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文摘》2007年第5期(总第11期)
发表: 2010-08-09 08:08:59    浏览: 5886 次
本期导读


  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4省区是我国第一批实行高中课程改革的省区,2007年,这4个省区的高三学生迎来课程改革后的首次高考。新课程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意义深远,事关重大:不仅关系到4省区的高考,也必将引导2007年后陆陆续续进入新课程高考的其他省份。这是一件超出了教育界、影响全社会的大事。现在,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四省区高考方案引起了全社会的热切关注。《习坎文摘》自本期推出系列报道,解读、评析新课程高考方案,欢迎广大老师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共同关注这一改革。

邓北平
2007年12月



文章目录


  1、语文教学应盯住“语文素养”而非“考试”

  2、数学教学应抓住“通性通法”能力培养

  3、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四省区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

  5、四省区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

  6、历史教学应关注“学以致用”

  7、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语文教学应盯住“语文素养”而非“考试”
——新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及对高中教学的启示


  广东题锐意出新,命题视野开阔

  试卷结构有较大调整,“选考试题”首次登场。新旧高考命题题型虽然都是由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和写作几个板块组成,但新高考题增加了选考内容,这既是试卷变化最大之处,更是新高考试卷的亮点。与此同时,新试题加强了社科类文本阅读的比重,题量在旧高考的基础增加了一道,而分值却是旧高考题的两倍。社科类文本的阅读题型也有不小的变化,由纯客观题型演变为主客观题型兼顾,分值、题量各占一半。选考类文本的分值则比旧高考必考文本的分值有所降低,语言表达题量和分值也有降低。这个变化,既符合新课标强调的“人文内涵”培养和“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改精神,也表现出命题者关注社会发展和需要,引导学生和语文教学注重个性化发展的思路。作文题沿用“话题作文题型”,意在鼓励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给考生个性以较大的自主发挥空间。

  选材富有时代感,注重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兼顾地方特色。试题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如第22题是一道语言表达题,选材是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志图形,要求自选一个图形,围绕图形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写一段话并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表达。

  北京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大事,更是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四个比赛项目的标志图形是广大学生熟悉和喜欢的,因此,这类材料,比其他任何纯理性的抽象材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从答题要求来看,既能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又能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选考题实用类文本《访钢琴演奏家傅聪》所涉及的人物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围绕“做好人,才做艺术家”这个中心展开,对人生有正确导向作用,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名句默写部分,都是耳熟能详的句子舍弃了旧高考中涉及到的文学常识的内容。文言文阅读所选取的材料,一改传统的传记文学,选取著名文言小说《聊斋志异》的篇章,取材新颖,内容生动,又富有很强的生活气息,读起来让人觉得轻松,不像传记文学那样面孔冷峻,这就拉近了文言文阅读与中学生的心理距离。

  第23题是关于粤剧的信息筛选试题。这个内容极具岭南地方特色,作为广东学生应该有所了解,作为广东语文教学也应该有所涉及。老题型新内容,面目鲜活,体现了广东的地方文化特色。

  客观题难度降低而主观题难度有所提高,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例如,第1题关于汉字读音,几乎没有设置解题障碍。第2题,关于成语及熟语的运用,秉承了旧高考的传统,去掉了生僻成语以及介于成语与熟语之间的熟语。第3题是关于词语的辨析,选材都是使用率较高的词语,辨析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文言文阅读理解所涉及的词语以及内容的理解难度都不大。而主观题则适当增加了难度,如选考类文学文本第18题,选考类实用文本第21题,要求学生既结合文本内容又结合自身的语文素养来回答,这样既考查了阅读鉴赏能力,又考查了“审美情感”和“思想情感”,虽然自由度增加了,但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社科类文本阅读增加了两道主观题,将原来的三道客观题改为现在的主客观题各两道,无疑增加了答题难度。这些题注重对人的思想精神领域的开掘,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考查的力度也相对加大。

  选考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难度增加,但给学生提供了较为自由的发挥空间。增设选考内容,有利于不同类型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例如,文学类文本第18题,主要是从学生的“审美情感”角度命题,学生解答时既要鉴赏文章的内容,还要调动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难度较大。实用类文本第21题则是从学生的“思想情感”角度命题,出题思路与文学类文本虽然略有变化,但本质上是一致的。由于选考设计了不同文本的阅读试题,这就给考生提供了依据自身特长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本阅读答题的自由,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增加探究题型,凸显新课程理念。该套试题注重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第14题、第15题、第18题、第21题是该套试题的亮点。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理念来分析问题,昭示了教改方向和学习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形成学术研究思维。

  宁夏、海南题推陈出新,改革力度较大

  试卷知识结构与题型结构推陈出新。该试卷题型安排除了根据课改精神推出选考题外,还改变了旧高考试题的编排顺序,先从社科类文本阅读开始,然后是文言诗文阅读,接着是选考文本阅读,再是语言文字选择与运用,最后是写作。

  从知识结构来看,全套试题去掉了旧高考试题中的读音和字形的辨析,保留了其他传统知识点的考查,语言运用题量减少,分值也相应减少。但整个板块强调的是语言的运用,着力考查语文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古诗文的阅读鉴赏,最突出的变化是分值的提高。比旧高考试题增加了4分,更重视古诗文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现代文本阅读设置选考题,这个变化应该说是紧随新课改精神,体现了新课标"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理念。

  试卷中文本选材既凸显时代特点,又兼顾传统。例如,社科类文本选材是关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却出不了伟大作家"的问题,具有时代特点,而选考文学类文本选材是《林冲见差拨》,则是传统的古白话小说,选考实用类文本是《叶圣陶在四川》,关注的是语文学科本身的相关信息。

  增加探究题型,体现出强烈的改革意识。探究题与广东、山东卷一样设在现代文本阅读部分。但两省该题赋分比广东、山东都要多。第14题和18题是探究题,赋分均为8分。这样设置分数,体现了海南、宁夏两省对探究性试题和对探究性学习的高度重视。

  作文命题注重考查写作基本功和基本素养。海南、宁夏的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给考生提供了一个科学故事,故事的核心与创造相关。作文试题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比较大,材料并没有明确给出一个固定的话题,考生只要注意故事后面的提示,就不容易离题,这样将作文的重点放到表达上而不是审题上,是一种合乎实际的回归。这样命题继承了旧高考的新材料作文的传统,注重考查写作基本功和基本素养。由于这个命题留给考生的思维空间比较开阔,考生完全可以根据题意和自己的积累与个性特长立意作文,这与目前我们提倡的创新精神不谋而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气息。

