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中学报》第238期
发表: 2024-07-08 16:52:23    浏览: 4149 次
  6月9日,党委书记熊礼才向2024届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

  1版

  历经千帆初心不改

  在沙市中学2021级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善慧

  日月不淹,春秋代序。今天2021级的同学们在习坎园里的“光阴故事”就要落下帷幕,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所有高三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毕业了,同时也向倾心支持你们成长成才的老师们和家人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你们辛苦了。

  十七八岁的青春,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是一首流淌着激情和汗水的诗篇。在过去的时光里,同学们或许经历了欢笑,或许历经了泪水,但这一切都将成为你们人生宝贵的财富。回首这几年的求学历程,每一个同学都用汗水和努力谱写了自己的成长故事。校园小径上穿梭着你们坚定的脚步,运动场上留下过你们欢快的笑声,报告厅中响起过热烈的掌声,教室里有过你们全神贯注的身影……在这里,你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坚韧、学会了拼搏、学会了勇敢。高中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但留下的将是永恒的回忆和珍贵的经验。

  人生,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成功不在于瞬间的风光,而在于坚持不懈的奋斗。在未来的道路上,也许会有坎坷,也许会有困难,但请记住,挫折和困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们要有勇气和信心,勇往直前,敢于冲破自己的极限。借此机会,我还想提三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心怀感恩之心,憧憬美好未来。感恩,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世上最真挚、最无私的,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一声“爸爸”,一声“妈妈”,便签下一辈子爱的契约。父母用目光追赶者孩子成长的脚步,却常常把疲惫留给自己。感恩一直默默支持你们的家人,感恩曾经教导过你们的老师,感恩结伴学习、共踏考场的同学,感恩这所母校给予你们的温暖和力量。母校是你们成长的摇篮,每一个老师都是你们人生路上的指引者。无论将来走向何方,无论身处何地,都请不忘初心,感恩社会的培养与关爱,用自己的才华和汗水,回馈社会、回报家乡,让社会因你们的贡献而更加美好。

  二、铭记习坎精神,彰显青春力量。“上善若水,自强不息”,水利万物而不争,争的是滔滔不绝,勇往直前。李大钊同志曾热情称赞:“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敢为人先、百折不挠,是中学生应有的精神气质。在未来的岁月里,同学们将踏上新的征程,面对未知的挑战和机遇,同学们要铭记习坎精神,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鼓起“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勇往直前,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同学们,生力拓荒筚路蓝缕,排除万难克阻力,合生力为戮力,开创新天地,方彰显青春力量。

  三、胸怀家国天下,谋求复兴发展。青年胸怀,当是“家国天下”,青年是文明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百年前,毛泽东同志誓言:“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铿锵的誓言唤醒了当时沉睡的民族和有识之士。小岗破冰、深圳试水、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前进的巨轮一往无前地穿越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站在人生新的起点上,同学们将走上更广阔的世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需要准确认识世界变局的态势,把握中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有责任去思考如何推动时代发展,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将个人奋斗叠加为国家发展合力,在追梦圆梦的道路上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高考结束,你们成为了沙市中学最年轻的校友。这一去,山河万里;这一路,山高水长。未来的世界,好好坏坏,形形色色,你们什么都可以遇到。你们要始终相信,所有不可逾越的高山大海,最终都会化为一马平川,希望你们,历经千帆之后,初心不改,仍是当初意气风发、无所畏惧的乘风少年。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亲爱的同学们,愿你们携梦启航,扬帆远航,无惧风雨,无畏险阻,勇往直前!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同学前程似锦,一路顺风!

  正道直行立事立人

  致敬沙市中学2021级管理团队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金色年华,遇见最美的老师,成就最好的自己!

  在光辉的教育篇章中,沙市中学2021级年级管理团队以其卓越的领导力、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创新的管理理念,书写了又一篇辉煌的教育诗篇。

  引领航向,智慧导航。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学年里,团队负责人以超前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全体师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们不仅密切关注高考政策的最新动态,还创造性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团队协作,凝聚力量。2021级年级管理团队像一个紧密相连的大家庭,每位成员各司其职,又相互支持。他们通过定期的团队会议、经验分享会,以及个性化的学生辅导计划,构建了一个协同作战、资源共享的高效工作环境。这种团队精神激发了师生们的潜能,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人文关怀,心灵灯塔。在紧张的备考过程中,管理团队没有忘记关怀学生的心灵成长。他们开展减压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温馨的心理支持,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压力之下找到释放的出口,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高考。

  创新实践,成果斐然。面对教育的新常态,该团队勇于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一系列创新措施不仅有效缓解了疫情带来的影响,还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最终在高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众多学生考入理想大学,实现了人生的跨越。

