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中学报(63—1)
发表: 2010-08-03 10:32:58    浏览: 8083 次
沙市中学报(63—1)


                                    新年致辞
                                         邓北平
老师们、同学们: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在元旦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一年来辛勤耕耘,
勤奋学习,不断进取的全体师生,并通过你们向一直关心、支持沙市中学发展的所有朋友表示亲切的问
候和真挚的感谢!同时,祝愿大家元旦快乐,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过去的一年,是我校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走质量兴校、科研兴校之路,走人才强校、名师强校之路;积极构建学校先进文化,严格教育教学管
理,建设人民满意学校。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实现学校“一年打基础,两年有突破,三年见成效”设想
的突破之年,我们在学校文化构建、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管理、文化宣传、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较
大的突破。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树立学校整体价值观为核心,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我们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总体要求,本着“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开始全方位
树立“筑就学生终身发展高起点,建立教师主动发展好平台,争创学校持续发展优环境”的学校整体价
值观,并努力实践,大胆探索;进一步从实践和理论上诠释了“砥砺德行、上善若水、克难履艰、自强
不息”的学校精神,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使其得以进一步弘扬;进一步宣传和明确了“先进
的文化、和谐的环境、智慧的师资、优异的学生”的办学目标和“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充分、主动、和
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了校风、教风、学风的语言形态并开始着手征集整理校徽、校歌。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我们从管理体
制、组织机构、生活娱乐方式、岗位职责、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方面,着眼于师生发展,开始修订包
括《学生手册》、《教师手册》、《员工手册》、《管理人员手册》等在内的完整的文本手册;改革了
年度考评方式,变以往的年度考核为学年度考核,并开始发挥考核机制的导向作用,激发和调动教职工
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民主治校的政治热情;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岗位
成材,提升了办学品位,推动了学校建设与发展。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为目标,在学校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取得进一步突
破。我们开始建设学习型文化,“让反思成为习惯”,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生的学习能
力;启动了“名师工程”并进行了首届习坎名师的表彰;制定了激励青年教师成长的《湖北省沙市中学
青年教师奖励方案》,2006年,我们对青年教师上课进行随堂调研达50余次,青年教师参与市级以上教
学比武并获奖达30人次,其中有5人获省一等奖;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工作,开始全面建立起目标体系、
过程管理、过程评价和结果判断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了德育工作,以出台并落实《湖北省沙
市中学学生礼仪规范》为工作重点,狠抓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进一步
增强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科研工作,2006年,我校有近30
名教师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教研机构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奖,其中有5篇获省一等奖,另有一篇被中央
教科所评为全国一等奖;进一步明确了学校课题、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自主课题的管理,同时,以
“MBA理念在中学管理中的实践”课题研究开展为主线,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积极开展以反思教育教
学为主题的教育叙事研究;狠抓了学生学科竞赛,2006年,我校有近50名学生在全国数学、物理、化
学、生物等竞赛中获奖,其中有3人获国家一等奖,学校还多次组织了全国英语创新作文大赛,尤值提
的是,我校曾科同学在首届“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新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也是湖北省唯一获此
殊荣的同学;进一步加强了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开始探索招生管理办法,并积极开拓新的生源基地;进
一步抓了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加快发展步伐、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为目的,在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进
一步突破。我校进一步加强了后勤管理,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开始了实
验楼、科技楼的改造,进一步绿化美化了校园;国际部建设迈出重要步伐;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形象宣
传。
    老师们、同学们,2006年一年的过去,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决不是撕去日历上一页小小的纸片那么简
单,每当辞旧迎新之际,总会有一些思索在心湖里荡起涟漪。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在对过去的丝丝眷
念和对未来的深切期盼中,我们已迎来新的一年,踏着岁月的脚步,我们今天又一次走到憧憬希望的起
点,每年,我们都期盼一些新的希冀成为现实。2007年既是我校三年设想突破阶段的实现期,又是见成
效阶段的起步期。
    老师们,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新课改为契机,努力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使我们
的教学事业延伸,课堂拓展,方法创新;要积极探索教学规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提高教学效
率和教学成绩。我们教师品位的不断提升,就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基石。
教师是播撒阳光的人,影响着熏陶着学生的生命成为阳光人生。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给学生以成长的
智慧,使学生的生活更自觉、更快乐、更幸福,内动力更强,生命力更旺盛;我们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情
商,使学生不仅懂得怎样做人,更懂得怎样做一个卓越的人;我们要通过强化社团建设为学生的发展创
造好的平台,使学生在沙市中学走过他人生最愉快的历程,并终身难以忘怀;我们要给学生一种境界上
的影响,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文字、图形、定理背后的思想和精神,并在教学中创造一种能激发兴趣、唤
起美感、产生好奇、排除干扰、点燃智慧、提升人格与内质的境界。老师们,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去追
求精神家园的丰富,编织生命中的精彩故事,去追求更高品位的精神气质与更深刻的思想,并把这一切
更多地交给我们的学生。
    同学们,时间如水,一去不回,岁月如歌,娓娓动听。每天,都有一轮新的太阳冉冉升起;每年,
都有一轮新的希冀变为现实。当新年的阳光打在你们脸上时,2007年已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她是我们生
命旅途中又一片新的天空。三年风雨志不改,十载寒窗衣带宽。同学们,站在新年的门前,我希望你们
能更珍视自己的青春。青春是美好的花季,青春又是短暂的年轮。立志、勤学、追求、创新,这些都是
美妙的音符,愿你们用远大的理想、不息的信念将其和谐地组合起来,希望你们带着梦想负着期盼拥着
激情望着彼岸;希望你们心系祖国,胸怀大志,在峥嵘岁月的激流中,迎风搏浪,执著地历遍万水千
山,一路飞扬,谱写出一曲曲青春之歌。
    天其实并不高,海其实也不远,梦敢做就能圆。我尤其想对高三的朋友们说:走到了高三,脚步铿
锵,不要迷茫,勇踏千层浪,踩平万仞山。 接下来的一百多个日夜,望你们牢记师友的热切期盼,扬
紧自己的梦想之帆,昂首阔步,笑颜不改,自信依然,去迎接六月那一片灿烂与辉煌。
老师们、同学们,新的一年,我们承载着太多的荣誉,承载着炽热的希望,让我们秉承沙市中学的文化
传统,发扬习坎精神,携手努力、把握现在,选择勤勉与奋斗、超然与拼搏,在新的一年里实现新的跨
越,在新的一年里创造新的奇迹,在新的一年里实现新的梦想。