  山东题平稳中体现创新,继承中寻求突破

  山东题全卷整体结构形式与旧高考试题结构形式保持一致。不论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古诗文、现代文的阅读考查,都体现了良好的继承性和稳定性。除选考题以外,其他题型没有任何变化,该套命题体现了在课改第一年高考中平稳过渡的命题特点。

  整套试卷从知识结构和题型结构上,又都在稳中创新,在继承旧高考的传统命题题型上寻求变化和突破。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点:

  作文由旧高考的新材料作文回归到“话题作文”。作文话题没有安排任何语境,话题本身充满了诗意,虽说审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构思、立意和选材的自由度非常大,便于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写作,便于学生展示个性才华和语文素养。

  古诗文识记和阅读欣赏部分虽然题量、题型没有变化,但文言文的翻译和名句默写题增加了分值。

  分值增加3分,这暗示了要求考生加强文言文学习的方向。准确翻译文言文和名句默写则是考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和基本的方式。

  社科类之外的文本阅读由过去的必做题改为选做题。在题型和文本的选择上与广东题多有相似之处。

  两道题难度、题型和分值基本一致,考生可根据自身特长选做不同内容的文本试题。阅读文本的变化和选择的自主性,便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这种命题与新课标所确立的“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和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十分吻合。

  试卷信息量大,题量与旧高考一致,但比广东题多两道小题。这两道小题主要是基础知识部分和语言表达部分各多出了一道题,因而涵盖的知识面更为广泛。

  文本阅读选材继承传统,立足于稳,重视语文的“文”的色彩。选材虽然生活气息没有广东试题浓厚,材料也不如广东题鲜活,但所设计的探究题比广东题更开放,更自由。例如,选考题文学类第21、22题,实用类第22题即是如此。

  增加探究题型,体现创新和寻求突破。注重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这是山东题创新思想和寻求突破的又一体现。选做题的两个第22题,就是这样的试题。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理念来分析问题,昭示了教改方向和学习发展方向。

  新高考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四省区新课程改革后第一年的高考题均“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即保持了高考的相对稳定,又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这样的试题命题方向对我们今后的高中语文教学有以下几点启示: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四省区的语文试题都没有放弃对基础知识、语文素养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这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无论高考怎样改革,无论语文教学怎样改革,语文的基础能力和基本素养都要强调。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要认真落实基础知识学习和读写基本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文素养的提高意识。

  语文教学要锐意改革,积极推进探究性学习。四省区高考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探究性试题引进高考试题中。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不约而同,但都昭示一个共同的方向,语文教学要强化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与课堂教学脱节,而应该把语文课堂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结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研究,真正把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要给学生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空间。四省区高考命题的另一亮点就是增设选做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语文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

  这不仅是高考命题昭示的方向,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更是我们民族独立创新、走向强大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学理应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真正使学生成长为人格独立、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大写的人。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读书”,不要只盯住“考试”。高考语文既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更是对思想素质、审美情感的考查,这就明确了语文学习和备考的一项根本性的任务,在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环节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语言文字,关注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形式和技巧,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素质”与“审美情感”。通过“读书”来提高“思想素质”与“审美情感”。

  但目前的语文教学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有的学校的语文教学就是围绕高考试题转,高考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或少学。有的匆匆忙忙把高中教学三年完成的计划压缩到两年完成,目的就是把剩余的时间挤出来向高考“冲刺”!学生没有时间去“读书”,这样的教学怎能培养高尚的“思想素质”与“审美情感”?随着高考的改革,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将会山穷水尽,也将更加捉襟见肘。

数学教学应抓住“通性通法”能力培养
——四省区高考数学试卷的对比与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启示


  海南、宁夏卷承前启后,凸显课改亮点

  承前启后,实现平稳过渡。

  作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新课程卷,第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试卷结构不变,仍然保持12个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4道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6道解答题,共74分。

  海南、宁夏卷的第二个特点是考查的主干内容变化不大。许多传统的主干内容,如函数与导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等在试卷中仍占有较大比例。如文科第3题是根据三角函数解析式判断其图像形状;第6题是等比数列与抛物线的基本性质;第7题是解析几何抛物线定义;第9题是三角函数的基本变换;第11题是立体几何组合体的体积;第13题是解析几何双曲线的离心率计算;第14题是函数的奇偶性;第16题是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第17题是正余弦定理的应用;第18题是立体几何的线面位置关系;第19题是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第21题是解析几何与向量的综合应用等。另外,理科第12题是由1982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道中学数学竞赛题改编而来,此题曾轰动一时。高考选用这个典型题目,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等积变换的方法。这些题目所包含的知识与方法撑起试卷的骨架,学生熟悉,容易得到基本分。

  五个体现,凸显课改亮点

  新课程高考除了关注平稳过渡以外,还要确保新课改理念的适度体现。第一个体现是设置了系列4的选做题,第22题作为系列4的选做题,理科是三选二、文科是二选一,每小题10分。选做题难度适中,置于卷尾,减少对考生正常答卷的影响,为如何考查系列4的专题以及考查的形式和难度,提供了样板。

  第二个体现是新增内容占有较大比例。如文科的第2题和理科第1题是简易逻辑用语;文理第5题是程序框图;文理第8题是利用三视图求几何体体积;文科第12题和理科第11题是统计中的标准差,可以估算也可以使用计算器;文理第15题是复数的简单运算;文科第20题是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理科第20题是几何概型与二项分布等。在保证平稳过渡的同时,尽力展示课标中的新内容。

  第三个体现是考试要求的变化。如文科第19题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已不再局限于多项式函数,而是扩展到对数函数求导,考试要求明显提高。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文理科的解析几何部分的考试要求明显降低了。

  第四个体现是试卷中设置了相应的探究性和研究性问题。如文科第18题中第2小题是一个立体几何结论开放的探究题;文理科第19题中第2小题和第21题分别是一个解析几何条件开放的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再如文理科第17题是应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和三角测量有关的研究性学习内容。

  第五个体现是允许考生使用函数计算器。新课改在教学内容上的两个重大变化就是设置了选修系列和增加了大量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容,体现了新课程的选择性和现代意识。高考中允许考生使用计算器,对新课程的推进和中学教学改革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以看出,全国卷在反映课标理念方面效果明显,并有效地控制了难度,实现了新课程高考的平稳过渡。不足的是创新性的题型和题目几乎没有,并且文科卷第19题考查的复合函数求导,超出了“2007年全国新课程标准数学(文科)考试大纲”的要求。