  2021级年级管理团队以他们的智慧、勇气、爱心和创新,赢得了师生的广泛尊敬和赞誉,也将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

  耕耘有时,收获已至。2024年高考,沙市中学不负众望,再创佳绩。

  高考状元的学习之道

  刘小康2024年高考荆州市物理类第一名,2023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决赛银牌获得者

  总分690

  语文125分

  数学142分

  英语141分

  物理98分

  化学92分

  生物学92分

  首先,明确目标,做好规划,平衡好一个学科各个板块之间、各个学科之间、学习与休息之间的精力与时间分配。明辨每一件事情的意义,知道当下最应当做、做得最有效率的事情是什么。

  其次,基础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我会反复研读教材,确保对每一个定义、定理都理解得透彻清晰。同时,做好课堂笔记,将老师强调的重点和自己的思考感悟记录下来,方便课后复习回顾。

  刷题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但不能盲目刷题。我会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做完后认真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总结错误原因,举一反三,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建立错题本也是我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将做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标注出错误原因和正确的解题思路,定期复习,这样可以避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多次。

  此外,学习需要有良好的时间管理和计划。我会制定每周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给各个学科,确保每一门功课都能得到充分的学习和复习。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态至关重要。即使理想暂时落空于现实,我也会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能够克服。同时,人不是只学习的机器,累了就放松,饿了就吃饭。我会适时地放松自己,做到劳逸结合,以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沙市中学2024年6月大事记

  6月3日,沙市中学开展了为2021级高三学子送祝福的快闪活动。

  6月9日,沙市中学举行了以“青春心向党,扬帆再启航”为主题的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

  6月10日,沙市中学2024级创新人才实验班北京研学活动圆满落幕。

  6月17日,沙市中学举行了2022级高三启动仪式。

  6月18日,沙市中学开展了以“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持续减负赋能提效”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

  6月19日,湖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新云带队调研荆州市高校科学营活动暨人才工作,并在沙市中学召开座谈会。

  6月21日,荆州市"学习中心课堂"高中英语课例展示活动在沙市中学举行。

  6月21日,沙市中学召开2024级年级管理团队及班主任竞聘大会。

  6月21日,沙市中学举行了第三十四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班结业仪式。

  6月24日至25日,荆州市第十届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现场展评活动在沙市中学举行,我校文智丽、尹明悦、王祎豪老师荣获一等奖。

  6月25日,2024年高考成绩公布,沙市中学不负众望,再创佳绩。

  6月27日,沙市中学2024级新高一年级管理团队正式组建并亮相。

  6月28日,沙市中学举行了庆“七一”暨“两优一先”表彰活动。

  6月28日,“潮立大湾区,共创新荆彩”沙市•大湾区(深圳)招商推介会暨招商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沙市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善慧、沙市中学华南校友会20名校友企业家受邀出席本次招商推介会。

  2版

  第24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登(2022级)

  一等奖

  游山赋

  2201班张正逸指导老师:汪小明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恰逢仲秋时节,秋色醉人心。鲜得一暇,欲除身心之疲敝,养浩然之灵气,乃携西风,吟长歌,欣然起行。

  思来也惭,桑梓有群山,十数年,无暇访之。因此之时,决诣之。

  及山脚,崇山赫赫,心中大撼,肃然起敬。但见高山耸立,直入云天,山间落木飞腾,肃杀而无凄凉之意,静人心神。

  既入,木叶簌簌以迎。林影斑驳,青鸟欢歌,幽谷传响,婉转久绝。听之,息鸢飞戾天之心,平浮躁动乱之绪,浊气尽吐。此非鸟鸣矣,真乃大吕也!不觉神清气爽,步益盈,心愈静。

  复行数里,有清潭乍现,林木环伺之。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鱼翔潭底。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余慨而叹曰:“若心似此潭,不因外物而悸动,秉初心,事何惧而不成哉?”流连数息乃去。

  缘山路,顺势而上,正午始至山腰,有亭临溪置于此,大喜,稍驻之。

  水声潺潺,林梢有鸟飞虫鸣,树下有走兽奔之,山中之鸟兽也,无不怡然自乐,纳日月之精华,享自然之清福。

  坐亭观林,取酥饼一二食之,饮水。无世俗之袭扰,无丝竹之乱耳,惟得内心之宁静与魂灵之安定尔。愚以为,久居闹市,身心定有所浊,应乘空而返自然,置身于密林万顷,纳万物自然之灵气,补己身所得之空缺,方为长久之道也。

  正有所悟,但闻水声沥沥,盖雨击叶而为之。雨愈烈,洗群山之污浊,冲吾心之邪气。雨邪?非也,此仙神之福泽也!

