观等。
2017年,学校迁入新校区办学,接待了各级领导、各届校友的来访,他们在参观校园、观摩课堂之后,无不称赞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这种成果,不仅是物质的外显,更是印刻在习坎人骨子里的一种品德和人格。“园林特色,学府气质”,这是省市领导对沙市中学的褒扬,也是在办学实践中,“习坎”文化根脉的一种传承、延续和发展。
文化是学校的根,历代习坎人都明白文化的浸润并非朝夕可待,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丰富属于自己学校的“习坎”文化的内涵。以“习坎”文化为引领,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一切为了师生的全面、充分、主动、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培养和造就“先进的文化、和谐的环境、智慧的师资、优异的学生”,向着“办人民满意学校,育国家需要英才”的目标阔步迈进。
二、立德树人为旨,改革创新强素养
全国教育大会指明了新时代办学的方向,即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深层次问题。围绕这一方向,在近年来的办学实践中,学校进一步明确了高考改革背景下办学的三个向度:践行立德树人的价值旨趣;聚焦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向;达成育人方式的转型路径。为此,学校采取了五大措施。
一是以习坎文化铸就核心素养之魂。学校将习坎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和善行信”的价值体系,构建生动载体,渗透到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风、学风等学校文化符号中,以此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二是以品牌活动搭建核心素养之道。在“和善行信”价值体系引领下,学校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这些活动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素养为指向,并逐渐形成爱国主义、独立人格、人生理想、传统文化、科技素养、体育健康、感恩责任和安全法制等八大教育体系。
三是以校本课程筑造核心素养之台。学校校本课程的基本架构是“一体两翼五系”。“一体”是指作为学业基础的国家必修课程,是“核心课程”;“两翼”包括指向学生人格成长的综合实践类课程和指向学生智慧成长的学术拓展类课程;“五系”是指“科技、人文、体育、艺术、综合”五大系列校本课程。目前,《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指导》、《文学思维与文学表达浅探》等校本教材已公开出版发行,省级立项课题“聚焦核心素养,打造特色校本课程”顺利结题,每学期近900名高一学生全员参与40多门校本课程的走班上课。
四是以有效课堂夯实核心素养之本。学校积极开展有效课堂系列教研活动,依托三级三类教材,探索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堂呈现形式;紧扣学科核心素养,拓展课堂的宽度与张力;搭建“两考”知识体系,定位课堂的深度与能级。
五是以国际视野拓展核心素养之志。学校是英国教育局正式授权的荆州地区唯一的A-LEVEL考试中心,近年来,学校有30多名学生被世界排名前100的世界著名学府录取。大批学生走出国门,或开展学术交流,或留学深造,让习坎学子更具世界视野和国际背景。
课堂教学始终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阵地。新高考改革以来,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构建特色鲜明教学文化。一是立足学会选择,系统构建选课走班新秩序,建立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班主任和导师制结合、学科学业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举的教学管理新模式,制定并不断完善了《走班教学班级管理措施》、《走班教学教师工作细则》和《走班教学学生管理细则》等。多层次尝试新高考制度下学生学业水平、班级目标及教师绩效评价措施,基本形成新形势下学校过程性评价方案;有序推进“生涯规划教育”及导师制,完成学校“教师导师制工作细则”。二是学校大力推进以课堂建模为目标的教研活动,要求教师研究核心素养水平能力背景下的教学标高把控、教学过程重构、学生主体地位呈现、生涯规划植入等,构建课堂教学新样态。目前,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教学文化已逐渐形成,教学研讨、课堂模型、课程建设、课题研究等体系日臻完备,校本课程及校本教材建设在全市乃至全省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五育并举为要,素质教育谱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沙市中学习坎精神的核心,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始终将五育并举和五育融合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以践行中国梦为理想追求,大力构建“和善行信”的价值观体系,逐渐完善以“习坎精神”为内核的特色教育体系,使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为学校发展和生命成长铸基立魂。