  广东卷体现“少考算、多考思”的命题思路

  压缩总量,增加思维时间。

  从全国三套新课程试卷来比较,无论是试卷结构,还是试题的组成上,广东卷都散发着强烈的改革创新气息。如试卷结构采用理科选择题8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6道,共20题;文科选择题10道、填空题4道、解答题6道,共20题。与全国卷和山东卷相比,广东卷减少了选择题数量,压缩了总的题量,增加了学生的思考时间,体现了“少考算,多考想”的命题思路。

  设置应用、探究和研究性问题。

  根据新课标、新考纲的要求,树立“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鼓励和倡导开展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广东试卷增加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并且在试题的结构方面大胆创新,减少和淡化死记硬背的知识,加强应用性、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考查,如文科第5题是利用图表来描述客车的运行情况,考查学生观察图表、数据分析的能力和应用意识;第7题是运用统计中的直方图和程序框图统计学生的身高,考查学生收集、分析和整理数据的能力,利用程序框图简约地表示解决问题的算法过程,把两个知识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第8题是和取球有关的概率问题;第10题是有关配货的实际问题,此题本身不需要多少数学知识,只要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就可以理解和解答;第18题是探求某工厂提高产量与降低能耗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问题。今年广东文理科第18题的第2小题和第19题分别设置了一个解析几何条件开放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自己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探究结论是否成立,考查学生数学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这些实际问题、探究问题,学生熟悉、背景公平、难度适中。在考查数学的应用意识、探究意识的同时,也体现了对数学“三维目标”的考查,对于正常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校和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是非常有利的。

  突出新课标新要求。

  如理科第12题是分别计算由一个凸多面体的顶点可以确定直线和异面直线的条数和对数的问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这属于课标及考纲的新增内容。另外,按照课标和考纲的要求,文科立体几何部分,缩减了考试范围,降低了考试要求,但是突出了对考生识图和画图能力的考查。文科第17题是立体几何解答题,要求根据某几何体已画出的俯视图,以及用文字描述的正视图(或称主视图)和侧视图(或称左视图)的图形形状,求该几何体的体积与侧面积。此题很好地反映了课标和考纲的这个变化,同时在问题的叙述中也兼顾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同一个概念的不同定义,不偏向任何一种教材,符合新课程“一标多本”的变化。

  抓住本质,彰显学科特色。

  数学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数学语言的学习。数学语言包括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数学问题需要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和理解。今年广东卷除了全面的考查学生的高中数学知识和方法之外,设计了大量的图表信息题,考查学生的数学图形语言。同时,也命制了许多应用问题,考查学生文字语言和其他数学语言之间的理解和转化能力,数学符号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数学素养。当然,在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要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生理和心理发展实际,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达到一定的考查目标。但是,在新课标和新考纲中,数列的递推关系已不作要求,因此,广东文科第20题和理科第21题考查数列递推关系的设计值得商榷。

  山东卷平稳中求创新

  保持稳定,考查主干知识。

  今年山东数学试卷努力实现2007年度高考平稳过渡,在稳定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基本上延续了前两年山东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的风格,试卷长度、题型比例保持不变。全卷共22题,其中选择题12道,共60分;填空题4道,共16分;解答题6道,共74分,全卷合计150分。

  今年山东数学试卷重点考查中学数学的主干知识和方法,侧重于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如函数与导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等均占有较大分数。全卷没有偏题、怪题,学生比较容易上手。特别是选择题和填空题,运算量小、整体难度不大,重点考查中学数学的“双基”和通性通法。例如理科第1题是复数的基本运算;第4题是奇函数与幂函数的基本性质;第5题是三角函数的基本变换;第6题是常见的几个抽象函数与对应的初等函数的性质;第11题是向量的基本运算;第13题是关于解析几何中抛物线的定义;第14题是线性规划;第15题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17题是数列的基本性质与数列的错项求和;第19题是立体几何直棱柱中的线面位置关系与求二面角问题;第20题是有关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等。包括理科第21题和文科第22题虽然是压轴题,但仍然是老大纲和新课标中的重要典型内容“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主要考查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以及学生运用解析法处理几何问题的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由于从知识到方法学生都比较熟悉,得分率较高,其中文理科难度系数分别达到0.42和0.51。

  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今年数学文理科试卷难度设计比较恰当,较去年明显降低。从抽样数据来看,普通理科12道选择题全部属于容易题,全卷容易题分值接近60%;文科12道选择题的容易题数量也占83%以上。今年全省抽样文理科平均分比去年分别高出约17分和16分,从贯彻执行新课改精神,减轻学生、教师和中学升学压力以及有利于高校招生的角度来看,适当地降低试题难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山东卷略感不足的是整份试卷“稳定有余,创新不足”,课标新增内容、探究性和创新性试题与其他两套试卷相比占分值太少,应用题人为编造的痕迹过强,理科第20题三角应用题给出的数据带根号等。

  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建议

  整体来看,三套试卷都对高中数学主干内容进行了重点考查,并注意把握适当的难度,且占有较大的分数比例。三套试卷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反映了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取向,体现“高考支持课程改革”的命题思路。这也为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思路。

  坚持课改,把握课标

  试卷中新课标新增教学内容占有较大比例。广东卷和海南、宁夏的解答题中,都至少有一道大题是新课标增加的内容。对选修系列4内容的考查,难度适中,文理科有所区别。由此可以明确地传递一个信息:新课标规定的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包括研究性学习课程,都要开齐上好。教学中,要改变“深挖教材、吃透教材”的传统做法,把注意力集中到课标和考纲上来,把教材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素材。认真学习新课标(包括考试说明),特别是对变化的内容和要求更要细心地研讨,根据新课标的变化,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打好基础,落实“双基”

  试题的框架主体都是考查数学的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如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零点、图像性质及变换;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与图像;向量的基本运算;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应用;数列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空间图形的识别及线面的位置关系(包括面积、体积和理科的夹角和距离);古典概型的方法;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散点图、直方图、回归直线方程)等。当然,“双基”也是与时俱进的。新的“双基”内容应该包括:一是和“图”有关的内容,如三视图、统计图、程序框图、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变换、空间线面位置关系、平面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二是与“函数”有关的内容,如函数的性质及围绕研究函数性质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方法、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三是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如统计与概率、线性规划等相关的应用问题。

