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文摘》2007年第3期(总第9期)
发表: 2010-08-09 07:54:33 浏览: 8263 次
本期导读
教师的成长是教师应关注的最重要的话题,更是关系到学校良性、健康地发展,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充满智慧、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近段时间,《中国教育报》“关于教师成长”系列专栏中陆续刊载了几篇刘良华的文章,我读后深受启发。
刘良华,湖北洪湖人,湖北师院88级英语系本科毕业,现为华南师大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致力于教育教学理论的改革与实践领域,是我国第三代行动研究的积极倡导者和代表人物,他积极倡导叙事研究,其风格幽默,见解独到。本期文摘节录了他的六篇文章:《老师凭什么不能打学生?》一文让人怦怦心跳,字里行间中我深深感到他对教育深深的理性思考和对教师职业使命感深切的认识;《母亲的性格》一文真挚生动,不仅再现了一位学者成长的历程,更是一篇优美的生活叙事论文写作范例;《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一文道出了新课程改革的真谛,“‘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地做事情’更重要”更是意味深长;《成为有教学智慧的教师》以浅显的教育隐喻道出了教学艺术的大道理;《成为有管理智慧的教师》以当前中国经典的班主任案例作依据,畅谈教育管理的智慧哲学;《成为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成为有思考习惯的教师》告诉我们怎样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教师“幸福感”的三个要素,更当是教师们的必看之作。
精品阅读是一次美妙的思想旅行,让我们一起在这些睿智的美文中与大家对话,一起思索吧!
本期内容
1. 老师凭什么不能打学生?
2. 母亲的性格(特别推荐)
3. 关于教师成长(一):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
4. 关于教师成长(二):成为有教学智慧的教师
5. 关于教师成长(三):成为有管理智慧的教师
6. 关于教师成长(四):成为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7. 关于教师成长(五):成为有思考习惯的教师
老师凭什么不能打学生?
刘良华
那天晚上陈小红老师临时有事,请我代她照看初二(3)班的晚自习。
我教初中一年级一班和三班的英语,很少和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打交道。但据陈老师说,这个班有几个学生是认识我的,因为前几天晚上,学校童校长邀请我给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家长做了一场讲座:《我们今天怎样做家长》。有几个家长回家后就打听那个“矮个子男老师”是谁,学生回学校后就做调查,我立刻在学校变成小有名气的人物。
我也没有把我自己当作等闲之辈,潜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作了“名人”。当时我已经拿到了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通知书,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把我当“研究生”看待。
老实说,我来照看这个班的晚自习,学生们应该有大驾光临的受宠感才对。
大步迈进教室,往讲台上一站,巡视教室,然后找个凳子坐下。又觉得坐在那里有些不自在,起身拿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行英语:
Keep silence!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let me know.
这句话用汉语说就是:请保持安静,如果有问题,可以问老师。
我还是更愿意用英语写出来。在我所能够讲出来的外语句子中,我对Keep silence!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let me know.这几个句子比较有把握,这似乎是地道的外语。在陌生的学生面前提出几句地道的外语句子,这是荣耀的事。好像也不只我一个人喜欢干这种事,凡是外语系毕业的人,大都有这种习性,有这种优越感,总想让陌生人知道自己是“懂外语”的人。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外语水平不错,平时会积累几句自认为地道的外语句子,一逮到机会,就扬眉吐气地说出来。
写完这两句外语句子后,再转身坐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生的表情果然有微妙的变化。
学生开始看书或者做作业。
照看学生晚自习比较容易,只需要坐在讲台上,装出比较威严的姿态,并不需要讲课。学生在下面忙忙碌碌,我可以坐在讲台上悠闲地看我的闲书。要是做教师的人只需要这样“守望”着一群学生,并不需要气揣吁吁地讲课,也不需要精疲力竭地批改作业,这个职业就成为真正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可是,那天晚上如此美妙的想象由于一个男学生的挑衅,立刻转换成为一场噩梦。
那个学生姓刘,我认识,是当地著名的初中生。他本人经常被他的外语老师叫到办公室训话,我们外语组的老师都认识这个学生。他的妹妹在初一(1)班,是我班上的学生。
其实从我进入教室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开始关注这男孩。我虽然故意不看他,可一直在观察他的动静。如果他今天敢惹事,我会让他知道我的厉害。
教室里那么安静,忽然有人发出“弹舌头”的声音。对这种事情我很熟悉,我做学生时是做过这些事情的:一是和同学比“谁的手指弹得最响”(拇指和中指夹在一起抖动的声音)”,二是和同学比“谁的舌头弹得最响”(舌尖和上颚夹在一起抖动的声音)。
做这种事情并不可耻,但在晚自习的教室里做这种事情就令人无法容忍。
我走过去,小声提醒他“不要这样!”
他看着我,不说话。
我转身离开时,他再次发出弹舌头的声音。
我很愤怒地转身,威胁他:“你再这样?”
他看着我,竟然再次发出弹舌头的声音。
我迅速出手,猛烈地抽打在他的脸上。
他暴跳起身,使劲地抓我的衣服。他说:“我要把你杀了!”坐在后排的学生冲过来,有人按住他,让他坐下。
我令他“出来”。带他到“政教处”,交给“政教主任”处理。
我回到教室,教室里很安静。坐在后排的有一个学生,他并不看书,用手托住下巴,远远地望着我。
第二天早晨,我进入外语组办公室时,几位老师告诉我:“刚才家长来了,说他的孩子的脸被你打肿了,家长扬言要打你。我们几个老师都在骂家长教子无方,我们一致说这样的学生就应该打。”
我坐在办公室里,很长时间无法安静。那天上午第一节课是一(1)班的外语课。我走进教室时,第一眼就看到那个男孩的妹妹。我几乎无法用心上课,一直感觉教室后面有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我。
那几天好像整个社会都在讨论《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有学生拿着郑渊洁的童话书质问老师(有一期《郑渊洁童话》谈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问题)。
对我来说,打学生究竟是否违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一种“失败感”。
如果一个学生在老师面前那样放肆,我相信很多老师都无法容忍。打人有时几乎是一种本能的自卫行为。
可是,学生为什么在老师面前那样放肆?那天,那男孩为什么在我面前那样放肆?我做错了什么?