  少顷,雨声式微,惟小雨淅淅。不及雨停,起身之峰顶,心中无他,惟欣喜与期待耳。

  山中水洼似残镜,映林碎影万千片。行人何须蓑衣护?只顾吟曲踏前路。恰似往昔东坡所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至顶,览群峰之貌,却见薄雾绵绵,点点青翠若隐若现,又有灵鸟舞其间,滴滴雨露似琼浆飘飘然而落。此等绝色,比及蓬莱之岛、瑶池仙境,犹恐有过之而无不及!

  屏息凝神,眼轻阖,随风而舞动也。落木飞旋,似九天玄女着霓裳羽衣之翩翩起舞,步履轻盈,衣袂飘飘,长歌舞袖,彩绸悠然。雨非雨,天地为之惊泣也!

  余非一人也,夫天地自然携万物伴吾也!

  念至此,方悟何为“浴乎沂,风乎舞雩”之乐哉,其乐无穷尽矣。

  倒地,融此身于群山,方觉自身之渺小,又觉生命之伟大。吾等生于自然,与天地万物而共生,斗转星移,白云苍狗,自然不为之所动,万灵亦生生不息。夫造物主之意,欲留自然而伴生灵,孕生灵而护自然,相辅相成,共享天地之无穷奥妙也。

  雨既止,余身心亦净,全无尘世之浊秽,有损者皆为自然所弥补,实是感慨不已。

  良思益久,方别群山而去。空手至,满载归。

  所获甚益,故作此文。

  二等奖

  遗香长河畔诗歌动中华

  2201班王嫣然指导老师:汪小明

  要研究艺术作品内在的奥秘,不是凭借现成资料,而是理解其内在意蕴。要欣赏中华诗歌文明,不是凭借记忆词句,而是体会其情感内涵。中华古诗词汇聚成河,丰富的情感给它渲染五彩斑斓的芬芳。情感让我们在这条长河上荡起双桨,心领神会。

  有一种向阳而生的姿态,有一种积极入世的情怀,有一腔报国的热血,有一种生命的自觉。积极向上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是入仕文人追求个人价值的外在体现。“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抒发了爱国军民期盼北伐胜利的心声,“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已经暮年的杜甫老之将至,距离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遥遥无期,可那份许身报国之志却没有受到影响。“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同样,一封朝奏让韩愈奔赴天涯,可他无悔无恨,还有陆游、苏轼……虽然前路坎坷,但绝不轻易言弃,雄心壮志、爱国情怀在诗歌中喷涌而出,古诗也随之表现出一种惊心动魄的艺术感。

  渔樵江渚,饮觞自酌,他们用敏锐而犀利的眼光看向世界伊始的方向,看向洞察万物灵魂的源头。他们用田园牧歌晤谈自我,以清风明月叩问存在。出世,为征夫洗尘,为日月增辉。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选择暂避俗世,在酒中摆脱苦闷,泛舟江湖。“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选择独善其身,不随波逐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种豆南山下”,隐逸情思悠悠荡荡,穿越古今,让人向往。

  还有一种乐趣,投照在河谷,分散在山林;还有一种忧愁,寄托在耕田,倾付在农民;还有一种怅惘,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花一世界,一木一禅思,世间万物都牵动着诗人的情绪,情绪又在诗歌中奔涌勃发,这恰恰是一种观照自我的意识,是热爱生活的体现,为现代人提供精神养料,创造心灵栖息地。

  有一种说法,说诗人在逆境里会创作大量的作品,在悲伤的情绪中把个人的思想情感寄附于诗,才思涌现,情感真挚。也许是在壮志未酬、无人赏识、独自徘徊的夜晚长吁短叹,赋诗一首;也许是在愤世嫉俗、远离污浊、放荡不羁的反叛后吟咏一曲,以求精神上的安慰。逆境锻炼人的意志,确实是诗人创作大量诗篇的绝佳契机。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不得不跟上快节奏的生活,追求更好的机会,追求更富足的物质生活,然而,却免不了“手里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困境,逃不了精神上的贫瘠无趣。为何不用诗词修复空乏的情感?为何不用诗词充盈自己的头脑?为何不用诗词陶冶自己的情操?