  抓住通法,培养能力

  重视中学数学的通性通法,倡导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努力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一个意识”,即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分类和要求与以前有所不同,必然要反映在命题中。特别应注意新增加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推理论证能力”有别于先前四大能力之一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演绎推理,而“合情推理”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正是我国现阶段所大力倡导的。

  重视语言,提高素养

  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何种工作,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具备初步的数学语言理解、转化和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人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的基本标志,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述(包括作图)能力的培养,以求达到数学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流畅性。

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省区高考英语试题的变化及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广东、山东卷变化较大各有特色

  试题结构和题型有较大变化,增加了非选择题的比例,试题开放性加大。广东卷取消了传统的单项选择题和短文改错题,压缩了完形填空题的篇幅,在听力部分增加了填表题,增加了语法填空题,阅读部分增加了信息匹配题。书面表达部分的分值增加到40分,由基础写作和任务性写作两部分组成,而后者的写作要求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经过调整后,广东卷的选择题分值共计90分,占试题总分的60%;非选择题60分,占试题总分的40%。

  山东卷减少了语言知识部分的分值,取消了短文改错,增加了阅读表达,把传统的书面表达改为写作,并增加了写作的词数要求和分值,目的在于增加测试的开放性,鼓励考生运用多样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山东卷的选择题分值共计105分,占试题总分的70%;非选择题45分,占试题总分的30%。

  不难发现,尽管广东卷和山东卷试题结构不同,但都在试题的开放性上迈出了一大步,选择题、控制性强的题目比重减少。这种开放性要求有利于提高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测试的有效性,也是国内外其他类型的考试正在探索和尝试的。它有利于人才选拔,对中学英语教学也会产生良好的作用。

  选材贴近时代和生活,在丰富的情境中考查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这两份试卷中的语言素材基本上都是选自原汁原味的英语,而且内容时代感强、贴近生活。如广东卷的信息匹配题不仅阅读量大,图文并茂,而且语言地道,实用性强。广东卷语法填空题的短文、山东卷阅读理解的第一篇短文内容都富有真实感和浓厚的人情味,题目设置也因此具有了生活气息和情感取向。

  山东卷单项选择题的命制注重了情境性、和交际性,语法知识的运用和词意辨析必须要结合题干所提供的情境进行分析。

  例如第23题:Have you been wasting time on computer games again?

  -_______.I've been studying a lot and I need a break.

  A.No way. B.No treally. C.Idon'tagree. D.I couldn't agree more.

  题干提供的对话情境是:家长以为孩子又在浪费时间玩电脑游戏,而孩子解释说自己已经学习了很长时间,现在只是需要休息一下,选B项自然而得体。

  再如山东卷完形填空题中的第39题:

  Whenwearefacedwithachallenge,weusuallyhavetwo_______.

  Wecantrytobeatitoff,orwecandecidethat…

  A.opportunities B.expectations C.choices D.aspects

  由于空白处后面说到了We can or we can…,显然,这儿应该填choices。

  由此可见,考生只是理解选择题中四个选项的意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理解题目的情境,才能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

  广东卷对语法知识的考查进行了大胆改革,把知识考查放在有完整意义的篇章情境中进行。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不能只靠机械记忆规则,而应注重真实运用。

  试题以篇章为主,词汇量大,对考生读写能力的要求提高。两份试卷中绝大部分题目是以篇章的形式呈现,考查考生在篇章中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考生答题的阅读量有所加大,需要进行书面表达的比重也显著增加。

  两份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材和体裁丰富,题材包括生活感悟、社会文化、人物轶事、科技发明等;体裁有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问题的设计侧重考查考生概括文章主旨、理解细节、推测判断、猜测生词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对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如广东卷的信息匹配题是几则广告,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快地找到相关信息,考生须具备快速检索英语信息的能力。

  在写作方面,考查的开放性增加了答题的难度,提高了对考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要求。山东卷的阅读表达题所选用的文章描述的是如何应对电子邮件泛滥问题。涉及问题类型多样,包括同意句替代、补全句子、概括段落大意、指出作者写作意图、翻译句子等,需要考生具备较好的理解和表达的综合能力。考生对问题的回答可以多样化、个性化,但必须达意、准确。

  山东卷把传统的书面表达题改为写作,基本没有控制性要求。这种考查方式,使考生获得了广阔的发挥空间,可以充分展示其思维个性和语言才能。

  广东卷中的“读写任务”一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该题要求考生阅读“父亲”给自己写过的一封信,然后在他50岁生日时写一封信表示祝贺,允许使用亲身经历或虚构的故事。考生必须读懂“父亲”所写信的明指和暗含,写出一封语言得体和情感真切的贺信。如果没有较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难以应对的。

  两份试卷,尤其是山东卷对考生的词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南、宁夏卷平稳过渡难度适中

  海南、宁夏两省区使用了同一份试卷,除了第一卷的阅读和第二卷的改错作了调整以外,其他的题目和全国卷I完全相同。

  阅读理解分为两节,第一节包括四篇短文,仍然保持传统的“四选一”模式;第二节为短文填空,但是所填内容是完整的句子,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这种题型也是考查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

  短文改错的要求和难度也和过去不同:所给短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不难看出,该题比过去的短文改错的难度有所增加,因为错误在文章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也就是说,考生准确找出错误并改正的难度增加了。

  试卷在内容选材上充分体现了西方的生活和文化特色,可读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揭示了健康的价值观。例如,阅读理解的A篇是关于作者的丈夫在丢失了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之后得到了人们无私帮助的故事,其主旨和山东卷阅读理解A篇以及广东卷的完形填空是相似的。

  综上所述,四省区的高考试题更重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在试题设计及内容方面重视了语言的真实性、交互性、综合性和语境化等特点。考查形式以篇章为主,对考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和词汇量的要求大大提高。此外,增加了非选择题的比重,以凸显考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同时我们感到,几个省的试题都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如广东卷中听力填空题的设计不够简约;山东卷中生词量过大,写作题设计不够严谨;海南、宁夏卷中的改错题虽有所变化,但其测试效能以及对教学的后效是有争议的。此外,选择题的分量仍然比较大。