一是围绕和善行信,完善特色价值观体系。“和善行信”取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在培养学生领袖气质,养成学生如水人格。“和善行信”在实践中分层实施,“和”贯穿始终。高一偏重“善”的教育,倡导传统美德;高二偏重“行”的教育,强调理想观照现实;高三偏重“信”的教育,激励学生为理想而奋斗。同时,学校以“与人生对话?共逐中国梦”为大主题,高一着眼“寻梦”,高二强调“筑梦”,高三重在“追梦”。三个年级的主题教育活动均已形成跨学年的系列化教育体系,为学生描绘出完整的逐梦路径。
二是鼓励自主创新,打造素质教育品牌。学校积极倡导鼓励学生干部进行创新探索。学校团委先后建立学生党校、习坎团学会公众号、习坎礼仪队、习坎广播台、习坎电视台、习坎之声喜马拉雅FM、习坎艺术团、习坎志愿者服务大队、国旗班、习坎楼委会、习坎助学服务队共计11个特色二级部门。其中,习坎团学会公众号的阅读量已经破两万;习坎之声喜马拉雅FM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播客平台;习坎电视台制作了《习坎春节祝福》、《毕业季》、《声动习坎》等一系列质量较高的电视节目;习坎志愿者服务大队获得荆州市优秀志愿者服务组织称号;国旗班成为全校靓丽的风景;习坎楼委会出色的完成了学生查寝、卫生检查等宿舍工作;团学会外联部通过努力,与相关企业达成助学协议,高考时对送考学子进行了资助。学生的自主创新得到充分发挥,素质教育品牌熠熠生辉。
三是校本课程搭台,构筑五育融合场域。学校始终坚持“素质教育课程化,课程教育素质化”,在“一体两翼五系”的校本课程体系下,有效融合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和学校课程,将心理、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课程严格纳入学校课程考核范畴。在40多门校本课程中,生涯规划、体育各专项教学课程、音乐创作与校合唱团组建、影像艺术、3D创意设计、创客教育、劳动技能培养等在课程的实践探索中,逐渐成熟并不断完善,践行着学校“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培养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理念。
八十年沧桑岁月见证了学校的历史,八十年栉风沐雨承载了耕耘者的梦想。文脉不断,薪火相传。如今,习坎精神已然渗透并铺展在学校的每个角落。万壑如鸟越,千帆乘水行。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号角的吹响,习坎人已逐浪而上,追梦前行,在改革创新中立德树人,在素质教育中谱写新的华章。
沙市中学2021年10月大事记
10月5日,我校1901班关奇同学以湖北省第二名的优秀成绩夺得全国生物奥赛金牌,并获得北大、清华2022年强基计划金牌优录资格。
10月12日,我校举行了高三应届毕业生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
10月13日,第35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获奖名单出炉,荆州市共有5名学生获得一等奖,其中就有4名来自沙市中学,他们是高二(2)班学生唐海翔、李方睿、鄢奕昭、黄宇靖,他们都获得了湖北省化学奥赛集训队的选拔资格。
10月14日,我校组织退休教职工游览沙市洋码头文创园。
10月15日,湖北省物理教研员许晓林来我校指导"湖北好课堂"活动。
10月17日下午,沙市中学第86届田径运动会开幕。
10月17日,在第十四届全国创新作文大赛中,高三年级的何才荣同学获得总决赛全国一等奖,五名同学获得总决赛全国二等奖。我校被授予第十四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
10月18日,我校 26个学生社团面向高一新生开展了社团招新活动。
10月18日,我校举行了教工运动会,高一年级组获得冠军。
10月19日,我校各支部组织开展了十月主题党日活动。
10月20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院副院长朱继、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海锋等一行人来我校调研交流。
10月23日,沙市中学华南校友会在深圳举行座谈会,祝福母校沙市中学八十华诞。
10月27日,我校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接“国测”动员大会。
10月28日,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马景惠、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洁等一行人来我校调研交流。
10月29日,我校团学会召开了80周年校庆习坎文创的发布会。
10月29日,我校开展了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10月29日,我校团学会举行了2021年秋季学生干部大会。
3版
忆母校 忆师恩 忆深情
那些年
0815班 姚雯伶
看到“那些年”这三个字,第一反应自然是那部红遍大江南北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还有那首跟着走红的主题曲。可是,我的高中生涯,哪有电影里演的那么浪漫、歌曲里唱的那么感人?