  “唯有文字足以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在诗词的长河中,愿你我深切体会诗人传达的情感,与他们心神相会,心意相通,赴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之会。

  千年文化国之大美

  2208班任依凡指导老师:许丽莎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纵观上下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片肥沃的土地生根发芽,散发馥郁芳香,如煦日般沐浴着华夏大地,闪耀着蓬勃生机,滋养一方水土。

  一脉相承,于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消逝的古代文明,蕴含强大的生命性和连续性。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文化作为根基,隐匿在“一片甲骨惊天下”的殷塘遗址,飘摇于敦煌莫高窟的漫漫黄沙,流淌在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从未熄灭炽热的光芒。这种连续性不仅体现在文化方面的传承,也体现在民族的信仰和思想的发展。如,从古代的甲骨文到现代的汉字,古代的诗词歌赋到当今的散文,中华文化的传承从未间断。侧以观之,这也正好体现出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坚守与延续,纵使时间洪流汹涌亦不能冲刷我中华文明延读的隽永诗篇。

  历久弥新,于时代浪潮中博采众长。中华文化自古就注重“和而不同”,讲究“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创新理念。且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令人动容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因AR技术加持而再次惊艳绽放的“中国结”都让中华文化之美为之赞叹。可见,其深处的创新性正打破传承的“天花板”,注入鲜活的发展力量。

  九州共贯,于汪洋大海中汇入统一。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凝聚力,决定了国家与人民的共同信念。这种统一个性不仅体现在语言文字的统一、文化的统一,也体现在理念的统一、情感的统一。从“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到“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中华文化始终秉乘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为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注入精神力量。

  海纳百川,于山河寰宇中包罗万象。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天竺,郑和七下西洋等等,使得中华文化能够容纳和吸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各种元素,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正是因为这种宽阔的胸襟,人类文明才得以相辅相成,不断铸成中华文明新辉煌,以平等包容的文明观,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以和邦国,于海晏河清中和光同尘。中华文化具有突出的和平性,这种和平性体现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物质和文化传承中。以和为贵、以和为美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思想等深深嵌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仁者爱人”“厚德载物”等以爱之心对待他人。中华文化大力弘扬和平民主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也持续推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般蹀躞,以此为归。赓续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让中国文化绽放于世界,彰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底气!

  三等奖

  诗词韵千古传

  2217班余楚瑶指导老师:汪小明

  翻开泛黄的书页,闻着沁人的墨香,一首首诗词自历史深处翩然而来。

  中国是诗词王国,中国的诗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以及元人小令,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三千年来,中国诗词以其丰富的内涵、清绝的神韵、优美的语言和铿锵的音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步入诗歌的世界,低吟唐诗穿越岁月的诉说,高唱宋词震撼天地的挥洒。应对挫折与困难,我们会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永不服输的勇气;我们会领悟“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一番扑鼻香”的乐趣。应对美景,我们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体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凄凉与壮观。面对国家,我们会有“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爱国之情;会折服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唐诗宋词以其特有的舞姿翩然于中国人的瞳仁里。时光荏苒,千帆过尽的沧桑并没有刻化出她迟暮的容颜。相反,在泛着黄褐的底色上,这帧抹不去的风景更显得流韵四溢,风采依然。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们特别注重以写意的方式来抒发人的感情。它不同于西方民族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宏大史诗般的叙事,它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同时又富于美感,熔于情感,便于记忆、背诵。这就是诗词不同于小说、戏剧、散文等其他文学样式的原因,也是其他文学样式无法比拟的。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难以言说的巨大魅力,更是一种艺术的魅力,这种艺术的魅力一直到现在都吸引着我们,它如寻常家话一般,深藏于人群之中,与人们心心相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回顾当今,中国的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仍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像《诗经》的《关雎》篇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为古往今来人们咏叹爱情的诗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则成为人们追求的真理和不新完善自我的格言;李白的《静夜思》经常在人们思念家乡时引起共鸣;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给历来的游子引发了无限深沉的怀念亲人之情;王之涣的“欲穷干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哲理,指导人们在遇到困难时要重拾信心,勇往直前。

  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唐诗宋词,是血,是泪,是火,是水,是对生命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魂的诠释。今天,对古典诗词传承路径的新探索接连不断,古典诗词正以多种面貌融入我们的生活,持续绽放魅力,唤醒更多人的诗情与诗心。

  诗词韵,千古传;中华魂,永不灭。

  以文化之墨,获妙笔生花

  2217班刘颜妍指导老师:汪小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它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时代的印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犹如一池清泉,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以文化之墨,获妙笔生花,我们应该珍惜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诸如孔子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中庸之道”,佛家的“四谛八正道”,以及民间的“孝、忠、节、义”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和价值观,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更让我们在面对困境时,有了坚实的精神支柱。

  传统文化,还体现在艺术形式上。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诗歌、曲艺等,都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它以笔墨为载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绘画,则是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境。诗歌,则是用简练的文字,抒发情感,表达思想。曲艺,则是以说、唱、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情。这些艺术形式,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传统文化,还体现在生活方式上。诸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茶艺、围棋、武术、中医等传统技艺,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这些生活方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已经融入了现代生活,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已经逐渐消失。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传统文化内涵,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创新,让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让我们以文化之墨,获妙笔生花,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为世界所瞩目,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赏诗词之美叹岁月如歌