这件事情一直成为我教师生涯中的一件丑闻。即使别人不知道,我自己知道。即使别人不记得,我自己会一直记得。
直到后来我读《论语》,读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我才有所领会:“我做错了什么”。
所有的错误,皆由一个细节开始:当陈老师告诉我这个班有几个学生是认识的时候,当我在黑板上写下Keep silence!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let me know的时候,错误已经开始酝酿。
你若太把自己当回事,你必追求他人的关注。你若追求他人的关注,他人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被你看成是对你的蔑视和挑衅。
人不知而愠,大体是所有暴力的根据。
母亲的性格
刘良华
我母亲对我影响很大,如果没有她的爱心和赏识,我大概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自信。她是个善良的好人,但她的性情别具一格:不高兴的时候就吵架,甚至动手打人,高兴的时候就放声大笑。
小时侯经常遇到我母亲和我祖父吵架(中国家庭纠纷比较经典的样式是婆媳之间的吵闹。我祖母住在我伯伯家,所以我母亲和我祖父吵架实际上是婆媳吵架的变形)。我很讨厌家里人吵架(这影响了我后来寻找妻子的标准,“不喜欢吵架”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准),在吵架进入高峰时我偶尔会站出来说话。
我常常是对祖父不满,这点母亲是知道的。母亲知道我总是站在她的一边。但我站出来说话时,却总是对我母亲大吼一声:“吵什么吵!”我的吼叫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但至少有一个效果:只要我站出来说话了,吵架就进入尾声。
久之,家里逐渐形成一个环状的格局:我祖父有些怕我妈,我妈有些怕我,我怕我父亲,我父亲怕我的祖父。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权力环。
除了和祖父吵架之外,母亲也会和邻居和村里的其他人吵架,这些事情一年四季随时都可能发生。村里有一条“机沟埂子”(抽水机抽上来的水经过一条水沟流到四处的水稻田,人们将水沟两边的坝子称为“机沟埂子”),如果有人偷了我们家的苎麻、南瓜或者西瓜,有人挤占了我们家的田地,母亲就到机沟埂子那里去指桑骂槐地骂那些“强盗”。
也不是我母亲喜欢吵架,在村里,吵架几乎是妇女们的必修课程。一个女人要是不善于和他人吵架,会被认为是言语笨拙、任人宰割的弱者。从外面嫁过来的新媳妇第一次和邻居吵架时还怯生生的,但不到一年,春夏秋冬都经历了一遍之后,这些新媳妇往往会修炼出一副吵架的金嗓子和有专业水平的吵架话语。
母亲除了善于和别人吵架,她还有一个特点是纵声大笑。高兴的时候总是有的,她一旦高兴,她就会毫无顾及地发出笑声。她一旦笑起来,全村的人都可以听得到。她的嗓音大,声音有强劲的穿透力。小学以前我总喜欢到外面找同伴玩,到了傍晚,母亲做好饭后,她会到门前冲着天空大喊一声“良华——!”无论我跑多远,只要她在门前大喊一声,根本不需要重复喊第二遍,我就会从远处赶回来。
她身体看上去很结实,膀阔腰圆,干活的时候总喜欢逞能,热气腾腾,可以打老虎。可是,她三十多岁时,医生就说她有心脏病,不能干重活。自那以后,除了洗衣做饭之外,她较少做事,比较喜欢赌博。她的这个习惯一直维持到现在。
心脏病在农村是经典的“富贵病”,有心脏病作为理由,就可以免除一系列插秧割谷的重活。
母亲不做重活、粗活显然有充盈的理由,但她这个人也并不见得因此就愿意做细活或者轻活。那时做鞋子、穿鞋子在乡村是一件大事,很少能够买到成品布鞋,更看不到皮鞋。我们姊妹四人穿的鞋子都是几个姨妈轮流负责,好像没有一双是母亲做的。母亲做事总是显得大手大脚,对针线活比较疏远。母亲不做针线活也就罢了,令我比较遗憾的是她不善于做酱菜。在湖北乡村,春夏两季的蔬菜比较丰富,剩下将近有半年的时间尤其是冬天和初春需要吃酱菜。我母亲和我伯母关系一直不好,时常吵架(我估计中国社会至少有两类人互为天敌:一是婆媳之间,二是妯娌之间)。母亲和伯母吵架的时候,我当然在站在母亲这边,但吵架结束之后,我比较偏向伯母那边,总觉得伯母是懂道理的人。
我对伯母的好印象主要是因为我发现伯母是做酱菜的高手。有时到伯母家去玩,看到伯母家的红辣椒酱那么鲜美,看到伯母家的杂酱那么黄灿灿的,心里就觉得伯母一定是“通情达理”的人。要不是这样,伯母怎么会做出那么好的酱菜来呢?在小学以前,我们家和伯母家关系一直紧张,伯母从来没有邀请我到她家去吃饭。但有几次趁她不注意的时候,我偷吃过她家的杂酱和红辣椒。