  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应该理性对待高考测试改革。以理性的眼光研究高考试题,应该从变化中看理念、看实质,注意试题命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新试题以篇章为主,情境化强,开放性大,进一步凸显了语言运用能力考查的特点,说明英语的学习和复习备考都应以语言能力发展为指向,而不是主要把英语当成知识体系来学习。一些新的测试题型,如语法填空、信息匹配、任务性写作、阅读表达、开放性写作等,初步显示了对语言能力考查的深度。完成这些任务,靠的是扎实的基础和充分的实践,而不是靠一味研究高考题型和应试技法。总之,高考对教和学的影响是有所为也有所不为。既不可忽视高考的导向功能,也不能把高考功能神秘化。现在大量存在的极端应试倾向,神化高考功能,大兴题海战术不是健康的教育教学形态。

  要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就要认真贯彻《课程标准》。新高考试题的依据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观念。《标准》主张,不能把英语语言单纯看作一个知识体系进行教和学,而应该强调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语言知识学习应该在各种思维训练活动、交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如学习英语词汇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句子、文章等语境中学习单词,注意扩大阅读量。关于语法知识,教学的重点是培养语法意识,而不是单纯记忆语法规则。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对比、总结等方法发现语法规则,并给学生提供运用这些语法规则的机会。

  其次,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有效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四省区的高考试题都依据《标准》对语言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听和读是输入,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输出,是表达技能。大量教学和考试实践证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状况与输入的量和质有很大关系。课堂内外应加大听和读的输入,以便学生增强语感、内化知识,有效地发展综合语言能力。当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普遍问题是输入相对不足,特别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语言知识的时间过多,学生失去了自主体验、自主发展的机会。同时,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用于做大量高考模拟练习,学生喜欢、水平适当的听读材料普遍缺乏,影响语言技能的发展。这些现状应该尽快改变。提高听、说、读、写训练的数量和效率既是落实《标准》的基本保证,也是应对高考的关键性策略。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应多花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学习方法,如单词学习根据读音规则记忆拼写,根据构词法和单词所在情境猜测单词的词类和词义,根据同义词、反义词进行对比记忆等。再如,要帮助学生掌握搜集和利用资源的策略等。现实生活是英语学习的最佳教材,要引导学生树立“英语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英语就在身边”的意识,在生活中自觉地发现英语、体验英语和运用英语。此外,《标准》要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而且高考试题也体现了对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考查,是教学中应加以重视的。

  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根本途径。对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要求越高,课堂教学改革的任务就越艰巨、越复杂。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攻坚战。

  新课程提倡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和课程内容之间的互动;提倡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做事情;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实现学习目标。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从生命成长高度认识课堂教学改革,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改革课堂教学,最要紧的是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教师要彻底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不能满足于“讲得好”,而应致力于学生“学得好”。要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自主进行语言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平时课堂语言训练的质量,少做甚至不做选择题、改错题,多做开放性练习,多开展自然、真实的交际活动。教师应多提供学习方法指导,通过及时和充分的训练,使学生有效地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使学习兴趣和学习技能向课外延伸,进而从生活的“大课堂”中获得更多的语言体验。

  高中的课堂应尽可能多地开设选修课程,适当补充听、读材料,尽量扩大语言输入。高中三年级不宜过早地开始总复习,尽量多开设选修模块,给学生更多体验语言运用、提升语言技能的空间。

  新课程催生了新高考,新的高考也呼唤体现新课程的教学观念和行动。

四省区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


  删繁创新,体现连续性与发展性。今年高考,山东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设置了理科综合卷,化学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广东省和海南省则为单独的化学试卷。纵观四省区的试题,删去了长期以来“一小一大”的两道化学计算题,淡化了纯计算的内容,没有单独的化学计算题,更多的是将化学计算与有关实验、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命题体现了高考化学试题的发展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的精神,四省区的化学高考试题都注重对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测评,注重学生化学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这些考查要求与形式在过去的高考试题中也都有所体现,不同的是四省区的化学高考试题在这方面要求得更多、强度更大。这种化学高考试题命制思想体现了教育发展的连续性、教育改革的渐进性。

  注重基础,体现基础性与综合性。四省区的化学高考试题都不偏不难,试题内容覆盖面广,同时不回避重要的常考点,保证了考试大纲的落实与知识考查范围的广度,如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等均为高中化学常考点。这些常考点常考常新,且常考不衰。

  学科内综合是四省区化学试题的一大特点。如宁夏理科综合卷第27题将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的有关概念、化学平衡常数、反应热、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融为一体,它不是单一知识点的考查,而是一种学科内的立体综合;广东卷第14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物质的量浓度、中和反应、化学反应热效应、中和滴定实验、实验数据的表示方法,考查的能力包括对考题给予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对图中所给数据信息的提取与使用能力、将新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知识整合重组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山东卷第28题以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为载体,将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以及以甲烷为原料消除污染物NOx、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天衣无缝地综合在一起,能够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追求本真,体现时代性与人文性。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化学要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四省区的化学高考试题选材大量来自于实际应用情景,内容涵盖了医药、材料、能源、生活与日用品、化工、环境与环保、现代技术等领域。例如广东卷第6题硅材料的应用、第9题新型细菌燃料电池、第13题抗肿瘤药物顺铂、第20题用三氧化二镍制高能电池等均反映了当代科技前沿的新知识;山东卷第28题综合治理污染物及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第32题以人工合成的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磷化镓、砷化镓为载体,考查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宁夏综合卷第31题涉及到质谱图、红外光谱图和核磁共振氢谱的应用。使用现代物理方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的特殊结构、等位氢原子的确定等均反映了当代化学学科的前沿信息,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在高考试题中将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问题与化学知识紧密结合,其导向是有利于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问题,这对提高全体公民的化学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有志于化学事业的发展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与考试大纲中的考核目标“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完全一致的。

  异中求同,体现选择性与一致性。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中化学新教材除2个必修模块外,还有相应的6个选修模块,供不同兴趣的学生进行选修。今年高考化学试题首次出现选做题,正是为顺应这一改革而设的,也是一个突破。广东卷第6大题出现了2道选做题,每小题均为10分,考生从二者选其一作答即可;山东卷选做部分要求学生从第31题(化学与技术)、第32题(物质结构与性质)、第33题(有机化学基础)中任选一题作答,且每小题均为8分;宁夏综合卷第31题要求学生从A(化学与技术)、B(物质结构与性质)、C(有机化学基础)3个小题任选一道作答,且每小题均为15分;海南要求考生从“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与技术”3个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进行答题,且每个模块题量相等、分值相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平时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熟练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块试题进行作答,产生的考试效果是相同的。这种“菜单”式学习和“菜单”式的考试受到学生欢迎。