  2217班陈周越指导老师:汪小明

  在社会节奏加快的当下,人们步履匆匆,疲于生活的奔波,失去对生活的热爱,每天按部就班的形成NPC人格,又有多少人能够看一看蓝天白云的通透,嗅一嗅路边野花的芬芳,去追求心中的美好生活?我认为我们应当用心生活,感受诗意人生。

  从诗歌的风花雪月中,我们寻找情感共鸣,寻找当代价值,追寻人生意义,体会生活的美好与充实。我们可以看到外卖小哥雷海为持一本诗集,穿过风霜雨雪捂热了生活寒酷的冬天,收获心灵上的满足,获得前行的力量。无论生活多么拥挤,心中都要留一块空地,才能安放美丽的诗意,建设精神家园。无论是何种身份,只要我们有一颗真正的向阳之心,于生活中探寻诗意,与平凡中感知非凡,我们的心灵便能乘风而去,沐浴朝阳。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寻找诗意,一路朝阳。保持乐观的心态,善于发现美,读懂丰富的人生之书,使之成为驻守我们心灵的家园,品诗意人生。

  感受诗词之美,需要我们用诗意奔赴平凡之路。是啊,生活真的不止眼前的苟且,还会有诗和远方: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感受陶渊明的淡泊名利,归隐田园;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得之而为声,沐浴之而成色”中感受苏轼的豁达;从“竹杖芒鞋轻乘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感受淡然从容。

  感受诗文之美,我们方能收获内心的宁静与美好。都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世。林徽因也曾说,“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明月清风何处寻,吾心安处有湖山。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需要中国青年挺膺担当。从诗文中,我们能寻找奋进的力量,获取坚持的动力。“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李白的乐观自信,豁达通透。“把吴钩看了,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辛弃疾的拳拳爱国之心、赤子之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是杜甫的忧国忧民。翻开历史的长页,从诗人留下的一字一句中,感受他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

  从诗文的一字一句一斟一酌中,我们感慨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变迁、历史的交替,感受自然的风花雪月、人间的悲欢离合。除去心灵的喧嚣,求得真正安宁,任丝竹乱耳,案牍劳形,我自泰然处之。不惧世间风云,不因畏惧而停止脚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透过诗词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维度,与他们“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同时我们也能在自己小小的世界中找到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五千年悠久历史为后世留下了多少诗篇,让我们透过诗词的一字一句寻找情感共鸣,感受四季更替,叹岁月如歌!

  3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级创新人才实验班北京研学活动圆满落幕

  黄嘉懿

  2024年6月,2024年全国优秀中学生交流集训暨与北大清华学子同行研学课堂在北京举行,我校2024级创新人才实验班56名学子受邀前往,与来自衡水、石家庄、青岛等地的优秀学子一同交流、学习、探究,开启了一段奇妙的研学成长之旅。

  6月5日下午,交流研学活动盛大开幕。开营仪式上,北京大学教务长、中国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分会会长吴宝科教授,沙市中学京津校友会会长田德军博士,清华大学核物理研究院何千舸教授,沙市中学校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教育实验室主任蒋承教授,沙市中学校友、北京大学网络心理课程主持专家、中国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及本次研学课堂组委会主任李亚平,沙市中学校友、北京邮电大学杨亚教授,北京赢科天地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沙市中学京津校友会副秘书长张超博士等嘉宾亲临现场,为同学们送上了诚挚的祝福与殷切的期望。

  在这精彩纷呈的六天研学之旅中,同学们的行程紧凑且收获满满。他们踏入北京大学,徜徉于这座古典园林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的著名学府,感受浓厚的学术气息、自由包容的人文风貌;走进清华大学,了解建校历史,感受着百年学府的深厚底蕴,心中燃起对求知的无限热情。

  中国科技馆里,充满好奇的同学们被各种新奇的科技展品所吸引。从人工智能到宇宙探索,从生命科学到能源创新,他们亲身体验着科技的神奇魅力,眼中闪烁着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和向往。

  雄伟壮丽的居庸关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于山峦之间。同学们沿着陡峭的台阶奋力攀登,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歇。站在烽火台上,望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心中涌起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无限敬佩。

  天安门广场上,晨曦微露,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等待。当雄壮的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一刻,自豪与崇敬之情在每个人的心中激荡。

  还有庄严肃穆的故宫、外观独特的国家体育馆等等,亲眼见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感受国家科技与建筑审美的突破创新,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深烙印在同学们心间。