一个人要是较少做事,她就会追求休闲娱乐。我估计这大概是古希腊“自由教育”的初始形态。
我母亲休闲的方式主要是“打牌”,最初是玩“上、大、人、邱、乙、己”之类的“纸牌”,后来转换主题,开始打麻将。她几乎不识字,硬是凭她自己刻苦学习、不懈训练的精神在短时间内成为“打牌”的高手。从“课程与教学论”的原理来看,她之所以能够克服不识字的障碍而在短时间内成为“打牌”的高手,很可能是因为她采用了有效的学习方式。我初步认定她学习打牌的方式是“研究性学习”,也可以看作是以观察、实际操作、游戏为基础的“体验学习”。
我母亲“打牌”时赢多输少,据她说,我上大学时家里给我寄的学费和生活费,常常是她的“打牌”业绩。
我母亲有那么多的缺点,但她仍然用她的方式影响了我的生长。
她曾经怂恿我偷邻居的扁豆丝瓜做菜吃(有一年秋天家里实在是没有菜吃,当然也是因为我母亲在春天疏于播种),按照历史的古训,这样的母亲往往会把儿子培养成为一个走向监狱的强盗。我没有成为强盗,这与母亲另外的性格相关。她这个人的性情比较复杂:虽有缺憾,但也有优点。她的优点如此丰厚,几乎淹没了她的缺憾。
我母亲的第一个优点是讲究“义气”,她见到有好感的人就“自来亲”,广交朋友。无论走到哪里,她都能在短时间内赢得周围人的好感。我姨妈较多(母亲有8姊妹),有几个姨妈嫁到另外的乡镇。我母亲去几个姨妈家玩的时候,往往会交接一帮朋友。姨妈的村里有几个人跟我姨妈较少来往,却跟我母亲是很好的朋友。我母亲由此偶尔会炫耀说,她的朋友跨越了几个乡镇。
去年我母亲从湖北到广州来玩,住在我家里。后来在我家里住不习惯,我嫌她讲话声音太大,影响了邻居的休息。她受不了限制,发怒说“我不到你家住了”,就临时住到我妹妹那里。我有空的时候就过去看望她。不到两个月,她在那里竟然已经拉帮结派,团结了一帮人,玩得不亦乐乎。
母亲自己讲义气,也由此而重视我的伙伴。小时侯我经常在周末和几个不怎么爱上课的伙伴经常到镇上去玩。我们在镇上一般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看电影。5分钱一张电影票。一般星期天才有电影,或者隔一个星期有一场电影。第二件事是看娃娃书。那时的梦想是:像镇上的老婆婆、老爷爷那样,做一个娃娃书的看守者,把天下所有娃娃书看完。第三件事是打“康乐球”。那是后来出现的“桌球”的原型。我对那类游戏不太感兴趣,但偶尔也会玩几次。
这三件事的费用加在一起往往要花1毛钱。那时1毛钱对家里来说并不容易。为了解决我的资金问题,她有时需要克服一些困难。母亲的理论是:人穷志短,不能让我儿子在朋友面前没志气。她首先得尽量瞒过我父亲和祖父,因为他们不准许我到镇上去玩。然后她得想办法弄到足够的钱。要是实在拿不出钱来,她就拿一个小布袋到米缸去装半袋米交给我,她说“拿这些米到粮店去,就可以换钱”。有一段时间我祖父经常抱怨家里米吃得太快了,要省着吃。他不知道有一部分米是我母亲给我拿到镇上的粮店卖掉了。有几次我祖父骂我“不是土匪,就是流氓”,我怀疑与这事有关系。
现在看来,我对朋友的热情和看娃娃书的习惯,实际上是受了母亲的鼓励。要不是她的怂恿和暗中资助,我看娃娃书的兴趣大概不会有这样深刻,我对朋友的热情大概也不会有那么持久。
母亲的第二个优点是富含同情心。家里虽然一直困难,但她依然保持乐善好施的习惯。我们一直提醒她说,有些乞丐是骗子,她不听。直到有几次上当受骗之后,乐善好施的冲动虽有所克制,但总体上不改其志。所谓克制,主要是我姐姐经常调侃她,提醒她那些上当受骗的故事:
有一天傍晚,一个乞丐请求到我家住一个晚上。我母亲给他提供一个床铺,让他在我家住了一宿。第二天我母亲起床时,发现家里的米缸少了很多米,从市场上买回来的肉也无影无踪,更可气的是,家里的菜刀不见了。要是在平时发生这类事情,我母亲会立刻跳起来骂邻居。那次她怕我们笑话,她一声不吭,只是不断自我调侃:我看他很面善,哪知道会出这种事呢?
另一个故事是:那天早晨我母亲在门前遇到一个妇女,满面流泪,说孩子病了,就住在镇上的医院里。现在欠了医院的钱,不得不变卖孩子的银项链。那么贵重的银项链,至少值1000元,现在只卖500元。我母亲见那人流泪,顾不上辨认真假,立刻拿钱给了那人。等那人收到钱后急匆匆离开时,我母亲就察觉到受骗了。我姐姐很生气,把那个“银项链”扔进了门前的水塘。此后只要我母亲在我们面前嘲笑某某人太笨、某某人太糊涂时,我们就给她讲这个故事。只要我们给她讲这个故事,她就立刻变得谦虚起来,她会说:“那个鬼人哭得那么伤心,谁知道那是假的呢?”