  注重实践,体现实践性与探究性。在四省区的化学高考试卷中,以实验为载体对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进行了多方位的考查,实验题的比重相当大,这也是课改实验区高考化学试卷最明显的特征。通过这些实验题能够区分做过实验和没有做过实验的学生,能够区分具有实验能力和不具备实验能力的学生。

  以实验为载体的科学探究性试题的出现是新高考的一大亮点。科学探究的主要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科学探究→得出结论→表达交流”,高考化学试题可能考查这几个主要步骤,也可能考查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步骤。广东卷第23题要求学生设计合理实验探究某混合物中是否有铁、铜元素的存在。该实验中要求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填写“实验过程”(主要是实验操作和预期实验现象)。这一类试题能够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宁夏综合卷第25题,给出了测定硫酸钠晶体中结晶水含量实验的全部过程,让学生进行分析,找出缺乏的药品和错误的步骤。这恰好对应考纲中“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中的“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和“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考查中的“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四省区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


  总体上看,四省区新高考生物试题凸显出了“稳定、新颖、基础、能力”等特点,实现了向新课程的平稳过渡,科学、公正地检验了新课改的成果。

  符合课改要求,实现平稳过渡。从考查的内容看,试题以考查生物学基础知识为主,注重考查考生的能力和素质;试题新颖、灵活,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注重与往年同类试题的衔接,基本符合考生实际,实现了由“大纲卷”向“课标卷”的平稳过渡。

  试题不拘泥于某版本的教材,也不倾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允许使用不同教材的学生有不同的答案,符合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一标多本”的实际情况,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考生的不同选择,体现了必要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突出主干内容,兼顾覆盖面。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必修部分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四套试题均加强了对必修内容的考查,其分值占卷面总分的80%以上。试题均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为重点,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同时,适当考虑了对中学生物主要知识点的覆盖,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另外,从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突出了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强调了生物学知识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重视实验设计,考查探究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倡导探究式学习。四省区新高考试题坚持以能力立意的命题趋向,以考试大纲中的基础知识为依托,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突出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设计与探究能力。例如,广东卷第32题“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第34题“探究下丘脑与其他内分泌腺之间的功能关系”;海南卷第15题“四种溶液的鉴定”,第16题“以胚芽鞘和扦插枝条为材料的探究实验”,第19题“SARS病毒疫苗的前期研究流程”;宁夏卷第28题“玉米子粒提取液的探究实验”等;山东卷第26题“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小麦矮杆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第27题“设计实验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并预测结果”等。从这些题目可以看出,试题对实验设计与探究能力进行了重点考查。

  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地方特色。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也是新课程的要求之一。试题力求贴近生活、贴近生产、贴近社会,强调新的材料和新情境,力求体现“真实性”。广东卷中第13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15题“太空育种的本质”,第2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诱因及防治方法”,第31题“艾滋病的发生与治疗”,第35题“稻田虫害的防治措施”,第37题“环境污染及华南地区的群落演替”,第40题“甘蔗的快速繁殖与燃料酒精的生产”;海南卷中第1题“温室生产蔬菜”,第10题“烧伤病人发生病菌感染的原因”,第11题“拔牙时注射麻醉药的作用”,第12题“艾滋病病毒的繁殖”,第14题“池鹭种群的保护”,第20题“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宁夏卷第5题“寒温带地区森林大火后的群落演替”,第6题“抗癌药对机体产生的副作用”,第32题“湖水中细菌污染的调查方法”和“克隆牛的培育过程”;山东卷第5题“沂蒙山和黄河三角洲的群落演替”,第6题“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与结核杆菌”,第26题“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培育方法”,第27题“癌细胞的特点及癌症的预防”,第34题“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等。这些题目所涉及的内容既贴近学生生活,与当地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又关注了社会和学科发展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重视了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增设选做题目,体现选择公平。新课程的选修部分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例如,广东、宁夏、山东等试题同时采用了选做题的形式对高中生物选修1和选修3进行考查,分值在10%~18%之间。选做题尽力考虑城市和农村等不同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及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避免出现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才能作答的题目。各模块的题目素材、信息总量、解答要求、难度系数等力求均衡,基本实现了公平性要求。

历史教学应关注“学以致用”
——四省区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及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山东卷在平稳持重中体现大气

  提供了大量新情境

  包括图片、地图、诗歌等,重点考查了考生历史探究的方法和能力。如第9题通过明代男子帽式的规定,要求考生正确理解材料,认识“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第11题通过白居易的诗反映农耕文明的特点;第12题通过研究性学习地图考查根据地的发展;第14题通过1953年版人民币考查新中国的民族政策等。这些题目体现了命题者希望在新情境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进而使学生明确史料研习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学会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地进行历史探究的方法和能力。尤其是第12题引导考生“在研究中研究”,通过对研究者的素材的判断进而理解研究者的课题,这是学术研究,也是历史探究的重要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学术思维。新情境的出现并不影响对重点知识、热点知识的考查,第25题通过“罗斯福新政”考查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小切口,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体现了关注社会生活的倾向。

  如第9题明代男子帽式的规定,第11题中国古代农民的生活观念,第15题一个英国人在中国的经历,这些试题不但有效地考查了主干知识,而且让师生感受到了新课程的活力。

  体现了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

  第26题把山东在古代的重要地位、近代教育与经济的发展融于一体,凸显历史教育的爱国主义、和平主义和人本主义内涵,开口小、跨度大,有较强的思维要求,有助于对考生的思维品质、心态和公民道德观进行检测。尤其是第2个小问题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并且要求考生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进一步阐述。

  选做部分重点稳中有变,涉及了三个模块的内容,分值小,并且注意到了难度系数的平衡,更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具有一定的区分度,突出地体现了新课标设置选修模块的意图。

  广东卷充分传递理念

  注重把握基础和主干知识,纯记忆性知识都以运用的方式出现。

  比如第2题、第3题、第5题,体现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对历史学科考试能力中“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要求。事实上,如何依据课标和考纲,在四个版本的教材中寻找平衡,真正地做到“考学生的历史素养”而不是“考学生对历史教科书的掌握情况”,对实验区高考命题是一个考验,也将对今后的教学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有许多试题都是通过对历史遗物的观察和提取有效信息,来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与理解能力。比如第1题的关键词是“商朝”、“农耕”,这样的判断式选择题是考记忆,但考得有新意、有运用,能够把知识激活;第3题既有文化史又有政治史知识,包含了“印信”的历史文物价值及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第6题需要学生综合题干信息和图片信息才能完整、准确地解题,这些都引导教学从死记硬背向研究性学习转变。

