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伟、汪奠基与习坎楼
作者/来源: 黄炜    发表: 2010-07-28 16:45:07    浏览: 18275 次
  到过沙市中学(原沙市三中)的人都知道该校有座办公楼叫习坎楼,该楼与两位现代中国教育界非常有影响的人物密切相关,一位是著名心理学家艾伟先生,另一位则是著名逻辑学家汪奠基先生。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西迁恩施的湖北省政府各级机关、学校纷纷迁回。因种种原因,国立湖北师范学院(现湖北大学前身)却没有回到武昌,而是先抵江陵,后至沙市童家花园(沙市中学旧址)。

  究竟是什么原因当时的国师没有回到武汉,已无从查考,但据熟知那段历史的朱玉峰老师回忆,这可能与艾伟先生有关。艾伟(1890~1955),字险舟,湖北沙市人,1925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归国后曾任国立东南大学、上海大夏大学等校教授,国立中央大学教育系主任、教育学院院长、师范学院院长等职,1933年受聘为教育部首届部聘教授。1938年在中国首创教育心理研究所并任所长,他对提高汉字学习效能,推动汉字简化以及汉字由直排改为横排等均作出过重要贡献。抗日战争结束后,作为一个为心理学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现代中国非常有影响的教育心理学家,艾伟先生提出把国师放在自己的家乡,希望能为自己的家乡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这应该是可能的。而且尽管因为战争,古城往昔的繁华已成烟云,但沙市作为鱼米之乡——江汉平原的重要粮棉油中转基地,还是可以为战后学校发展提供一定的生活物质条件,这也许是决策时考虑的另一因素。

  但由于学校离省会武汉较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图书杂志不易购得,名流学者无法延揽,不少教授纷纷辞职。为“改善生活,保证学习”,1947年春,国师学生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抗命请愿”斗争,要求归迁武汉 。当年2月26日至4月6日,600余名学生前往武汉省府请愿,并得到了武大、中华大学、农学院和医学院等高校学生的声援,其声势之大、时间之长,为湖北学运史所罕见,迫使当时的湖北省政府主席万耀煌出面安抚,教育部特派教育次长赴汉调处。1948年5月,国师正式迁往武汉。在国师迁往武汉前,为改善学校办公条件,曾修建了一栋办公楼。1947年元旦,时任院长的汪奠基先生亲笔题名“习坎楼”,并篆刻石碑置于该楼的基脚。

  1944年秋至1947年夏任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院长的汪奠基先生,是湖北鄂州人,他1920年留学法国,先后攻读过哲学、数理逻辑,获硕士学位。1925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上海暨南大学、武昌中华大学、东北大学、西北联大等校任教授。三十年代,他就与金岳霖、沈有鼎、张东荪、张申府等清华、燕京大学的教授组织成立逻辑研究会。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各大学的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包括汪奠基在内,全国几乎所有的逻辑教师都到了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1956年汪奠基与金岳霖等人去了新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其主要著作有《逻辑与数学逻辑》、《现代逻辑》、《中国逻辑思想史》、《哲学概论》、《哲学与科学》、《科学方法》、《理则学 》、《逻辑十略》、《老子朴素辨证的逻辑思想》等。1979年汪奠基先生病逝于北京。

  假如没有艾伟,可能国立湖北师范学院不会来到沙市,假如没有汪奠基,那也不会有今天的习坎楼,更不会有沙市中学今天的习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