那些年,语文课照例是不认真听的,总被我用来做其他各种作业。高一高二语文一直是一塌糊涂,高三才开始有点起色。在语文上下的最大的功夫,莫过于背文常背诗词了。至今仍有那么几段背熟了背烂了的句子,会不时浮到心头。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几句当时就背得不好,几句话的顺序老是弄错。
《墙上的斑点》作者伍尔夫。对的,就是这个“夫”字,真姐强调了千百遍,不要自作浪漫地写成“芙蓉”的“芙”。
当然还有后来高三复习时要背的各种形近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真姐说过“蛰伏”是执着的虫子在冬眠,而“海蜇”是可以折来折去的虫子。
那些年,数学课照例也是不听的。高一的时候还是听得挺认真的,后来就完全自生自灭了。还记得有次霍爸在课上说有人跟他告状说我不认真听课不尊重他的事,当时觉得挺尴尬,现在却只觉得好笑而已。虽然不怎么听课,但还是要感谢霍爸经常不厌其烦地给我讲题目,有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有点强迫症加无理取闹了。
解析几何最头疼,又难算又要背很多公式,有的时候还要用各种技巧。而且往往就是最后的压轴题。
三角函数是为数不多的现在还在用的知识,只是那些公式,渐渐地也就只记得最基本的那几个了。
排列组合和概率永远在算不同颜色的球用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排列有几种方法。
数列的话,证明题最讨厌了。
立体几何最有爱,除了记的东西有点多之外,题目都挺简单的。
其实这样一串说下来,感觉文科的数学真的挺简单的,这大概就是我经常为自己上不了140、考不了满分而纠结得要死的原因吧。
那些年,英语课更是不会听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居然被老何盯上了,一开始还只是点我回答回答问题,后来竟然发展到讲个什么单词都要提一提的地步了。所以我每次上英语课,尤其是到高三的时候,都异常紧张,生怕什么时候又被点到回答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比如“乐于助人”有几种说法啊、“课外活动”怎么说啊、“洗相片”要用哪个动词啊之类的。虽然看上去好像很多次我都成功地应付过关了,但是谁又知道我每次心里在咆哮的那个声音是:“不要点我!不要点我!我不知道!”最尴尬的事莫过于那次老何问我一个问题,我说不知道,因为我是真的不知道,结果他来了一句:“你是故意这么说的吧。”当时心里完全就是一串无言的省略号。
虚拟时态和定语从句是每次完成句子都要考的,其实只要记准句型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阅读题大概是最让人纠结最头疼的,每次考完对了答案,我都疑惑那些出题人到底是不是跟我们一样的人类。
作文经典句型用一用就能拿个不错的分数。到了大学才被告知这是很幼稚的做法。于是又开始苦思冥想各种独到又新颖的idea,用各种高级的托福词汇来填充那篇“商业广告是否重塑了人们的价值体系、商业广告对人的误导究竟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最后高考英语的分数,大概算是我对老何最好的报答吧。
那些年,文综自然是最折磨人的。政史地也不怎么听课,尤其是到了高三的时候,这大概是我高考文综失利的原因吧。不过全妈、锐哥还有王爷爷都很好,问问题都会很耐心地解答。全妈就不必说了。锐哥虽然不苟言笑,但是那次收到礼物后的开心笑容,真的很可爱。王爷爷则最彻底地诠释了什么叫“鞠躬尽瘁”,每次看到他准备的满满的资料和笔记,真的很感动。
地理的光照图一向最难,可是最后居然没有考。
历史要背的东西太多,现在几乎全忘了。而选择题一向很让人抓狂。
政治要背的东西没有历史多,考试的时候大题最叫人无语。当然关于哲学的选择题,也常常叫我怀疑出题人的智商。
高三下学期每周一次的文综考试最折腾人。考完发下的答案都不敢去看,生怕一对就发现错了十几个选择题。当然平时文综要能过250,就会在心里偷着乐很久。
这样说起来,好像我高中根本就没怎么听课,所以老师们留给我的印象,大多不是关于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知识范围上的,而是关于他们的做人之道。这样也挺好。能让我发自内心尊重的,不是一个人的才识财富地位,而是他怎样看待自己,以及他周围的人。