  外出的参观学习让同学们收获颇丰,而每天的大师专题讲座同样精彩。研学期间,蒋承教授带领同学们深入理解了高考、高考改革与高校“强基计划”的理念与政策,深厚的学养、深刻的认知、详实的数据与生动的讲解,赢得了阵阵掌声;李亚平教授带来的生涯规划课,充满激情的演讲引领同学们“寻梦”“立志”,明确了人生的方向,点燃了逐梦的激情;李传奇老师的数学课,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提升数学思维;钟晓臣老师的语文课,则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与语文提升的方向;外教的口语交流课更是互动不断、精彩纷呈,气氛十分热烈……

  李亚平教授的生涯规划课

  数学课休息时间,同学们围住李传奇老师请教问题

  外语交流课上,我校学子与外教进行英语互动

  我校学子走上台与外教交流,共同演唱英文歌曲

  除了白天的外出研学与教学讲座,每天夜晚,同学们还要进行分组课题研究。大家集思广益,在北大学长学姐们的带领指导下进行研究选题、探究、整合资料,完成报告。6月9日晚上,各小组进行了小课题汇报,由何亚平教授和刘化荣教授担任评审。同学们的课题丰富多样,如《听音乐对学习的影响》,深入探讨了音乐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合理运用;《科技模仿对一国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全面分析了模仿在科技发展中的优劣,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理性or感性幸存者偏差》,从全新的视角剖析了这一常见的认知现象。同学们的精彩表现获得了评审教授的高度评价。

  各小组进行课题汇报

  6月10日上午,结营仪式隆重举行。各小组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展现了同学们的多才多艺。沙市中学学生自信担当主持,并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分享了此次研学之旅的深刻感悟和满满收获。

  此次研学营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在探索中增长了见识。相信这段宝贵的经历将如璀璨的星辰,照亮沙市中学2024级创新人才实验班学生们未来的成长之路,激励他们在求知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不断追求卓越。

  4版

  高一高二研学征文集萃(三)

  致Lucy

  2316班张昕蕊

  亲爱的Lucy:

  你好!

  我正坐在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里给你写信。上一次见面是在初中生物课本上,你显得很不情愿,把骨头弄得喀拉喀拉响,我真害怕你下一秒就会散架。高中选文之后,我没有再见过你,而且见到了也不知作何称呼:是某某女士,还是更亲切一点的,老祖宗?最后我还是决定,就叫你Lucy。

  此时我在博物馆二楼,展览名字叫做生物的演化,我和比你还要老上一百万倍的老亲戚打招呼,其中包括三叶虫、海藻和恐龙,他们都不理睬我,于是我觉得有点生气。如果它们能醒过来,说不定还要谴责我:“就是你啊,人类——你看看你,把这个地球折腾成了什么样子?”我一生气就想到你,和人类最近的亲戚。我跑来跑去想找到你,告告状也行,但说来奇怪,我到哪里都找不到你。

  穿蓝马甲的讲解员微笑着看我的狼狈样,他说,和地球的历史比起来,人类的历史太短了。

  我想他说的很有道理,但我来这里不是听他说这个的。于是我赌气一样的问:“那你说,地球有什么历史?”场馆里突然安静,他侧身让出一条路,无声的手势:请。

  啊,亲爱的Lucy,我说错话了,错的很离谱。横立在我面前的是巨大的仪器,3D动画和足以以假乱真的模型。全年无风的场馆里我看见颤抖的画面残影。混沌初开,被白雪封印的蓝色球体,苏醒的海域,水母一张一缩,像心脏搏动呼吸,第一条长腿的鱼爬上陆地朝拜太阳,第一棵树开始孕育自己的种实。疯狂的地球,含氧量高达百分之三十几的土地,硕大无比的蜻蜓与马陆在雨林间穿行,而我是误入时空隧道的旅行者,在一个淋着细雨的早晨来到这里,也有了一种朝拜的心情。

  所有的恐龙都默默地注视着我,用它们油尽灯枯的眼睛。

  亲爱的Lucy,我来之前可能没有怀着如此期待,去聆听亿万年前的声音,或者给一只外国的古猿写信,我们这一代人被保护得很好,在生物课上潦草地记笔记:Lucy的骨骼形态说明它已经可以直立行走……放下笔就坐在冒着黑烟的私家车回家去。你在东北大草原上驰骋不停,和地球淋同一场绿色的雨。你跑动,跳跃,攀爬不息,那是一个纪年的新生与死期同时降临。如果看到这样的地球,你会失望吗,Lucy?没有人再关心人类将走向哪里。自毁般的消耗,贪婪的饥渴的手段,濒危的心灵,你和你的同代人被关在厚厚一层玻璃罩里,对世界只保有横眉冷对的权利。到那时,我想知道,你会怎样看待你的后人——这个叫做人类的物种呢?