  从各个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比如第8题1942年报纸对军人的评价,第10题饮食文化,第21题人们对经济危机的体验,第24题自来水管理员的分析等,这些角度体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历史,社会生活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观点,试题设计的切入点“平民化”和“大众化”,引导新课程改革要积极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而非只是“帝王将相”的历史。

  试题突出学科特色,注重考查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

  第26题从历史研究的方法与观点出发,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能力、对历史史实的分析能力、对历史研究方法的理解与认识能力,形成“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逻辑思维能力。此题看似平凡,但它涉及的知识背景是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关注点是妇女婚姻观的矛盾与冲突,能力点着重落在史学研究方法,要求学生区分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在研究历史中的作用与地位。这一考查方式尤其凸显了“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这两种能力的重要性,为全卷的一大亮点。

  注重了史观的变化。

  第29题不直接考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具体史实,而是从两种历史观着手,考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展示了“革命史观”和“近代化史观”下对历史事件评价的不同,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引导学生“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突出显示了对历史观的理解与认识。看似一道评价题,但实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宁夏卷继往开来,选做题亮点频频

  选择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注意了新课改第一批考生的适应性。

  选择题中有7题创设了情境,有选择了教材曾经出现过的场景,比如第25题的雅典议事会、第31题的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第33题的十月革命攻占冬宫等,题目不偏不怪,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第一年高考的过渡性。

  选做部分不但覆盖面广而且充分考虑到了试题难度系数的平衡,都具有一定的思考性。

  比如第42题A部分通过“戊戌变法”的几段材料,要求考生分析变法的背景和失败的原因,这既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材料提出信息。在研究材料中,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的探究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第42题B部分则更显精彩,通过罗斯福对“四大自由”的阐述和毛泽东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阐释,不但考查了双方提出各自观点的背景与意义,更重要的是在试题中体现了东西方不同社会对“自由”概念理解的异同,引导师生对人类追求共同理想的认识,进行了价值观的教育,此题实为宁夏题的最大亮点。第43题C部分从市民对战争态度的转变引发对战争的思考,不但有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还有对原因的分析,这一材料的引用突破了传统对战争评价的考查方式,以战争的参与者、受害者而不是以战争的策划者为视角来出题,对生命的关注溢于题面。其中,第2个小问题“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更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同一事物。

  海南卷材料新意迭出

  打破了模块间的界限。

  将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起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阅读理解运用材料的综合能力。最有代表性的是第二卷第26题“雅典民主政治”、第27题“1953-1985年我国两次农业增产原因及背景的不同”、第28题“法国《人权宣言》和《世界人权宣言》异同,依据材料概括中国人权观的特点”,突出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三条主线,并注意将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又如客观题的第8题,把古代中国经济和文化结合起来。

  注重创设新情境。

  比如第14题竹枝词、第16题《东方杂志》、第17题新四军军歌等,尤其是第31题引用海明威小说梗概、第33题引用探险家和酋长不同的叙述,都让人耳目一新。

  根据调研,一线教师对今年新课程历史试卷还是存在一些困惑。比如,海南历史试题设计在切入点上有比较浓厚的“旧教材”痕迹;从试卷内容比例看,显得不太均衡,选择题经济史内容考查偏多。海南和山东的历史试卷提供的材料文字量稍大,考生反映答题时间偏紧,从而影响测量的信度;混淆了必考和选考内容。另外,广东题的选做题缺乏思考含量,没有体现出选修部分的难度。

  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建议

  整体上看,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省区高考历史试题的设计做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具体说来就是“立足基础、注重主干、关注现实、联系社会”。

  注重基础,抓住主干知识,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四省区的历史试题都没有放弃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考查,这符合新课标对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而且这类知识的考查常常以创设历史情境的形式出现,并以能否灵活运用为最后依据。“学以致用”是命题改革的突破口。同样,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也要以“用”为突破口,把教科书与提供给学生的各种素材作为理解历史的工具而不是唯一目的,树立新的教材观,即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学习,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终极价值。新课程教学中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之上,要注重史观的变化,以及学会在不同的史观语境下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多元思维,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形成整体的历史观。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当加强唯物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的思考。历史教学所展示的多姿多彩的世界里,对于历史的解释是多元的,通过从不同角度思考历史与社会,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胸,这一点是新课改和新高考共同追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升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增长点”。以往的研究性学习是历史教学的“美丽花边”,其中涉及的“过程与方法”在考试中无从下手。但从今年几省的高考题来看,命题要求学生活学活用,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自主研究,独立发现问题,通过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的过程,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形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具有问题性、开放性、参与性。在研究性学习中,“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更是历史教育中培养现代公民素养中重要的内容,在研习史料中引导学生辨析史料、尊重史料、运用史料。这些信息都提醒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开展研究性学习,注重在新情境中探究历史。

  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与思想的变化是当下历史学习的“热点”。我们常常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我们怎样在教学中和评价中体现这一点?今年的高考题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人对政治、经济、文化的阐释、体验与感悟,从普通人的生活与思想中体会到历史的变迁。这些信息都提醒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一个“人”字,强调“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重要性,尤其是普通人的生活体验、精神感悟,他们与学生的思想实际更接近、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样,也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认识本质,有利于形成尊重人、体谅人、理解人、帮助人的人文素养,形成热爱历史、关注生活的美好品质。

  历史教学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负责,要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思维品质,要将学校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记历史教材”、“背历史教材”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传统的“教教材”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这也就在根本上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我们看来,应对的策略只能是:领会《历史课程标准》精神,钻研历史教科书,不断跟踪史学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了解史学研究现状与动态,在这个基础上争取做历史教科书的“主人”,而非“仆人。

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四省区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及对高中教学的启示


  四省区试题存在的共同特点

  试题内容覆盖面广,考试难度有所降低。

  和往年相比,今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省区的高考地理试题知识点覆盖面很广,但难度没有大起大落,在平稳中略有下降,没有偏题或怪题,着重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基本取向,充分体现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尽量避免死记硬背式的试题。

  例如广东卷,全卷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整卷难度比2006年有所下降,考试内容覆盖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全部必考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试题没有牵涉到任何一个版本教材上的具体案例,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