那些年,听校长讲话时,注意力的焦点都集中在他擤鼻子的声音上。当然还有“飞”“挥”不分的方言。
那些年,我们最嫌弃的还是身上那件土洋结合、傻里傻气的蓝底白边校服,可是就像真姐所说的,课间趴在桌上睡觉的时候,它是我们最温暖的陪伴。
那些年,校运会和艺术节,我们都是坐在一旁看电影看书看杂志,然后一边吃吃喝喝谈天说地。
那些年,很喜欢绕着操场慢慢走或者慢慢跑。微风吹拂在脸上的感觉,仿佛现在还能感觉到。
那些年,常被拉上各种表彰大会作演讲。可能我天生就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人,这种事情无论做多少次,还是会觉得紧张和不自在,还是会冒冷汗,以及小腿发抖。
那些年,周四都轮到我值班,要擦黑板,自习课还要坐到讲台前。
那些年,我们还会想方设法逃眼保健操,只为多写一道题,或者多说一句话
那些年,我们最钟情的,还是校门拐角处那家速七。招牌奶茶,柠檬汁,红茶和抹茶芦荟,是我的最爱。好像用很多很多的甜,就足以抵消心中的苦。
那些年,我们每天早上匆匆带进教室的,是校门口的肉夹馍,杂粮煎饼,对面的老鸭汤面,飘香的牛肉面,蒋一碗的炸酱面,五一幼儿园旁边的三鲜豆皮。
那些年,总是一下晚自习就第一个冲出教室回家。推开门的那一瞬间,外面清新的空气涌进胸腔,是最自由畅快的感觉。
那些年,他们都叫我雯伶姐。一开始觉得很不自然,后来还是慢慢接受了。现在偶尔听到,也会觉得亲切。
那些年,我写过我们参加歌咏比赛、为学姐的成人礼表演和我们自己的成人礼表演的稿子。那大概是我第一次,享受到自己的作品被别人采用的快乐。
那些年,那个爱穿黑色风衣的少年走在我前面,风吹动衣角,轻轻拂过花草,是记忆里最美的风景。
那些年,我还在追郭敬明的《最小说》和《小时代》。现在看起来矫情做作又极度脑残的文字,那时却带给我快乐。
那些年,我们做过无数本《高考题库》和什么45套、38套,还有各个击破、试题调研和金考卷。
那些年,晚自习的间隙,我们还是很爱到天台上吹吹风,彼此说笑,那个时候,笑声像风铃一样飘荡在那一排栏杆。
那些年,难得下雪的时候,就是我们最欢乐的时候。操场被白雪覆盖,很快又覆上了你我的脚印。
那些年,我们在那个小小的体育馆里办过运动会,办过艺术节,办过成人礼,办过表彰会。我们会坐在地板上,叽叽喳喳讲个不停。
那些年,校园里大朵的白玉兰最惹人怜爱。而教学楼前的那一排高大的松树,刮风的时候才叫我知道什么叫“松涛”。
那些年,我们上下课都是用的两首音乐,一个女声用中文告诉我们该做准备和上课了,然后是一个很有磁性的男声用英文重复了一遍。放学的时候,广播还会告诉我们路上要注意安全。
那些年,我们没有校徽,没有校歌。而“砥砺德行,上善若水。克难履坚,自强不息”这条校训只有在非常正式的场合才会被记得。
一口气写下来,才惊讶原来自己还记得那么多。那些自以为早已遗失的记忆,原来它们静静地沉睡在我头脑中的一个小盒子里,一打开,就肆意飞扬。
刻意捡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说,刻意回避了那些阴暗的不为人知的话题,只因我多少还是有所顾忌,害怕那些事再提起,又会勾起和加深彼此心里的怨怼和芥蒂。也许,我们还需要很多很多的时间,才能够真正地一笑而过。
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
那些年,我们爱过,也怨过。哭过,也笑过。赢过,也输过。我们在彼此的生命里走过,我们固执地要在彼此的身上刻下自己的烙印。
那些年,我们拥有这些风景。我们拥有最灿烂的星空,最瑰丽的夕阳,最轻柔的微风,最奇妙的彩虹,最淋漓的大雨,最温暖的阳光。
那些年,我还有你,你还有我,我们拥有彼此。我们还拥有最单纯的笑容,最炽热的眼泪,最痴心的守候,最天真的诺言,最寂静的沉默。
那些年,我们还是那样的我们。我们拥有最闪耀的双眸,最年轻的脸庞,最坚实的臂膀,最有力的心跳,最亲密的握手,最执着的双足。
那些年,我们还有梦。我们还拥有最不可思议的梦想,最豪情壮志的誓言,最难以启齿的秘密,最刻骨铭心的感动,最遥不可及的未来。
那些年,只要愿意,我们可以拥有全世界。
终于的终于,我们所拥有和经历的一切,都只能用“曾经”来形容。很多人还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可是他们的记忆里已经渐渐淡去我们的痕迹。我们是海滩上的沙砾,我们记得每一次海潮涌来的力量和温度,但海潮已经忘却我们是茫茫沙砾中的哪一颗。