我母亲的第三个优点是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她喜欢看戏,属轻度戏迷,在村里有名气。如果有戏剧演出,只要在她能够走动的范围,她都会亲临现场。可惜她人太胖,不会骑车,别人也不敢轻易让她坐在自行车的后面。有一次我骑车出去,她很费劲地坐在我的车上,没想到摔到地上,仰面朝天,再不敢坐车。要是她能够借助交通工具,她看戏的范围还会扩大。有一次她去另一个乡镇去看戏,中途遇到一条水沟,她很胖,无法跳过去。后面有人过来,看她那么胖,以为是孕妇,很小心地帮她越过了那条水沟。她为此一直很得意,几次炫耀说:“别的老人一看就知道是老人,我呢,看上去像孕妇。”
每次看戏回来后,母亲就趁在门前洗衣服的机会,给邻居讲戏剧的故事情节和故事情节里面隐藏的道理。她经常嘲笑别人都是外行,他们不懂,外行看热闹。她是内行,是能够看出门道的。
除了看戏和讲戏剧故事,她更喜欢调查新闻和给别人讲述新闻故事。她消息灵通,如果哪个地方有重大事件发生,她就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那里,亲自取证。1996年春节初四的晚上,她听到门前有急促的跑动声,怀疑是公安局有人抓赌场。她赶紧披衣起床,赶到现场。在那么寒冷的晚上,她竟然在那里站了将近两个小时。第二天她给我们讲抓赌场的事件:派出所来了哪些人,赌场里的哪些人逃跑了,哪些人被关押到派出所去了,她清清楚楚。她为什么喜欢做这些没意义的事情?我不太清楚。作为“知识分子”,我曾经对她的这种好奇心比较反感。尤其读了鲁迅的文章之后,总觉得喜欢“扎堆”和“看热闹”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可是,后来,想想她为了讲故事而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做田野调查,想想她有那么多活力那么多的好奇心,从不显得懒散、面目呆滞,实属不易。
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
刘良华
新课程有一个关键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课程资源”。相关的说法是:“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
中国的教师一直被称为“教学工作者”,这是对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所谓“课程工作者”,就是说,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可能表现为“补充教材”,这是比较温和的形态;也可能表现为“更新教材”,这是比较激烈的形态;还可能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这是比较充分的形态。
“吃透”教材
在变革教育传统的过程中,总会提出一些教育隐喻或教育口号。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如有些教师以为新课程不重视教材,可以随意调整、更换教材。
坏的教师各有各的坏,但好的教师总是有相同的好——绝不“照本宣科”。如果教师不打算让自己成为“照本宣科”的坏教师,就不得不做一件事情:调整、补充或重新开发教材。
调整教材是教师的权利,不过,正式发行的教材往往聚集了大量的专业智慧和实践经验,有些教材可能隐藏了一些错误或缺憾,但很少有教材会败坏到“一文不值”的程度。教师可以补充或开发新的教材,但补充和开发新教材的前提是尽可能“吃透”并“利用”现有的教材。
“吃透”意味着教师对教材“了如指掌”,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教材一旦被教师“吃透”,则这份教材在教师的心中已经“明朗透亮”,而不是“一团漆黑”。有些教师“吃透”之后甚至可以“背诵”教材,虽然没有必要建议每个教师都能够背诵教材,但教师应该对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
“吃透”教材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利用”教材首先可以表现为“调整”教材,即保持教材的总量不变,只是变换教材中各个教学单元的顺序。只要不至于引起学校管理上的混乱,教师是可以调整教材的。“利用”教材也可以表现为“整合”教材。“整合”不只是调整教材的顺序,而且是将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
“利用”教材还可以表现为“解读”或“解构”教材,即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解释和发掘教材背后的意义,或者以怀疑、批判的方式使原有的教材显露另外的意义。
“补充”教材
若教师发现有的教材比较单薄,或者发现在现有的“课本”之外,还有相关的有意义的材料,教师就可以将相关的教材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
补充教材实际上是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它并不改变教材的原有内容,只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教材。这种只“增加”不“减损”的处理教材的态度显得比较保守,也因此而比较平稳、安全。虽然“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等观念在中国教育界已经提倡多年,但“教教材”、“考教材”的传统很难说就已经完全消失。这样看来,“补充教材”的方式既能够保证教师不至于“照本宣科”,又能够让教师减少考试的焦虑。
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构成了教学的关键要素。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更新”教材
如果教师发现现有的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比较过时、落后或者不适合学生学习,那么,教师就可以考虑用另外的教材替换现有的教材。在传统的教材制度背景中,更新、更换教材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当市场上出现多种版本的教材之后,这种更新、更换教材已经不再是新闻。
“更新教材”也可以视为“补充教材”的形式。它意味着教师用新的教材替换所有或绝大部分教材的内容,而“补充教材”虽然也更新了教材,但以维护原有的教材为前提。
“更新教材”是先做“减法”,再做“加法”。没有必要期待所有的教师都有更新、更换教材的能力。教材的开发与编写需要专业的素养和额外的时间。一般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也缺乏额外的时间。但是,总有一些教师,他们凭借自己宽广的阅读面和丰富的经历,大量提供补充材料。只要这些材料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的,那么,这些材料就可以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
中国曾经有过多次教育改革(或教育实验),其中很多教育改革实际上只是“教学改革”,也就是“教学方法改革”。
1979年前后,中国教育界出现了大量的“教学实验”,其中很多实验也主要只是“教学实验”,比如“自学辅导教学法实验”、“尝试教学法实验”、“目标教学法实验”,等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验是重要的,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验抵达一定程度之后就会遭遇一个障碍:原有的教材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旧教材成为新教学方法的瓶颈。于是,真实的教学改革总会引起教材改革以及相关的课程改革的渴望。或者说,有效的教学改革原本应该是课程改革,应该使教材和教学方法同时发生改变。否则,教师就只能在教学方法上作一些微调,而不能使教育发生整体的转换。2000年前后,中国教育界出现的教育改革称为“课程改革”、“新课程”,而不是单一的“教学改革”、“新教学”,这是有道理的。
从教学改革转向教材或课程改革,这里面隐含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对教师来说,以往的教育改革常常显示为教学方法的调整,却不知道真正应该调整的首先是教材。如果教材错了,教学方法无论如何调整,终归是一种微调,甚至会“助纣为虐”。也可以说,如果只改变教学方法而不改变教材,至多只有“正确地做事”的效应,而且很可能是正确地做错误的事情。方法是对的,方向却错了。教材改变意味着首先保证“做正确的事情”。显然,“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地做事情”更重要。