                                    教学开放周

    12月20日至23日,我校举办了面向社会的教学开放周活动。荆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徐朝平、基教科施
科长、董科长,沙市区教育局副局长戴兴堂、基教科郭科长等市、区教育部门领导到校指导。
学校邀请了城区20多所学校的教导主任参加了教学管理的研讨活动;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的比武活动,
有十八位青年教师参加了决赛;学校英语月活动进入高潮,三位老师的展示课吸引了来自城区各个学校
的一百多位英语教师听课;学生英语歌曲大合唱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学校还向家长全面开放了课堂,
有近百名家长深入到各个教室听课;有十多个学生社团制作了展板,宣传校园学生活动。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邓北平说:“沙市中学通过这种形式向家长开放,增进与各个学校的交流,希望社
会各界更多地关注、支持沙市中学的发展。”


                      习坎杯“我的2006”征文大赛启事
    三百六十五个日夜,弹指一挥间,2006年过去了!
    在这一年中,我们有成功的欢跃,有失败的苦涩,有思考后的顿悟,有慎独时的反思,有“漫卷诗
书喜欲狂”的感悟与收获,有“千淘万漉”掘金后的举重若轻……青年朋友们,请拿起你手中的笔记录
这一刻心灵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
    教书育人是一项需要奉献的事业,也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一份教案、一堂课、一次师生交流、一
次集备发言、一篇文章,甚至是公开课上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我们智慧与汗水的凝聚和结
晶,甚至可能留下了“断臂维纳斯”式的遗憾,所有这些,催我前行、促我奋进……青年朋友们,请拿
起你手中的笔记录这一岁成长的过程,利于己、惠及人。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岁末年初之际,时值我校师生反思活动如火如荼,让我们结合邓北平校长所
倡导的反思精神,一起来盘点我的2006。
参赛对象:欢迎全校教师参加(可以一人多篇)。其中,所有青年教师培训班成员必须参加。
参赛时间: 2007年1月1日——1月31日。
征文活动奖项: 一等奖5篇, 二等奖10篇,优秀奖若干。奖项级别与市级等同。