去年来上海之前,我写过一首诗。诗的最后一句是:“唯望君珍重,来年忆此夕。”
请你告诉我,这不是我的痴心妄想。
请你告诉我,我还住在你的记忆里,鲜活如昨。
请你告诉我,请你告诉我,我们一起走过的那些年,你都还记得。
倘若你要问我为什么,我该怎么说?千言万语在此,都显得那么无力而孱弱。
也许原因只有那一个。
那些年,晴空高远,风亦清澈。
注:姚雯伶,沙市中学2011届毕业生,2011年高考荆州市文科第一名,就读于复旦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二十年后再相会
2001级13班 李黎
2001年9月,16岁的我告别初中,走进了当时尚位于北京中路上的沙市中学老校区。那一年,校园里面最大的亮点应该是那铺设一新的塑胶运动场和装饰一新的体育馆。眼前的一切都预示着这所成立于1941年的沙市名气最大的高级中学将以崭新的身姿奔跑在新世纪的跑道上。
高中三年时光短暂,所以并不是每一届学生都有机会能在校园里遇到这十年一遇的校庆,与母校共襄盛典,而我们能够一入学就遇到,这的确是属于我们的幸运。
那一年,我分在高一(7)班,班主任是历史老师全正华,后来我作为一名文科生,自然与全老师结下了一份不解的师生缘。临近11月,每个班都要准备一个节目参加校庆60周年文艺汇演,我们班的学习委员杨寅同学原创了一首散文诗《春临校园》,我自告奋勇地担当了朗诵的角色。就这样,在杨寅的扬琴、隔壁班费家佳同学的二胡、还有李海韵同学的琵琶伴奏以及班上六位同学伴舞下,我们在体育馆里搭起的舞台上表演了这个配乐伴舞诗朗诵《春临校园》。那诗句的开头,我至今依然记得:“百灵轻吟的歌声倾诉着美的梦幻……”
2011年11月19日,校庆70周年的日子。那一年,我已经26岁了,已然告别了大学校园。那一年,我在武汉一家老字号药企从事党建工作,也算是正式开始了我的党务工作。那一天,我从网站上看到了母校隆重举行70周年校庆大会的新闻,我在自己QQ空间里写下了这样三句话:“十年,有难忘的三年青葱时光,有拼搏努力的四年追梦路,有初入社会的三年磨砺。十年,不单单是一段往昔岁月的回忆,它也是走向未来征途的新起点。十年,我们与母校共成长!祝母校生日快乐!”
如今2021,又一个十年过去,而我也刚过完自己36岁生日。从2001到2021,已经过去二十年,有首歌叫《二十年后再相会》:“来不及等待,来不及沉醉,年轻的心,迎着太阳,一同把那希望去追。我们把心愿再一次约会,让光阴见证,让岁月体会,我们是否无怨无悔。”前几日教师节的早上,我给全正华老师发去一条微信“三载习坎思方正;青春无悔忆芳华”,感谢母校老师的悉心教育和关怀指导!
16岁到36岁的这二十年,正是一个人从青葱走向成熟的二十年,当年的孩子如今也早已有了自己的孩子。时间过得越久,越发感到如今的每一份收获皆源于当年母校所给予的每一份滋养。
如今的沙市中学已经迁到了荆州复兴大道旁的沙北新区。和二十年前比起来,校园面积更大了,环境更好了,设施更先进了。衷心祝愿母校在这美丽的新校园,在这伟大的新时代,开启更为壮丽的新征程。
无论身在何方,习坎人必然始终保持“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精神!
无论毕业多久,习坎人虽然历经千帆,但归来仍是少年!
4版
庆祝沙市中学八十周年华诞征文选粹(二)
木寿习坎
顿世新
黉门楚地生习坎,物换星移蜡炬传。
木寿祥云呈上瑞,青衿践履骛鸣鸾。
注:作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参赞、副总领事,沙市中学1981届校友
念奴娇·习坎园
沙市中学退休老教师 萧前栋
荆州沙北,美轮奂,三楚黉门楼第。耕读古今,八十载,薪火传输奇迹。习习春风,坎坎秋水,脉脉捐桃李。名师工匠,雕琢荆山玉器。
回首童园当年,奇花异木,晨昏总奕奕。浑厚黄杨,俏雪松,水杉格外神气。惟楚有材,汗青已大写,辉煌一笔。登高望远,又是一番天地。
念奴娇·贺沙市中学建校八十周年庆典
沙市中学退休老教师 刘绍政
八十庆典,众欢腾。旗猎猎战鼓响。金秋习坎,气象新,凤飞龙腾花果香。众志成城,大干实干,共筑科学殿堂。风流人物,历数荆楚三中。
追忆童家花园,前辈呕心血。三尺讲坛,传道授业,哺学子,甘当人梯不言苦。瞩目新区,园丁继传统,拼搏向前,开创未来,再续沙中辉煌。
一习眷念 跨坎相逢
