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华名师工作室"组织新教材课堂研讨活动
作者/来源: 罗虹    发表: 2021-12-10 10:12:07    浏览: 22495 次

上课



听课



听课



评课



评课



评课
 

  2021年12月8日上午第二节课,唐年新老师在高一15班上了一节关于新教材的调研课,课题为《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赵文华名师工作室”成员及历史组全体老师参与调研活动,名师工作室特聘专家、荆州市教科院历史教研员陈志雄老师莅临指导。

  本次调研课活动的主题是通过《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的教学,来研讨新教材背景下高一历史的常态化教学模式。唐年新老师的这节课首先以19世纪晚期中国的“危”与“机”切入,先引导学生回顾前课内容--甲午战争失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然后导入新课--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的出路,并呈现出“上层改良,下层抗争”的特点。进入新课之后,唐老师按照通史体例,从戊戌变法的背景、简单经过、结果、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等角度,全方位的展示了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救亡图存做出的努力,以及对中国近代化和思想启蒙做出的巨大贡献。

  课后与会老师对课堂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刘志国老师认为,唐老师的这节课在传统框架里做出了新文章:一是给学生提供了看待历史的不同视角,二是材料教学突出,精心编排,适时呈现,引导学生思考。三是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将戊戌变法与前期的洋务运动和后期的辛亥革命及清末新政相联系,构建线性知识线索。张绍开老师充分肯定这一节课结构清晰,层层推进,核心素养突出,学生非常活跃。乐进炉老师一方面肯定这节课史料教学特色非常突出,左手史,右手论。但同时指出要注意结论的严谨性。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赵文华老师进行了点评,认为这一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授课老师专业积累厚实,教学准备充分,引用的教学材料非常丰富,部分材料和内容体现了史学研究前沿观点,专业性强。二、教学突出了学科素养,鲜活的史料带出史料实证的方法与原则,注重落实家国情怀的培养,利用维新派代表人在民族危机关头组织和推动社会变革,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三、体现了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围绕关键能力的培养,设计真实、有挑战性教学活动,提出驱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产生思维火花。四、本节调研课也对新教材和核心素养推进中的教学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如何聚焦关键能力统领必备知识的教学?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培养诸如合作学习能力、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学科外的素养等?

  活动最后,荆州市教科院历史教研员陈志雄老师对我校历史教学进行指导。陈教研员首先充分赵文华名师工作室重视教学研讨活动,肯定了沙市中学历史组在荆州市历史教学和教研领域的领军地位,以及近年来我校在历史教学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随后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他认为,这一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一、唐老师专业素养高,深度利用材料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提高学生学科能力。二、落实了课标要求,体现了中外历史纲要点线面结合的特点,突出了通史体例。三、核心素养意识十分强烈,从教学内容出发,挖掘培养核心素养的素材,突出了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四、作为常规课,体现了团队合作和资源共享的集体优势,充分说明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好的平台,学校历史教研组是一个温暖团结的大家庭。他还建议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历史教学的实切性,将一定时间留给学生,提一些能让学生接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中外历史纲要内容庞杂,如何落实课标,如何利用好教材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将教与学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抓大放小,是新教材背景下高一历史老师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次名师工作室的教研活动原生态地呈现了高一历史日常教学的常态,通过组内的交流与探讨,对于如何进一步优化新教材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解答了一些困惑,达成了一些共识,为今后的历史教学进行了有益有效的尝试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