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文摘》2005年第4期(总第4期)
发表: 2010-08-09 00:16:52    浏览: 5859 次
本期导读


  “练就‘点石成金’的绝活”一文,其篇幅虽短,但它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却深远悠长,我反复研读,感到震憾,不禁为王西文老师的教育成就所折服。我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全校教职员工,让我们一起学习。

  王西文以一个人民教师的“爱心”、“事业心”和“责任心”为前提,持之以恒,坚韧不拔地努力学习、感悟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形成了自己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价值观。

  他的工作与其说在当班主任、教数学,不如说他是在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心去创造学生发展的广阔空间,用心去施展教育的智慧,用心去实践育人的过程。

  与其说他“整天和学生泡在一起”,教会学生学习数学,不如说他是在与学生进行着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流,并让碰撞达到共振,交流得到升华。

  他用无私的“师爱”洗礼着“丑孩子”,使他们走进重点大学;他用智慧的光芒照耀着“调皮捣蛋”的“差班”走向“唯一的先进班集体”;他用高超的技艺引领着40多名普通学生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荣获一、二等奖。他带的班级,有94%的学生考上重点大学,他带的班级,没有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掉队落伍。

  “点石成金”的绝活确属可贵,王西文老师确属人民教师的楷模,但我坚信,在我们沙市中学的教师中也不乏“绝活”,我们的队伍中也一定能走出人民教师的榜样。

  谨以此文与辛勤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职员工共勉。

邓北平
2005年12月



文章目录


  练就“点石成金”的绝活

练就“点石成金”的绝活


  “王西文这个人了不起。不管多么调皮捣蛋的学生,只要交到他手里,一准能让家长放心,学校满意。”西安市83中校长赵中君自豪地说。

  “丑孩子”是王西文对学习吃力、行为养成差的学生的特称。“‘丑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解决得越彻底,教师的教育工作就越有意义。教师必须给‘丑孩子’更多的爱,悉心探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激励,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惟有如此,才能保证学校教育不出废品。”王西文说。

  肖鹏(化名)是典型的“丑孩子”。高一入学时,他浮躁好动,上网成瘾,老师讲课时他东张西望,小动作不停,时不时还旁若无人地冒出一句:“我到线上找人去了”,说罢便扬长而去。为了矫正肖鹏的行为,王西文潜心研究中学生上网成瘾问题。经过多次家访,他找到了根治肖鹏上网成瘾的办法:他请家长积极配合,控制孩子上网时间。又一次次把肖鹏从网吧找回学校谈心。动员学生骨干和肖鹏结成帮扶对子,帮他走出孤独的阴影;接着,在全班开展“网络的利与弊”、“拒绝不健康网站”、“网络高速公路上的交规”等系列讨论活动,教育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他特意让肖鹏参加“西安护城河污染治理”研究性课题,具体负责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为了和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沟通对话,王西文学会了上网,并通过互联网为学生们答疑解惑。这些措施使肖鹏戒掉网瘾,养成了通过网络学习、研究的好习惯。他制作的网页还在学校获了奖。2004年,肖鹏在全国化学竞赛中获二等奖,并在高考中以670分的成绩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25年的执教生涯中,王西文从未放弃过任何一个学生。97届高三时,学校为了排除干扰,从全年级挑出40多名“问题少年”组成了新编高三(6)班。这些孩子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其中13人经常在校外打群架,被师生戏称为“十三太保”。王西文接手这个班时,校长对他说:“西文,这个班只要平安毕业,你就算对学校作了贡献。”他坚信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成功者,作为教师,只要善于捕捉并及时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就一定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改正错误,让“丑小鸭”变成展翅翱翔的“天鹅”。从接手这个班起,他就整天和学生泡在一起,谈话、走访、侃足球、聊明星,甚至扳手腕……将每个学生的习性、特长、家庭状况摸了个透。一个月下来,身材魁梧的王西文体重下降了整整30斤!孩子们感动了。几个“孩子头”对他说:“王老师,您真心为我们好,我们服您。谁不听您的,我们替您摆平。”他赶紧因势利导:“你们都是咱班的能人,给你们一个组,带好没问题吧?”这些学生纷纷表态:“我们可以和其它组比赛!”王西文趁热打铁,让他们轮流担任值周班长,并在纪律、卫生、学习各方面开展竞赛,迅速在班级各组之间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他逐一指导学生确定人生目标,并引导他们不懈努力。很快,这个班成了年级惟一的先进班集体。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王西文探索了一整套分阶段、分层次教育学生的办法。高一主要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在班级开展“推荐良好习惯”的活动和“习惯细节决定一切”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学会做人。高二进行意志品质、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人生观讨论,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敢于正视挫折,挑战困难,超越自我。高三进行心理健康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教育,让学生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激发他们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针对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及时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所谓不管,其实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王西文笑着说。

  王西文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被动接受和记住现在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机械传授现在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或结论,教学生会学习。为此,王西文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数学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发现和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探究精神,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他反对“题海战术”,创建了数学作业、试卷“评语指导式”批改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每位学生的作业和试卷,发现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其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他还将几十年教学中积累的资料编成讲义,与学生共享。

  (作者:柯昌万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链接1】 王西文,47岁,1982年毕业于汉中师范学院数学系,陕西省西安市八十三中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西安市数学会、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市教研室高中数学学科中心组成员,《数学学习指导》特约撰稿人。先后任校数学教研组和年级组组长。2003年获“中国数学会优秀教练员”称号,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称号,2005年被评为“感动陕西十大教师”,获“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称号,在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链接2】 王西文遵循规律,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他坚持用“一帮一”、“结队子”、“学科兴趣小组”等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兴趣都得到很大提高。他用爱心和高超的教学技艺,把一个个差班带成了优秀集体;把不够重点高中线的学生送入重点大学,把40多名普通学生提升为全国数学联赛一、二等奖获得者,2004年,其中3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他是数学老师,他的学生中没有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掉队。历次数学会考成绩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不低于60%,高考数学名列省、市前茅。

  【链接3】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只有触及到人的灵魂,并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才能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王西文谈教育理想

  【链接4】 把优秀的学生教好不算什么,把“丑孩子”带好才是真本事,“丑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解决得越彻底,教师的教育工作就越有意义。

  ——王西文教育名言

  本期推荐书目

  1.《苏霍姆林斯基全集》 苏霍姆林斯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班主任兵法》 万 玮著 华东师大出版社

  3.《马卡连柯论青少年教育》 马卡连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