2001班 毛清颐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曾怅叹过时光飞逝?空留稚子箫笛留韵,少年青衿翻风。
纵使天际流云逢,也曾错根并肩生。相会于习坎园,漫漫三年,或幸得一友共度春秋,相诉春花之色朝阳之暖。相守时能有如背倚青山的安然,相别时亦有目送江流的惆怅。
但好在,我来过,我努力过。
我们相识过。
初见和生楼,就觉得“和生”很美。当时并不知晓从事高端物理性能研究的院士陈和生先生,只管“和生”一词,便无尽欢喜。蕴含着“和”,和谐、和睦共生,有着共同生长、互相帮扶的意思。
若有心事之时,我便喜欢在和生楼凭栏尽望。虽楼层没有太高,但却已然有了“望尽天涯路”的情思。可见黑夜之中,身着白衣的同学们活泼于操场,是那样的朝气昂扬,好一个意气风发少年郎!看到他们,我往往会想到一句诗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渺渺中国,浩浩宇宙,我曾不止一次地品尝自己的渺小虚无。但每当看见绿茵场上谱写少年志的他们,看见考场上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他们,总会滋生起一些温暖的情愫。
凭栏远眺之时,常能看见习坎园外灯火流连的街道。友人对我说:“每每看到那条街道,我都觉得自己在去旅程的路上”。是啊,万家灯火总有一盏为你而明,寰宇大地总有一处栖息于你。倘想努力学习后的生活,便能为当下的学习注入许多的动力。
我也曾环绕过习坎湖,想要追溯湖水的来源,探寻湖的终点止于何处。或许,一叶小舟,一身孤勇,逆流而上,让梦想与志向筑成桨的翅膀,从习坎湖直至未明湖。湖的尽头在哪,我不知晓,但湖里的小舟拼命驶向何处,我明朗于心。
从何处而来,向着何处而去,或许会慢慢被时间湮没,但栖身于习坎园,它熔铸给我的精神力量则会长存始终。感谢习坎园,感谢习坎园的你们,感谢相遇。
八十年筚路蓝缕,八十年艰苦奋斗,八十年春华秋实,八十年桃李芬芳。越过了时间长河,渡过了沧海桑田,那永不泯灭的是无数习坎人共筑的习坎精神。
祝您,亲爱的习坎园,八十周年生日快乐!
一湖习坎水 一脉永流传
2003班 李佳瑶
八十年,两万九千多个日日夜夜。“上善若水”一直镌刻在每一个习坎学子的心中,流淌在千千万万名习坎战士的血液里。
习坎湖的水,柔和,柔美。波光潋滟,碧波浩渺。波澜不惊的水面下蕴含着排山倒海。正如习坎学子,潜心蕴藏,韬光养晦,此所谓藏而不露,静水流深。“小不忍则乱大谋”,两千年前孔圣人如是说。正值青春的我们,是三四月含苞的花,是五六月青涩的果。若在人生起笔之时便锋芒毕露恃才放旷,就难免坠为划过夜空的流星,绚烂短暂,昙花一现。习坎教会我们沉淀,指引我们积攒。此时此刻的埋头苦读,是为了有朝一日的肆意盛开。習坎--八十年前,汪奠基先生挥洒如椽大笔;习坎--八十年来,万千习坎学子张开坚硬羽翼。那一掬平静的湖水,融入了习坎生命的底色,如那灿灿星斗,永悬黑暗之中,照亮童家花园,点燃沙北夜空。
习坎湖的水,幽静,悠长。静谧如镜,绵长如缕。鸿蒙初辟,春山可望。我们静做三四月的试卷,静待八九月的答案。八十年寒来暑往,习坎湖尺水兴波;八十年春秋冬夏,习坎园俊才奔驰。小小的一方天地,走出五位两院院士,诞生七位湖北省高考状元。习坎学子,勤学苦练;习坎战士,驰骋疆场。习坎少年如朝阳,如猛虎,如春草之萌发,如江水之初涌。养浩然之气,立鸿鹄之志,成不朽之业。习坎湖里的水,荆楚大地的味,滋润习坎人穿透顽石的坚韧,冲毁万物的阻拦,滋养不败的勇气。掬一捧习坎湖的水,激荡万千学子亮丽的青春;饮一口习坎湖的水,喷洒百年教育醇美的夙愿。美丽习坎湖,用幽与悠为习坎战士的青春强力注脚--上善若水,自强不息。
捧一掬习坎水,一掬刚柔相济、百转千回的习坎水。踽踽独行习坎湖,驻足观赏习坎石。在跌宕坎坷中学习,从磨难挫折中奋起。习坎湖水,亦是习坎精神的体现,湖水的绵延,亦是习坎精神的延续。湖水蛰伏寒冬,来年必将长驱直下,一泻千里。
八十年荜路蓝缕,八十年呕心沥血。眼前的习坎园,永不磨灭,永不褪色。梦中的习坎湖,多年后,会有一群寻梦人来踩寻自己的青葱岁月。
【指导老师:柳浪湖】
高歌处 正龙翔凤翥
2004班 胡歆苑
秋尽江南草木凋的时节,却有胜似春朝的欢腾。因为,我们迎来了习坎八十岁的生日,那习坎园中的人,那习坎湖畔的景,那一件件诞生在习坎的故事,叫我不敢忘。
蝶舞风清花自香
遥想八十年前,连天的炮火席卷了荆楚大地,这里优秀的文化如一颗颗哀艳的流星陨落。幸得,被有心人拾起。
八十年前,日寇渡江。窗外,是连天炮火,室内,是学子不觉春深的苦读!