  我唯有无语。

  好在仍有博物馆。

  好在仍有参加研学的少年人清亮的眼睛。

  后来我们又去了武汉大学,万林美术馆,负一层的展馆主题也叫生物的演化。一进门,数百种动物标本直勾勾打量着我,我深深鞠躬,是敬畏也是感激。

  还有最后一件小事情,在博物馆出口处,有一道不算长的小小走廊,走廊地面是悬空的玻璃,下面按时间顺序摆放地球各时期的代表物种模型,讲解员指着它说:这一路走过去,走了一亿两千六百万年才到终点。

  一亿两千六百万年,那该是多么远的距离?

  我虔诚地摊开信纸,隔着岁月的玻璃,隔着一亿两千六百万年的距离,这一刻,每一行字,都刻在蓝色星球的肌理里。

  祝

  你永远能听到雨水落地的声音。

  你十四亿后人中的某位少年

  2024年4月11日

  行湘关

  2217班杨舒媛

  料想旅途的阴云郁郁离场了,仍旧在叫卖的冰淇淋赫然揭示着尚未陨坠的烈阳。也没预知匆匆而过的记载毛主席一生的博物馆浸着冰凉的透意,米色瓷砖微冷,但玻璃下那年代的印刷体,色彩渲染拨开云雾见天日般的油画,在展览灯照射下望向颇具设计感、半圆形镂空窗外沁人心脾一抹绿,如诗中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于是时间亦倒回毛泽东少年时晒谷坪上闪烁的作物与汗滴。些许几不可察的晶莹,惘然了年轮与岁月,被流动的时序树脂包裹起来的抱负或心绪,融成留我后世所观的价值无上的琥珀。

  入夜,梦里是一场冗长的会议。青年毛泽东回到家中,用前所未有的严肃神情宣告将家里所有房屋与田地分给有需要的乡民时,震撼不言而喻。可一同坐在泥墙前昏暗灯下,我忘记注意周围,他的决定令人哑然,他的神色却是命运中燎原的星火缓缓复醒,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他的梦,高大、宏伟,而常人不可及。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一间小小的屋子里,我漂泊了很远。毛主席想要走出去的愿望大概相同,只是他在浩浩长江,为等待一个接受他思想的岸,愈行愈远。一场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挥毫之间,永远扎根于长风沛雨和生生不息的布尔什维克化为中国的共产主义那一瞬间,青年人的梦非破碎而为涅槃,古老的山岩迸裂后焕发新生。

  睁眼无法辨认是于橘子洲北去的湘江,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或上海嘉兴南湖的红船,意识在湖底黯然游荡,冗长的会议且未完。你来我往间言辞的厚重携着红船,为历史烙上痕迹,为河川写下颠沛流离的共产党所停靠的岸,湖水荡漾之后归于平静,几番涟漪悄无声息,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虚实相隔后驻足湖南博物馆文物前,往事越千年。回看毛主席寄言,“敢叫日月换新天”既是铭记过往,同样漫步向前。踏过雄关漫道,万里长江也胜似闲庭信步的豪壮,天堑变通途。瞬息万变,无常的世界,却仿佛飞鸿踏过雪泥。

  又至寥廓江天万里霜的时节,春风无萧瑟,而怀含生气。江堤白浪滔天,但处至今,却应和毛主席那句“换了人间”。

  微溶

  2217班杨绪星

  春日里,微溶便好。

  绿意卷过华夏,晕开抹抹桃红。风来,裹起一枚柳叶,入了池塘,惊醒一尾困顿的锦鲤。柔肠百转化为一声叹息:是啊,春天到了。哐啷哐啷的车里,偶尔洒入微光几许,晃了少年的眼。耳畔,或少年意气或侠意肝胆,揉杂在微颤的歌声中。一曲唱罢,便是掌声。如此,2217才是鲜活的。

  情意中,微溶便好。

  笑声疏朗,驱散了些许炎热。凑在一起来一张氛围感合影吧,即使不完美又有什么关系呢?情意微溶与物,赋予其珍重含义,定格了这一瞬的美好。携手赴约黄昏朦胧,待晨光微熹。

  情与景,微溶便好。

  “只见一泓寒水映着已哺将暮的天色,那色调,像珍珠背光的一面。”

  江水之美尤在暮色:说是惊心动魄的漫山遍野,却又沾染了些欲说还休的含情脉脉。落日的脾气好似难以捉摸,唯有神圣的金辉得以永存。至于留白,远处盘踞的云彩掩映着又被分割。依我说,定然是光影情钟于她,不然又怎会从罅隙中溜出,单单把她面庞映成熟透了的红。余下的便只好斜斜洒入江面,为单调的蓝添一份光晕罢。