成为有教学智慧的教师
刘良华
如果说“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备课”的智慧,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则主要显示为“上课”的智慧。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样追问几乎是徒劳,因为一堂好课所隐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
事实上,一堂好课这个话题虽然复杂,但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我们借用韩愈的框架,认定一堂好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传道、授业和引起主动学习。韩愈的原话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传道”在这里主要指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育学生的人格;“授业”在这里主要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惑”在这里主要指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后教师再给予解答。
“传道”
对孩子来说,“传道”是影响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这里的“传道”是指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受到激励、唤醒和鼓舞。知识也许是可教的,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教的。教师的“传道”只能显示为感染、熏陶和引导,只能显示为激励、唤醒和鼓舞。好的教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感染、感化他的学生。
对学生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重要的。但是,无论知识和技能多么重要,它从来就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教师除了传递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让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苏格拉底说:“知识就是回忆”。我们现在无法简单地相信,人“先天地具有知识”,以至于光靠回忆就能够获得知识,但我们至少可以断言,人“先天地具有自由精神”,人一旦发展了这种自由精神,他就能够主动地获得相关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的命题“知识(学习)就是回忆”可以转换为“知识(学习)就是自由”。教师的基本使命,就是让学生因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而主动求知、自由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授业”
“授业”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里的“授业”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达到掌握的水平。在重视“笔纸”考试的现实社会中,“授业”可能是中小学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主题。
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讲解知识,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学习就是打游戏,学习就是认地图。当然,也可以加上另外两句话:“学习就是学说话”和“学习就是学走路”。
第一句话:学习就是“打游戏”,与之相关的概念是“及时反馈与矫正”。中国教师和中国家长目前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是学生接近“无度”地沉溺于“网络游戏”中。学生为什么愿意把自己交付给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究竟有什么诱惑力?原因可能是,游戏里面隐含了学习的秘密。游戏里面隐含的第一个秘密是,任何游戏总是为游戏者提供及时的反馈。游戏里面隐含的第二个秘密是,任何游戏总是让游戏者满怀希望,无论游戏者经历了多少失败,但只要游戏还在延续,游戏者就有成功的希望。实际上,这两个秘密是相互缠绕的,它让参与者满怀成功的希望,并为参与者提供及时的显示成功或失败的反馈。
第二句话就是“学习就是认地图”,这也是一条教育隐喻。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看看用哪种学习方法能够让学习者在一个星期之内掌握整个北京市地图的所有街道。掌握和理解的标准是:你问“安外大街88号”在哪里,学习者就可以回答出从大兴出发,经过哪些街道就可以抵达那个地方。
最有效的办法是,学习者最好先确定自己在哪里,然后找出“主干道”,比如东西走向有几条主干道,南北走向有几条主干道。掌握了主干道之后,再去学习“分支”和“分岔”的街道,这就是“整体学习”。
如果老师一条街道一条街道慢慢地教,那么,学生可能永远都不会掌握和理解北京地图。
学习就是打游戏,学习就是认地图。这两个隐喻提示我们:及时反馈与整体学习这两条原则是多么的重要。
引起主动学习
如果说“传道”是一堂好课的第一个标志,有效地解决知识困惑是一堂好课的第二个标志,那么,教师引起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
有关主动学习最恰当的教育隐喻是“学走路”。“学走路”意味着没有人能够代替你走路,你只能自己经过爬行,跌跌撞撞,然后就学会了直立走路。尝试、摸索、跌倒、摔跤之类的错误是成长的正常代价,如果不付出尝试、摸索、跌倒、摔跤的代价,人就不会掌握走路的技巧。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只能提供帮助,但无法代替。成人在某个时候可以“牵”着孩子的手往前走,但这种“牵手”也是需要克制的,在必要的时候要“放手”。这个秘密至少在叶圣陶那里已经被识破。1962年,叶圣陶在给教师的通信中提出,教学如“扶孩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黄武雄先生曾经讲过一个“父亲的脚后跟”的故事。主动学习究竟有多重要,这个故事大体可以提供一些解释:
小时候我曾住在丰原东边的山里,父亲常带着我入城。这条路很长,走起来总要两三个钟头。每次父亲走在前边,我跟在后头,他的步伐大而且快,我必须两脚不停地划,眼睛不停地盯住他那双破旧的布鞋,一路不停地赶。
有一次,天色向晚,路过一道铁桥,一根根枕木的间隔比我的步子还宽。平常父亲总会歇下来等着我爬过去,或索性抱着我过去,但那天他心里不知牵挂些什么,等到我爬过桥,抬头一看,他已经“失踪”了。
突然,我涌起一阵恐惧:“这条路来回已跟着父亲走过二三十趟了,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陌生?”
我哭着等在桥端的田埂上,几个钟头在黑夜里又饿又怕。我甚至分不清家的方向。我苦苦思忆,但呈现的总是父亲那双不停晃动的布鞋。午夜时分,总算由远而近,传来了母亲苛责父亲的声音。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回到家竟还不知我早在半途就已走失。
今天,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不告诉学生“我们去哪里”,从不指出大体的方向。一开始就下定义,一味要学生一步步陷在“推理”的泥坑里,以为这便是思考训练,这便是“教学”,其实这只是教学的“形式”。
演示解题时也是一样,一步步非常严密,非常工整,每写一行就问学生一句:“对不对?”学生的回答也是非常合作:“对。”这样热烈的上课情绪,该说是天衣无缝了。若效果不好,只好怪学生素质不佳或教材不当了?
事实是:学生看到的不是“路该怎么走”,他们只看到了“布鞋不停地晃动”,简单的“左-右-左-右……”的换脚规则是知道的,但一旦没有“布鞋”在前面带路,便觉一片陌生。家在何方?路怎么走?