八十年后,位于沙北的新校区,这里红砖铺墙,啾啾鸟鸣,优秀的教师团队,先进的教学设备,自强不息的学习理念,让习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里,蝶舞翩飞;这里,风清气正;这里,昂扬向上;这里,花儿正香!这里的每一片落叶都记录着莘莘学子的求学经历,每一阵清风,都印带着书卷的墨香,每一朵花儿,都因这清风而绽放别样的光彩!
湖波涟涟映星光
立于习坎湖畔,我在湖水中感受习坎的魅力。《易?坎》有云,《彖》曰:习坎,重险也。然而,水也象征着时间。上溯八十年,遥望湖水缓淌,我仿佛望见那一代代优秀的人才筚路蓝缕,他们如星光般璀璨,映照在湖面,樊明武、陈和生……他们的光辉将永远映于习坎这条时间长河中,熠熠生辉,也激励着鲜衣怒马的我们砥砺前行!
多少学子也如我一样,立于习坎湖畔,回望湖水中映下的繁星闪耀。多少学子,展望湖水滚滚向前,看到如今的自己,与未来的模样。
愿我们都能在时间长河中,仰望习坎星辰,找寻前进的方向!愿我们同习坎湖一样,一起奔流不息,迎难而上!
八十年来,祖国的每一方天空都有习坎战士的身影,前人们的夙愿,也已化作宏图的骄傲。
湖波涟涟,星光点点,照习坎之来路,引学子之方向。
龙腾凤翔看今朝
学子志存高远、风华正茂;教师春风化雨,因材施教。实验室兮探秘,图书馆兮觅宝,习坎湖畔四时美,习坎园中百花俏。翻开每一个拂晓,听书声如涛;掀开每一道夜色,看灯火如潮;翻开每一页日历,看辉煌史稿;展开每一幅蓝图,看锦绣今朝!
让我们以习坎学子的名义,再次吹响集结号。我们身后,艳阳高照;我们前方,雄关漫道!我们的目标更大更远,我们的目标更强更高。让我们站在八十年这个新起点深情地说一句:习坎,生日快乐!
秉承“习坎” 辉行前路
1901班 张晓颖
八十年风雨兼程,八十年苦乐同舟,八十年华章日新。名为习坎的种子在八十年前悄然入土,于今日绽放的坚韧顽强之花绚丽夺目。艰难征程波澜壮阔,赤诚初心历久弥坚。在习坎八十华诞之际,回首过往,满是静水流深的关怀和春风化雨的温暖。
有些风浪,难免艰险,唯有直面才能扬帆远航;有些抵达,难免迂回,历尽波折终会停泊靠岸。光荣的习坎园曾历经开国伊始的筚路蓝缕,与祖国一同见证风雨,经历岁月;也曾目睹改革开放时期全体中国人民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拼搏奋斗,更听随新时代的号角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将“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品格根植于代代桃李心中。无数次奔跑,无数次跌倒,次次高考的历练让习坎园愈发坚强;无数次出发,无数次抵达,回回竞赛得胜让习坎园绽放微笑。立德树人花园芬芳馥郁,壮丽征程果园硕果累累。
星移斗转,时迁境移,脚下的土地上变化昼夜不停地发生,头顶的星空里习坎精神却亘久长存。
步行习坎园,高高水杉,郁郁苍苍,挺拔的身影多么坚定;潺潺流水,孔子像立,传承的精神多么闪耀;窗明几净,朗朗书声,青春的奋斗姿态多么昂扬。宽阔的运动场上,挥洒的汗水折射出活力与激情;静肃的课堂上,专注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辉光。星光不问赶路人,相伴前行的你我,独行在人生最艰难却也最精彩的漫漫长夜里。是那夺目的习坎精神,燃起莘莘学子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了奔赴光明未来的漫长路途。“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校训,如一道彩虹,斑斓了坎坷前路上的一隅天空。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八十年华诞之际,秋风掠过,寒了落叶,却寒不了习坎斗士在校三年来每时每刻燃烧着的赤子之心。层山峻岭,丛丛荆棘皆在前方,但只要来自习坎园的深深关怀、谆谆教导和切切问候常回响于心,吾辈学子定能越过高山,一览高处风景,破开荆棘,尽赏旅途风光,不负“习坎”之名!