  暮色中,心思都变得神秘莫测。日落逐渐从扑朔变得清晰:真正的日落并没有夹杂多少凄清,反而是希望在启程的无限期许。

  如果我们的关系足够好,我会在不知名的某一天突发奇想,“喂,我们去找日落吧。”我们会肩并肩倚着,在彼此的耳畔低声呢喃生活的琐碎,微风勾连起你的一缕发丝,我们用世间的美好遣词造句,说着今生不留遗憾。

  我们下次再来吧。我和你,我的朋友。

  历史的沉重,不止微溶罢。

  于光影错落间在展柜前久久驻足,徘徊不肯离去。千般风情,万般美好,翻越战火和泥土的层层阻隔,才能得这一瞬相会。垂眸凝噎,仿佛与旧人烹茶煮酒,听雨论道;更多的却是民族耕不辍,履践致远下原始而磅礴的生命力。一路风雨,来人以素履赤子心,担文脉赓续使命,终得以生生不息。聆听自然的吐息,共感民族的脉动,知来路,明前途。

  红色的薪火,不止微溶罢。

  岁律轮转,蹉跎了多少日月,却难使理想信念失真。鲜红的血迹浸透来路,嶙峋的白骨铺就前途。于万物缄默之际,民族危亡之时,多少儿女冲锋在前,为换取那一丝渺茫的希冀?所幸,诗在,文化在,精神在;你们在,我们在,中国在。我们举起右拳宣誓,以青春之名,不负祖国,无愧人民。理想终漫山遍野开出了花。

  长沙之旅,承载了太多辗转难吐的心思与情绪,在最深处勃发了新芽。

  毋忘

  2217班雷嘉鑫

  一十六年,终于千里奔赴,走这一趟迢遥路。

  我是听着你的故事长大的孩子,学到的第一首词就是《沁园春•雪》,我从没见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也不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我只会在大雪日和祖父念诗,念“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很多很多年以来,我不知道“润之”是谁,多年以后我知道了主席名润之,小名石三伢子,曾用笔名曰“二十八画生”,但我仍然爱称呼您为,敬爱的主席。

  敬爱的主席!

  如今你走了已经是四十七年了,九月九日广播里《东方红》的乐声响起时,依然会心痛。

  一九七六,在我祖父书生意气的年岁,你同一个时代隐去在江山枫红之中了。这一串数字太久远,久到二零零七年的出生的我,与你相隔三十一年头,隔着红旗农奴戟,隔着风雨和雷电,隔着稻菽千重浪后朦胧的夕烟,隔着两个时代两代人心上的距离。

  来时路上,已在心中默诵了无数遍《沁园春•长沙》。后人谱写的曲调金风慷慨,浩浩汤汤,好一派苍茫大地,敢问谁人主沉浮?脑海里尽是你青年自信模样,会当水击三千里,挥斥方遒的风华正茂。而今我将要踏上你别梦依稀的湖湘故园,读书、行路,丈量红色的大地。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里唱说:

  “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

  站在这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我见到湖南连绵起伏的群山,见到湖田水鸟春禾,见到韶山之上,英魂故里,伟人铜像矗立,身后葱茏山色群青。长达五个小时的车程多么颠簸,可你领着韶山千余儿郎离家勇赴千里之外时,水远山遥风波恶,前路坎坎脚下坷,走穿这条命,踏破这双鞋,“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

  故园风雨,三十二载,这条路走得太久太久了。

  一把油纸伞,在淋漓水汽之中倏然撑开,你穿过一帘帘雨幕,翻过一座座山,终于走出平静的小山沟,观见寰球的大天地。伞外雨潺潺,伞下目炯炯,你抬眼望见雪白发亮的雨瀑,望见明明欲曙的天际,家中陈年旧账、算珠铜银,早被一捧烈火烧得干干净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你诗胆词魄绝断大河滔滔,你星星之火明烛照天终究燎原。湘江纵横决荡,绵亘向初生光辉的朝阳。

  铜像之下,泪如雨下。

  身残的老人拾级而上,俯身长拜,脖间佩红领巾,此刻我相信那是鲜血染红。

  在返程的路上,我见到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见到农民躬身插秧忙得热火朝天,春分已然过去,清明时令将至,又是农忙的时节了。

  百年淅沥雨,人间久长春。

  夜来风雨大作,雷霆照夜,是你回来了吗?

  隔着雨幕,我能否冲破滔滔水韵去拥抱你?

  后来又读到:请铭记我们,若一切如旧;请忘记我们,若红旗遍地。

  我看见了:银锄飞落,地动山河。六亿神州,尽归舜尧。青山着意,红旗漫卷。

  我们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

  埋骨何须桑梓,青山略输峥嵘。鸿毛随逝水,惊梦闻洪钟。

  东方欲晓,红星闪闪,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始终光明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