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文摘》第36期]"四两拨千斤"的教改探路者
——记北京市十一学校特级教师王春易
作者/来源: 记者张婷    发表: 2011-11-14 19:35:59    浏览: 9678 次
  师生公认的北京市十一学校名师王春易几年前忽然转变了教学风格,从讲台前退到了“二线”,把学生们推到了台前!这样的改变源于毕业生给她的提醒:走进大学后根本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离开老师手把手的指导就不知所措。

  王春易开始反思:要把老师这个“拐杖”去掉,让高中生学会独立学习,让他们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改革从课堂开始,新的教学教给了学生新的世界,也给了王春易新的事业。

  苦练教师基本功

  ——一节公开课写百页手稿是常事

  33岁被评为天津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王春易可以算得上是教师中的“大腕”。2000年,她的一节“植物激素”教学设计课在全国中学生物学年会上获一等奖。而她带的普通中学的普通学生,也拿到了天津市最好的生物成绩。她的教学风格语言生动、动作丰富、逻辑清晰、反应极快。

  名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但王春易却认为是师傅的功劳。她的师傅叫王鹤梅,是一位学识渊博、追求完美的老教师。刚入行时的小王老师就得到了老王老师严格的“调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开场。”

  “没意思的话就是废话,课堂不允许随意,一句话也不行。”

  “遇到王鹤梅师傅是我的幸运。”王春易说。每次公开课,师傅总要为她选别人都不愿讲,并且认为讲不出彩的课。

  一遍又一遍的磨课,一轮又一轮的创新,王春易练就了一身好功夫,随便抽出其中一节课,她都可以讲出彩。她的课火得“一塌糊涂”,一批又一批新老师来听她的课,而每一次讲课,她总会带给大家新的东西,从未重复。当然,精彩的背后是王春易花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一节公开课,写100页手稿是常事”。

  2003年,王春易来到北京市十一学校,课堂依然“火爆”,用同行的话说就是:“上课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学生喜欢,同行羡慕,也招来了一批批徒弟:学校里中科院、北大等名校毕业的博士教师纷纷拜王春易为师,她在十一学校有了一个新雅号——“博导”。

  王春易带徒弟严,但不乏亲和力。她的徒弟王爱丽是留洋归来的博士,刚开始怎么也找不到教课的感觉,知识讲不透,学生也听不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

  一次,王爱丽特意选择了教材中有难度的一章,遍查典籍,通宵达旦地准备了一份自认为满意的学案交给了王春易。但王春易依然认为不够完美。“教学要精益求精,将最精华的东西教给学生。问题一定要问到学生心坎里,要让他放不下。”王春易说。一遍、两遍、三遍、四遍……学案全部推翻,语言重新设计,只要有一个新的想法,她就带着王爱丽把所有的工作重来一遍。

  在王春易看来,一个好教师就是要把最普通的课讲出彩。就这样,她的徒弟们也慢慢学会了把课讲精彩。现在,王春易在十一学校的第一批徒弟大多出徒了,她身边又有了许多新徒弟。

  否定自己闯新路

  ——让高中生扔掉“老师拐杖”

  “讲课,没有人能超过王春易。”师生、教研员都这么认为。但2008年和学生的一次聚会,让王春易动了改变自己的念头。“已经上了大学的几个学生来看我,抱怨大学老师的课讲得不好,老师不标明重点,自己记一摞笔记也没用。”

  学生的抱怨引起了王春易的反思。“我的学生上大学了还是只会抄笔记、背重点。可能是我以前‘喂食’过多,才使他们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孩子们以后的路还很长,必须让他们扔掉‘拐杖’,自己学会走路!”

  同时,十一学校也将2008年确定为课堂成长年。校长李希贵提出一句口号:“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不是教师展示的地方。”这句话更坚定了王春易改变的信心。

  从此,王春易悄然地改变了原来反响极好的课堂教学风格。她提出,教师要从自我表演的“独角戏”戏台上悄悄隐退,转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当主角。在她的课堂上,曾经有过的滔滔不绝的精彩讲解没有了,华丽的板书也不见了。只是在学生讨论结束后,王春易才会不露痕迹地点拨一下。

  “细胞”这节课,王春易不知道已讲了多少遍。曾经,精彩的语言、形象的表达是她最得意之处。可现在,她却开始什么都不讲,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个细胞模型。