一、征文主题
◎理论探讨
教育理论始终渗透到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是教育理论的具体实践。如何架
起联结这两者的桥梁?这值得我们去思索。让我们一起学习和研究,将深奥的理论变成可以看得见的实
践;让我们一起学习和研究,将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升华成理论。本主题的目的就是让理论发挥它的最大
功效,让实践变得更具借鉴意义。
◎走进新课程
当前,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如何适应即将到来的新课程,如何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现行的教法,
这是一个并不遥远的话题,我们关注了、研究了,我们就会主动适应,否则我们就会落后。本主题主要
是个人对新课程的感悟、困惑与思索。
◎教学叙事(教学案例)
主要是教师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设计或课例实录等的各种感受,或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或机智所
在、或迟滞之处,一以示范指导,一以总结反思。
教学设计要能借助教师的个性设计,传意教学思路,再现课程内容。课例述评可以是教师自己的课后整
理的反思,也可以是他人对本课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的评述。本主题不论学科,但要有典型性、启发
性,不要过于专业化。
◎教育叙事(教育案例)
学生首先是要学会做人,德育教育是学校工作一项重要内容,“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是我校的光荣传
统,班级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如何加强班级管理、优化班级建设,这不仅关系到学校
的前途和命运,更关系到学生的一生。本主题我们主要关注德育教育和班级建设的好的范例,更关注我
们对出现的问题的思索。
◎生活体验写作(生活叙事)
本主题可以是一小段纯粹的体验描述,也可以是一篇突出“我”的生活体验的教育小故事,也可以是一
篇体验故事加理论反省的哲理小文等。
◎笔随心舞(教师随感)
可以是读书感悟,可以是书评,兴致所至,一切皆可入文。
   注:关于“反思”和“叙事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可参阅《习坎文摘》2006年第4、5期。也可
参阅学校网站(http://www.hbsszx.com/)的“教育文苑”栏目。

二、参赛要求
1、文章限1000——2500字以内,见解独特,论点鲜明,引文准确。可以借鉴但不允许剽窃、抄袭。
2、评选基本原则:①语言要通俗易懂,立足于大众,切忌不要生硬艰涩、理论全篇却空洞无物。②要
有一定的学术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既可温文儒雅,也可犀利泼辣,但要有自己一定的思考。切忌无病
呻吟。总之,一句话,观点越鲜明越好,语言越通俗越好。
3、投稿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tangnianxin0517@126.com邮箱,稿件最好不要采用附件方式发送,
标题注明为“征文”字样。联系人:唐年新。

三、征文评审办法
由校学术委员会组成评委会,要求评审做到认真、客观、公正。

四、其它
1、本项赛事为学校常规工作,每年定期举办,主题因时而异。
2、所有文章汇编成册,学校存档,参赛教师人手一册。
3、获奖论文学校将择优向外推荐。


                                   校报喜获大奖
    由中国文章学研究会、湖北省新民人文教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武科大中南分校杯”湖北省首届校
报校刊评选日前传来喜讯,我校的《沙市中学报》获得极高的评价,被评为“校报校刊特等奖”,邓北
平校长的文章《谈教育教学反思》获得最高奖“优秀校长文章一等奖”,黄炜老师被评为“十大优秀主
编”,2004级(1)班刘江同学的作品《水梦人生》获得作品类最高奖“优秀作品奖”。


湖北省沙市中学微信公众号/抖音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