我深深相信,当时父亲如果像赶牛一样让我走在前头,出城的时候便用手指明家的方向,然后问我:“吴厝的大榕树,旧厝的土地庙,阿公溪上的铁桥,南坑阿婆家后的小径……你认不认得?”而在我点头之后,叫我逐一带路走过。我必定在走过一趟,回到家之后便会十分熟悉整条路径。
如果父亲是最最上乘的教育家,也许他在指明家的方向后,便要我带路,他在后头宁可随我多走一点冤枉路,一边加以修正。其后并画图比较近路与远路,如此我不仅能熟悉家城之间的路径,城东郊的地理我必也在走过一遭后便了如指掌,再也不愁迷路,甚至可以常常代我父亲跑腿办事。
可是我不敢苛求,我仍该感谢父亲,毕竟他不会抱着或背着我走,使得我尚有一丝镇定,能在漫长的四五个钟头里守在同一个地方等着他与母亲回来找到我。
在今天的教室里,我看到学生不敢或不知问出一句:“老师,我们去哪里?”总觉得老师走在前头,一味要学生“尾随”。甚至有的老师是将学生“背着走”的。要改良教学,或许我们今天该提出要学生“带路走”的赶牛教法。
成为有管理智慧的教师
刘良华
◆能上好一堂课的教师不一定是学生喜欢的教师。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管理智慧。
◆管理智慧的核心是教师的民主精神以及相关的管理技巧和管理威信。
◆一位老师让学生敬畏的原因可能是他的思想魅力,也可能是他的人格魅力。学生喜欢老师,是因为老师有爱心,对学生好。
一位教师如果有课程智慧和教学智慧,他(她)基本上就可以上好一堂课。但是,教师仅仅能上好一堂课是不够的。有的教师上课不错,却很让学生讨厌。学生为什么讨厌教师?很可能是教师缺乏基本的管理智慧。管理智慧的核心是教师的民主精神,除此之外,还包括相关的管理技巧和管理威信。
民主管理
多年以来,中国教育界一直在谈论“民主的教育”或“教育的民主”。在教育理论界,有一本书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经典”,就是美国人杜威写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在教育实践领域,教育民主的倡议与呼声一直绵延不断。魏书生总结了他自己做教师兼班主任的经验,“民主”管理是最重要的一条。
对教师来说,什么是民主呢?民主就是尊重学生,遇事肯与学生商量。如果学生出了事情之后,教师不与学生商量就自作主张解决学生的事务,就是独裁。独裁就是不与他人商量而“单独地裁断”。
有些教师也谈论民主,但他们也仅仅止于谈论,不愿意兑现。他们不认为学生有自己做主的资格和权利,总以为学生太小,没有经验,他们应该听从成人的指令,接受成人的安排。教师的这种怀疑与不信任,其实是成人对儿童的怀疑与不信任。成人曾经经历了失败和痛苦,这些失败与痛苦转化为人生经验之后,他们会以导师的心态鄙视和教训儿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教师和家长的普遍心态。
这种“大人情结”总有一天会让这些“大人”陷入尴尬:他们要么死死地抓住管理、治理的权利不放,这样的“大人”就会培养出大批唯唯诺诺的“奴才”或琐琐碎碎的“蠢材”,这是“母强子弱”的典型症状;他们要么在某个时候遭遇抵制或抵抗,他们一直不明白,“我全心全意为他们着想,他们怎么不理解我的苦衷呢”?大人们应该明白,人的成长需要付出必要的代价。儿童自己做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错误甚至会遇到一些危险,但是,这是成长必须支付的学费。如果父母一直怀疑孩子自己做主、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孩子的精神成长就会无限期地延迟;如果教师一直怀疑学生自己做主、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学生就会成为精神的侏儒。他们可能善于服从、听话、俯首称臣,但缺乏自信、热情、勇气,他们的生命也会缺乏基本的活力与光泽。
管理的技巧
过于追求管理中的技术主义是可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就不重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技术或技巧,这是一个常识。我们没有必要过于依赖技术、技巧以至于成为技术主义者,但是,没有人会否认,管理总是需要必要的技术与技巧的。
班主任的管理技术主要显示为人际(尤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技巧与技艺。具体地说,这种技巧与技艺主要涉及一些处理“人事”的技巧与技艺。班级中的“人事”并不复杂,学生群体中的这些“人事”主要包括学习事件、情绪事件,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暴力事件、偷窃事件,等等。作为班主任,常见的问题是:如果学生群体中出现偷窃事件怎么办?如果学生与某个教师发生冲突怎么办?如果学生破坏班级规范怎么办?