  学生的作业交上来,王春易喜出望外:有橡皮泥捏的细胞、有废旧材料拼的细胞、有水果雕刻的细胞……学生们兴奋地向她讲述,自己是怎么考虑结构、大小和细胞功能的。

  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但新的教学模式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学生的讨论及实验占用了过多的时间,需要增加一倍的课时才能完成原来的教学进度。怎么办?大家束手无策。

  王春易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不能将高中3年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打通教学,缩短课时量?比如,将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整合为“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大单元教学。

  从细胞到基因,从动物到植物,从分子生物到微生物,教材在王春易的手里变了个样,而大单元教学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还节省了不少时间。

  在探索中,王春易和同事们逐渐找到了“不讲”课堂的门道:指导学生课前深入阅读,完成学习计划书;给学生提供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让他们自己整理笔记;准备好尽可能多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以前,无论老师的课讲得多好,学生可以选择听或不听;现在不行,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懈怠。

  “老师,我的笔记越写越多,一个问题总能联想出一串问题,最后只能纠结在杂乱无章的生物知识中,被彻底打败。”学生张轩因为在自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而苦恼。

  “别着急,慢慢来。”王春易几句话就将学生从知识的迷宫中拉了出来,并为他们指出接下来需要努力的方向,“知识不是我教的,要靠你们自己找到它”。

  “从讲到不讲”,再一次的成功,亦如王春易每一次的华丽转身。“如何让高中生的学习不再依靠老师这根‘拐杖’?我希望能和学生们一起探索这个课题。”

  在这场教学改革中,名师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讲课,改变多少年来既定的教育教学模式;学生最初找不到自学方法,难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现在,课堂真的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地方,学生爱上了生物,爱上了探究知识的过程,成绩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否定自己是痛苦的,看到学生成长是幸福的。天平的两边,王春易还是偏向了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的学生终将赢得未来。

  视学科素养为根本

  ——不看重分数反而易赢得考试

  “娓娓道来的知识总让人百听不厌、浑然忘我,仿佛花香鸟语萦绕耳际,回味无穷。伴着自信的微笑、翩跹如蝶的长裙,王老师就这样引领我们进入了生物的神奇世界。”学生这样描述王春易的课堂。

  王春易说:“孩子天生喜欢大自然,喜欢生物学。老师的功夫就在于寻找生活与生物的结合点,打比方、举例子,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并最终引导学生将思考落在理论与知识上。”

  当别的高中教师还在把精力放在提高分数、增加习题上的时候,王春易却开始反思,“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次,王春易带的一个理科班被班主任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期中考试,理科没有一门考得像样,历史成绩倒是年级前列,这还像理科生吗?”王春易可不这么看:“历史学得好的理科生可能更优秀,兼具科学与人文素质的学生的未来会更精彩。”

  这样的结论源于王春易自己的感受,虽说是生物特级教师,王春易总是为自己没有更多的人文知识而遗憾。她常给博士徒弟举一个例子:“到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会怎么描绘它?除了好美啊,还有词吗?缺乏人文知识的生活会少了许多乐趣与韵味。”

  因此,王春易绝不让学生成为分数的囚徒。生物虽然是小学科,可在她眼里,却充满教育的魅力。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播种者,播撒生物智慧的种子,启发学生了解这个多彩世界。“在只崇尚分数的课堂上,师生无法产生智慧的交流。来到我的教室,学会生物知识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真正要学习的是一种学习的素养和对人生的态度。”

  活跃、开放的课堂常常会遭到学生的“挑战”。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物理角度的、有化学角度的……这些跨专业的难题促使王春易加班加点地研究其他学科的新知识。她发现,百家讲坛中的故事可以与生物教育贯通,儿子学的围棋套路也可以借鉴到生物教学中来。

  学习过程让王春易颇为享受。“快节奏的教学和高考分数的压力很容易把老师耗尽。如果没有多种学习的滋养,老师拿什么来充实生活,又拿什么展示给学生?”

  王春易的学生常常成为考试优胜者,但她并不看重分数。她的课堂讲授“天马行空”,尽是不在高考范围内的内容;学生为生物技术伦理问题争论不休,还常常操作北大、清华等高校开设的最新实验,制作多种多样的果酒带回家让父母品尝……

  在王春易的点拨下,许多原来并不被看好的学生也成了学生物的好苗子,许多头疼理科学习的孩子越来越爱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获得了人生与成绩的双赢。

  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曾说,在校长眼里,教师第一。而在王春易眼中,学生永远是第一。名师王春易,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让传统课堂、传统学科焕发出新的魅力和光彩。这正是新时代的教育最需要的“改变”。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