时节奔流如水,学习坎途冷硬如冰,青春之斗争璀璨如火。从书海中抬头,不觉间盛事既近,悟路行千里已矣,承恩无数,恍然间泪沾衣襟,随即裹紧一身习坎战斗服,任凭信念之火燃烧至天明。
秉承习坎精神,辉照前路坎坷,看那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自强不息,奔腾如江流
1902班 秦朗
“上善若水,自强不息”,似长江黄河,与日月共逝不舍昼夜,与时代共进不捐细流。 --题记
在荆楚大地上,坐落着这样一座学校,以“习坎”为精神,以“上善若水,自强不息”为校训,但鲜为人知的是,她在建校之时辗转办学的艰辛与苦难:在抗日战争之时,全校师生在战火硝烟里栉风沐雨,徒步辗转一千八百余里,筚路蓝缕,拼博奋斗,最终这所学校西迁至沙市童家花园,并名之“习坎”,勒石以记,以警醒后辈学生身陷险境,唯心怀信仰,方能大道亨通。
《周易》有言:“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习”意重叠,“坎”寓险阻。习坎寓言重重艰险。习坎精神成就了如今母校的地位,也成就了我们这样一批批求知若渴的学子,成为了荆楚之地上八十年来矗然而立的文化地标。在民族危难之时,在前方重重坎坷之时,八十年前的那群知识分子挺身而出,肩负起民族道义,勇敢发声。他们指点江山,自强不息;在社会浮动、人心浮躁之时,他们化为精神的灯塔照亮世道人心,点燃了民众心灯,正如余光中先生的诗作《守夜人》中说的“是谁传下这知识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最后的守夜人守最后一盏灯,只为撑起一幢倾斜的巨影” 。
《周易》有言:“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也就是说,世界永恒变化的性质是人自强不息的根据。在沙市中学的校徽之上,一条奔腾的江流映入眼帘。两者在本源上是殊途同归的,始终向着大海的方向,与时代共奔腾。它不同于沈从文先生笔下沅水的温和质朴,也不同于萧红呼兰河那般激烈苍凉,习坎园的水流显得外向灵动,诗意优雅。这是一条与时俱进、书写着传奇的“习坎江流”。这道奔涌的江流,裹携着入海的气势,走出了樊明武、王明庥等多名中国工程院士,以及无数高科技人才。他们肩负着西西弗斯推石上山的力量,从习坎园走向全国,走向更宽广的世界。
辉煌八十载,习坎铸校魂。有幸见证习坎八十周年校庆,我感受到了当下习坎正向更宽广的世界发出壮阔的呐喊。作为当代与新时代同向而行的一辈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幸为习坎学子,我愿化作习坎园万千天眼中的一支,书写盛世之下习坎新时代的传奇。
以青春之名,盛习坎之荣光
1909班 陈雪怡
八十芳华,悠悠岁月,韶光流转,盛世如约,习坎育人,不求回报,愿我们在习坎园共度美好时光,不负韶华,不负习坎。
以过去为词,盛习坎之荣光。"我的母校给予了我太多东西,我非常感激我的母校。"从沙市中学走出去的陈和生院士,在习坎80周年庆这样说,而习坎也以他们为楼,用他们的名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习坎学子。在习坎八十年华诞上,无数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习坎学子送上祝福,共庆习坎越办越好。从习坎走出了多少莘莘学子,他们成为精英后并未忘记习坎的哺育之情,他们是我们的前辈,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以现在为曲,盛习坎之荣光。"我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于习坎园有很大的关系。"生物竞赛一等奖关奇在获奖感言中这样说。我们作为新一届的高三,目送走了学长学姐,迎来了学弟学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们被迫居家学习,相较于其他学校无所适从的状态,习坎用上了钉钉,并每天以视频直播的形式上课,就这样,开学后我们仍能跟上进度,这与习坎的努力联系在一起,我们现在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由习坎教师决定。步入高三,仅剩不到大半年的时间,我们每天仍应努力学习,在高考考场上大放异彩,为习坎争光,为自己争光。
以未来为律,盛习坎之荣光。"他们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与他们自身非常有关。"化学竞赛一等奖导师杜景泉这样说。前不久,在化学竞赛中,荆州市共有5名学生获得一等奖,其中有4名来自沙市中学2002班学生,而且他们的导师皆是杜景泉老师,"我能哺育习坎的未来,我很高兴"。20,21级作为习坎的未来,他们的潜力无限,精力无限,智力无限,用青春共筑美好的习坎园,共同庆祝美丽的习坎园的荣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数习坎老师用他们的青春,换来了习坎的光荣。习坎校园,放飞年轻的梦想,引领着我们崇德尚美。我们要高举"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旗帜,为即将到来的习坎八十岁生日,送上我们最真挚的祝福!
5版
6版
7版
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