教师威信
管理的根本精神是民主,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这是管理的核心目的。但是,无论民主管理多么美妙,它总还是需要一些辅助策略或前提条件。如果说技术是民主管理的辅助策略,那么,教师威信则可以视为民主管理的前提条件。
一个教师在学生那里是否有威信,取决于这个教师是否能够让他的学生又敬畏又喜欢。教师可以询问自己:我要让学生敬畏我,我做到了吗?如果做到了这一条,紧接着可以询问第二条:我要让我的学生喜欢我,我做到了吗?学生凭什么敬畏教师?敬畏的原因可能是教师的思想魅力,也可能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凭什么喜欢教师?喜欢的原因可能是教师有爱心。他对学生好,他的学生就喜欢他,就是这么简单。
班主任管理个案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要素,对学校来说,如果一个一个的班级有生机了,这个学校就比较有生机。
到目前为止,班主任管理领域至少推出了三个有影响的“个案”:一个是魏书生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个是李镇西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爱心与教育》;一个是万玮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兵法》。
魏书生老师管理经验的关键词是“自我管理”与“制度管理”,魏书生老师本人称之为民主和科学。李镇西老师的关键词是“爱心”。万玮老师的关键词是“计谋”,这个词听起来来有点像搞阴谋诡计,但万玮老师本人称之为“与学生斗智斗勇”。
他们三个人的差异和特色在于他们三个人所秉持的管理精神不太一样。
万玮老师的管理精神大体是以“兵家”为主,辅之以“在爱的前提下”。尽管万玮老师的做法引起了一些非议,但一个年轻教师,能想那么多的办法成为一个让学生敬畏的班主任,也不容易。如果说万玮老师的管理精神显示为“兵家为主”,辅之以“在爱的前提下”,那么,李镇西老师的管理精神则直接显示为“儒家为主”或者叫做“以爱心为主”,并以思想者的魅力辅助之。儒家讲爱,所谓“仁者爱人”,这正是李镇西老师管理的闪光之处。但对那些年轻的、新上任的班主任来说,万玮老师的“法家”策略似乎更管用,倒是李镇西老师的“儒家”策略比较困难。李镇西老师的秘诀在于,他不只是有爱心,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是一个思想者。魏书生老师的管理精神大体显示为以“法家”为主,兼及“道家”。法家讲究的是“制度”,道家讲究的是“自治”。魏书生的班主任经验虽然也遭受某些人的非议,但从概念来看,最具有现代意义的班主任经验还是“民主”。所谓“民主”,主要是“制度管理”和“自我管理”。
成为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刘良华
教师的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和快乐情绪与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一起构成了“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基本要素。
“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除了具有基本的专业素养之外,尚需具备基本的专业人格,比如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快乐情绪。教师的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和快乐情绪与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一起构成了“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基本要素。
教师的主动精神
主动精神何以让某些教师顺利地展开职业生涯并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成功教师?一直让自己陷入被动的教师又是如何逐渐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学校中的“失败者”?
有些年轻教师是同年一起进入同一所学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最初几个月,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但一年两年之后,这些同时进来的新教师逐渐显示出差别:有的教师会越来越受学生欢迎,而且成为其他教师心目中的好同事;有的教师则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学生讨厌的教师,而且校长和同事也因他的存在而感到不舒服。
一个年轻教师以何种姿态进入一所新学校,以何种方式展开职业生涯,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些年轻教师在还没有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究竟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就不以为然地走上了讲台,待他们尝试了失败的痛苦经历之后,才发出“悔不当初”的感叹。
教师的主动精神究竟意味着什么?从在学校中遇到的成功教师以及在文本、电影中所看到的那些成功教师来看,教师的主动精神至少意味着:第一,善于创造性地执行,不让自己陷入被动和琐碎;第二,善于人生规划或生涯设计,为自己争取发展的机会;第三,像蚂蚁一样自强不息,遇到任何障碍都不断寻找新的出路。
教师的乐观心态
教师的乐观精神主要包括宽容的精神、赏识意识和有激情的生活。宽容精神是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修养,这样的人不会喋喋不休地抱怨;赏识意识是对他人表达真诚的认可和尊重;激情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意味着要选择一种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生活方式。乐观的第一个指标是宽容。宽容的人不会对他人有太多的挑剔,也不会因他人不关注自己而一味抱怨。乐观其实很简单:停止抱怨。
乐观的第二个指标是“赏识”。不仅宽容,还能做到对他人赏识,这是一个进步。渴望赏识是人性中最可爱的弱点。
乐观的第三个指标是内心“宁静”、有“激情”、能快乐地生活。人总是喜欢和那些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人在一起。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把笑声带给别人的人,有一种能力,叫感染。喜欢把痛苦带给别人的人,也有一种能力叫传染。
怎样成为快乐的教师
快乐和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良好的教育就是让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因教育而更加快乐、幸福地生活。教师的快乐与幸福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不快乐,他的学生往往不会有好日子过。万一教师不能拥有完整的快乐与幸福,那他至少要让自己过得有希望。如果教师的生活没有了希望和梦想,教育就会发生危机。
有幸福感的人,是那些拥有创造性生活的人,是那些“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的人;所谓痛苦的人,是那些生活在种种束缚中的人。
对于教师来说,他的作品可能是曾经改变了某个学生,可能是上了一节好课,可能是发表了一篇文章或出了一本书,也可能是参与建设了一个新班级或一所新学校。所有的作品都意味着某种“改变”。很多人之所以没有自己的作品,是因为他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日常生活陷入机械的重复。为什么你无法发表一个新作品?因为你没有改变你的生活。既没有新的“阅读”,没有新的“观察”,也没有新的“做法”,当然无新作品可言。
创造的生活其实是一种“可能生活”或“理想生活”。这种人生活在自己的梦想中。梦想是自己将来要走的道路,在自己将来要抵达的地方。人过得好与不好,全靠人有没有自己的梦或理想。
史怀泽因《敬畏生命》而享有盛名。史怀泽建议人在走路时也要爱惜路上的生命:“被你踩着的蚂蚁在那里挣扎,甲虫在艰难地爬行,而蠕虫则蜷缩起来。”这令很多读者感动。可是,史怀泽真正的魅力并不在于他是一个多愁善感的男人,不在于他建议人要保护所有动物的生命,而在于他热烈地建议每个人必须让自己的生命过得充满激情、有理想、有活力。在史怀泽那里,“敬畏生命”意味着“拒绝成熟”。人的最重要的使命是在整个生命中坚持自己的理想,“伟大的奥秘在于,作为充满活力的人度过一生”;真正有力量的人,“什么也夺走不了他的理想”。我们成年人传授给青年一代的生活知识,不应该是“现实将排除掉你们的理想”,而应该是“坚持你们的理想,生活不能够夺去你们的理想”。
生命力及其蕴含的人格魅力是人的精神长相。人的长相在进入学校之前由母亲负责;人的长相在进入学校之后,由自己负责。教师的使命,是激励学生对自己的长相负责任。学生的使命,是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的目的,是去掉人身上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猥琐之气,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成为一个有活力的人,这就是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全部期待。