  图表形式多样化,注重考查读图能力。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基本表达方式,从四省区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图表的地位更加突出,而且呈现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广东卷共有32幅图表;海南卷共有17幅图表;山东文综卷地理题目共13道,其中图表达17幅;宁夏文综卷地理题目共13道,图表共9幅。图表类别涉及曲线统计图、柱状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过程示意图、原理示意图、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城市规划图、地质剖面图、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三角坐标图,还有各类过程统计表或区域比较表格等。

  试题中的图表不但形式多样,而且注重图表信息的组合。例如区域图与局部图的组合、景观图与文字材料的组合等,这些都对考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能够根据地图叙述地理事像和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归纳和总结,另一方面还要求考生能够对图表信息中的隐性信息进行提取和对无效信息进行排除,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面对纷繁复杂的图表,考生要从“读会图”转变到“会读图”,掌握好读图方法。

  题材时代感强,体现地方特色和社会热点。

  人地关系和环境问题是地理学科永远的热点,今年四省区地理试题在材料选取、情境设置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以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以当前的环境、资源和人口问题为中心,以区域环境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社会、民情,体现学以致用、体现培养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试题取材广泛,不仅增加了试题的可读性,而且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试题综合性强,注重对考生思维层次的考查。

  教学目标可分成六个层次,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学习过程,即认知性思维——理解性思维——评价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相应地,地理考试大纲中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也有四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

  学习的层次性决定了考查的层次性,在2007年地理高考中,地理新课程的一些理念正在逐步凸显。探究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之一,这一理念在四省区试题中的非选择题部分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广东卷的第32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云贵高原区域特征分析,问题设置如下:

  (1)根据图16,在________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________m的区间。

  (2)根据表2可知,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的两个坡度范围是________和________;在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填正确项字母)。

  A.土地开垦过度

  B.环境(植被)遭受破坏

  C.降水丰富

  D.修建梯田

  E.地表崎岖

  (3)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填正确项字母)。(2分)

  A.云贵高原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山东丘陵

  (4)分析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对策。(7分)

  从问题的设置中,看出第1、2小题主要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主要读懂图表,便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第2小题的最后一问——水土流失的成因和第3小题影响高速公路造价的自然因素在材料里没有答案,要求考生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分析然后得出正确结论,显然是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4小题分析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劣条件,考查学生能否知道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地形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因素等方面去分析,要求考生能准确、辩证、历史地对事物进行描述和阐述,体现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最后为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是对考生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考生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要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或解决地理问题,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得到充分体现,实为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类似的题目设置在其他三省区的试卷中同样得到体现。非选题部分材料多取材于生产生活实际,设问角度灵活多样。要求考生拓宽思维和知识延伸,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答案增强了开放性,评分说明鼓励考生创造性地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难度由浅到深,考查思维由低级到高级,从而使考试保证了区分度,较好地实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这一功能。

  新高考对地理教学的启示

  高考既是选拔性考试,也是能力检测考试,2007年四省区的地理高考将引导高中新课程改革向正确的方向继续推进。

  夯实基础、重视主干知识学习,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尤如“空中楼阁”。地理教师在指导学生备考时,一定要善于归类、比较、整合,找出地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分解细化复杂的知识点,打好章节过关的基础。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以此为生长点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构建出知识网络,才能运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去解决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才能够进行创新。

  重视和加强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现代高考对考生空间思维和读图能力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因为地理图像作为地理学科的基本表达方式是其他文字无法替代的。高考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地图叙述地理事物图像和特征,并能够利用地图进行分析和判断、归纳和总结,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对考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充分体现了图像语言在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同时,在地理考试中,世界地理区域特征的表现、地理情境的设置、地理问题的提出,等等,都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区域图、结构原理图、等值线图、景观图来表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是解题的重要前提;阅读地理图表时,要能够正确理解图表表述的地理信息的含义,进行逻辑推理和综合判断,找出图中所蕴含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原理和规律;对于图表中的数据,要从定量的分析中抓特征、找规律,提取有效信息,并能进行定性阐述。

  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高考地理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广东卷第31题至第37题的综合题,都要求考生具备从图表中获取地理要素和定量关系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结合区域实际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海南卷第21题,要求考生应用统计资料来分析问题,但考生的能力还十分有限,部分考生在答题中只罗列统计数字,没有结论,或者只用统计数字把结论说错了而失分。

  就地理能力而言,最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理图表、地理信息处理、地理思维和区域地理分析等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学习地理的工具,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及时对各种地图、图表运用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进行归纳,养成以地理图表辅助记忆进行思维的习惯,学会图文互换、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从图表上准确、全面、有效地提取显性和隐性的信息,以培养自己的读图析图、综合运用地图能力;引导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复习中注意进行学科内知识综合,将不同章节的材料、图表、知识点进行前后联系或合并重组,使知识在迁移过程中自然延伸。文科综合中也要注意地理与政治、历史的交叉点和切入点,在做每一道跨学科综合题时,多思考运用不同科目的知识生长出延伸知识,多角度思考并解答,以培养获取延伸知识、综合分析能力。

  重视区域地理的学习,强化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从高考命题者的角度来看,区域地理是实现高中与初中地理、人文与自然地理的最好结合点,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展示我国热点地理事物和图像的最好平台,是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阐述、评价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好载体。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考试大纲在必考内容的陈述上改变原来按课本内容的编排,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区域地理在现今地理高考中的地位。近年从高考地理阅卷得分统计来看,考生区域地理试题方面失分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因为某一区域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全题覆没”。在高三地理复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和区域定位的训练。

  正确处理三大关系。

  一是地理原理、规律与区域地理的关系。在复习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时,不能脱离区域地理而复习系统地理,因为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性之一,任何系统地理知识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内才能得以分析和解决,丢开区域地理,系统地理只能是“空中楼阁”。也不能脱离系统地理,纯粹复习区域地理,否则区域地理的复习就太肤浅,复习效率低,也不能达到高考复习的要求。二是教材知识点与社会热点的关系。处理教材知识点与社会热点的关系时,重心应放在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上,适当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学会运用教材主干知识分析热点问题,而不是盲目地阅读众多的资料和阅览纷繁的新闻。三是高中地理教学与高考的关系。高中地理教学与高考在目标、过程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高考的试题设置、解答与高中日常教学过程的学习、研究方式之间也不相同。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高考面对的是选考的考生,考试要符合选拔的规律与要求,考试大纲说明不可能涵盖课程标准规定学生掌握的所有内容,也不会超越课程标准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因此,日常教学不能以考试大纲说明替代课程标准,否则课程改革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一方面加重学生负担,另一方面又使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