于是,真正“受过教育的人”、“有教养的民族”,显示为人的“活力”:神采奕奕、生机盎然;热情、冲动、才情、抒情、机灵、智慧、敏感、勇气、冒险、探索、拓展、开阔;争执、挣扎、执著、反抗、超越、拯救、解放……
具体而言,人的幸福感来自三个要素:一是有情趣;二是爱人与被人爱;三是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
成为有思考习惯的教师
刘良华
■教师的行动研究包括教师学习、教师研究与教师写作。
■当凭借个人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需要获得他人的经验和智慧的支持。
■如果教师学习之后,能够用新的观念来看待和发现学校的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就可以算是进入了研究状态。
■如果教师既不阅读,也不观察,也没有改进自己的行动,这就意味着这个教师今天的生活是一种“混世”状态。
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研究的途径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的行动研究具体包括教师学习、教师研究与教师写作。教师学习是教师研究的基本前提,教师写作是教师研究的动力。
没有教师学习,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将不会启动。没有教师写作,教师就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行动研究也不会走得太远。
教师学习
当遇到困难时,教师当然可以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只是有时候,教师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当凭借个人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需要获得他人的经验和智慧的支持。
人类的学习往往始于模仿,拜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模仿的过程。而模仿往往局限于临近的智慧,除了临近的智慧之外,尚有一种远古的智慧,阅读使人对远古智慧的领会与借鉴成为可能。他人的经验和智慧的持有者是专家、书本或图像,教师可以通过拜师、阅读和研修等方式获得专业支持。
拜师。学问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水平和业余水平是有差距的。如果教师不具有专业水平,他可以谦虚地向专家请教。教育领域的专家并非那些大学的教授或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就某个学科的教学而言,真正受欢迎的专家往往是教研员、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这些专家的建议是重要的,而且往往是以非语言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教师的成长可以遵循一定的途径,但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学习充满了大量的默会知识和隐性学习,“师傅带徒弟”就是传统而有效的“隐性学习”之一。
阅读。教师曾经是“读书人”,可一旦做了教师之后,却少有人还在延续读书的习惯。除了读书之外,教师还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读图”习惯,可阅读的图像至少包括“教育电影”、“教育电视”和“教育录像”等。
“书”与“图”各有自己的优势。对于某些教师来说,“教育图像”较之“教育名著”可能更具有可读性。然而,图像虽然显得形象直观,但带有强迫的审美方式,书本虽然不如图像形象直观,却能给读者留出想象的空间。
研修。除了拜师与阅读之外,教师也可以选择正式的学历教育。正式的学历教育常常因其形式化遭受指责,但正式的教育也有它的可爱之处。比如,它给人提供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这个地方往往是环境优美的大学;它让人可以系统地倾听讲座,还可能聆听到“大师”的声音。人才的评价标准之所以常常看重学历是有理由的。不能说拥有高学历就一定是高水平的人才,但普遍而言,正规的学历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是有积极影响的。
教师行动
教师学习虽然具有某种独立的价值,但教师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如果教师学习之后,能够用新的观念来看待和发现学校的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就可以算是进入了研究状态。
从研究的具体内容来看,行动研究主要包括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学研究和校本管理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虽然不能说所有的行动研究都能显示为校本课程开发,但至少可以说,所有的校本课程开发都应该显示为行动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行动研究之所以重要,部分原因也在于它是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条道路。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就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如果说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不能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旁观者,那么就可以认为,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参与行动研究,不能成为行动研究的旁观者。
校本教学研究。教师的职业生活大多与课堂教学相关,研究具体的课堂教学是行动研究的一个基本追求,即教师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对教师来说,这种校本教学研究常常显示为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教学的个案,有人称之为“课例研究”或“教学个案研究”。“课例研究”指针对一节具体的课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其中教学反思尤为重要。教学反思指教师个人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的回顾和回忆,但教师的反思又不只限于个人的回顾和回忆,还可以是观看录像的形式,通过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来思考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遗憾。除了个人反思,还可以邀请他人进入自己的课堂听课,通过他人的听课和评课来促进自己的反思。这就有些类似于传统教学研究中的“观摩教学”、“公开课”以及“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等形式。
校本管理研究。教师除了研究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之外,也可以研究学校的管理问题。当教师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来研究学校的管理问题时,行动研究就显示为校本管理研究。
教师写作
教师写作很重要。网络为教师写作提供了开阔的平台,教师可以建立个人博客并叙述自己的“阅读日志”、“观察日志”和“行动研究日志”,这种叙述的形式可以称为“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教师可以讲述的故事包括“我今天读了什么”,这是“阅读日志”;如果教师没有任何阅读,教师可以讲述“我今天看到什么”,这是“观察日志”;如果教师既没有阅读,也没有观察,那么,教师可以讲述“我今天做了什么”,这是“行动日志”。
如果教师既不阅读,也不观察,也没有改进自己的行动,这就意味着这个教师今天的生活是一种“混世”状态。“混世”是一种生活方式,但这种生活方式没有什么意义,需要改善和改良。
在阅读、观察和行动三种日志中,“阅读日志”具有前提性意义。一个教师是否有阅读习惯,他的阅读是否有质量,直接影响这个教师能否对周围的教育事件保持有意义的观察,直接影响这个教师能否对自己的教学问题、教学冲突保持敏感并引起行动的改进。
阅读既可以显示为私人的兴趣,也可以显示为公开的交流。有些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这是教师个人的自由。但是,如果教师期望自己的阅读以及相关的研究获得他人的理解和认可,就可以利用博客发表自己的读后感。
读后感可以显示为三种方式:一是摘录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句子或观点;二是就这些重要的词语、句子或观点发表评论;三是由这些重要的词语、句子或观点出发,形成某个主题,然后就这个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