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文摘》第36期]让课堂成为思想生长的地方
作者/来源: 记者 赵婀娜 发表: 2011-11-14 19:37:41 浏览: 13118 次
她的课堂充满张力和活力,她常说的话是“挑战越大,我的兴趣就越大”。从教多年的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开辟出一方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试验田,激励和唤醒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她,就是北京十一学校生物教师王春易。
孩子们喜欢读书,却不喜欢语文课;喜欢运动,却不喜欢体育课;喜欢来学校,却不喜欢教室……如此令人无奈的现状,在各个教育阶段多有呈现,困扰着许多教育实践者。
可走进北京十一学校,走进生物教师王春易的课堂,情形却大不相同。在这里,课堂变得有趣、有效、有质感,同学们不仅喜欢,简直把上课当做一种享受。
小小课堂的生动变化,折射出一个重大命题的改革与推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实践科学的教学理念,从“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全新目标与理念。
而之所以能有如此的变化,是源于北京十一学校对“寻找学校”的探索,更源于一位普通生物教师王春易的创新实践。
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王春易,清丽的面庞、瘦瘦的身型、轻柔的嗓音,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她的课堂却呈现出巨大的张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转基因技术是大势所趋,我们不应恐惧,而是要学会接受。”这是正方“熊战士”队的立场。“随意对自然进行改变,自然也会反过来影响你。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们持反对态度。”这是反方“叶绿体”队的观点。“全球已有2亿多人食用过转基因食品,未发现安全问题。”“目前我们对转基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能过于盲目,需要给予时间来检验”……
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一堂生物课,王春易只是言简意赅地开宗明义,在近40分钟的时间内,同学们拿着厚厚的课前查阅的资料开始了智慧的交锋与碰撞。从纯生物角度的辩论,逐渐扩展到人文、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阐述,下课铃声响起大家仍意犹未尽。
“一堂辩论课,我们在课前大概要准备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老师只是给予指导,其余的工作,从资料的查阅,到逻辑的梳理,到观点的提炼,再到语言的表达都是我们自己完成。上完这样一节课,我们不但对生物学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掌握,而且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也有了加深,更提升了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还有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这是课程结束后很多同学的感受。
王春易说:“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因为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改变传统意味着接受挑战和面对责难
的确,这样的授课方式已经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方式,那么是否会出现学生由于涉猎内容太多而对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掌握不牢,由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反而失去了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甚至出现学生无法再适应传统形式的考试等问题呢?
王春易说出了很多致力于课堂改革教学实践的老师的心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喜欢课堂,甚至享受课堂,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从而提升能力,掌握一种自觉和主动的学习方法。驾驭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了,知识的掌握和成绩的提升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当然,说来容易,改革的过程的确会有诸多挑战。”
首要的挑战就是如何让学生们享受这种自由的课堂,又做到成绩不滑落。“这就要求老师比传统的授课方式付出更多,要做到各个环节的调控。只要各个环节把持好了,即便成绩短暂下降,但很快就会反弹,因为学生们已经拥有了能力。”王春易说。
接下来的挑战是对老师和学生双方面的。老师如何做到不任由学生信马由缰,时刻掌控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如何做到接受并适应这种创新形式的教学?“起初真的是不容易,首先要突破自己心理上的一关,这种创新意味着打破自己驾轻就熟20年的教学方式,现在的备课都是基于问题的准备。”王春易还介绍,“学生们起初也不适应,好同学不屑于分享,自主性不强的同学在讨论中插不进去话。这就需要老师做更多的工作,激发每一名学生的主动性。”
当然,改革还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比如家长的不理解甚至责难,“为什么拿我们的孩子做试验田啊?”还有教研组内其他老师的不适应,“这种授课方式其实比传统的授课方式更考验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掌控能力,我们年轻老师驾驭不了”。
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改革始终在坚实推进,成果也初现端倪:以往按课时教学,现在按单元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之后,每个单元都节省出大量的时间供学生巩固知识点;以往学生的课后作业大同小异,现在却篇篇不同,篇篇精彩;同学们对生物学的兴趣越来越大……
“让学校成为孩子喜欢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孩子思想生长的地方,这是我们在‘寻找学校’的实践中一直努力的方向,王春易老师的改革实践,具有代表性而且富有成效。”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如此评价。
教学的艺术在于最大限度激励和唤醒
担当起学校教学改革先行者的角色,对于王春易来说,是挑战,更是必然。
王春易33岁就被评为特级教师。2003年,37岁的王春易从天津来到北京十一学校。她喜欢挑战,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挑战越大,我的兴趣就越大”。她喜欢创新,也容易开心和激动,经常会因学生一点点的进步而激动得手舞足蹈。
其实对于王春易来说,完全不需要改革创新,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可以让她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驾轻就熟。但是王春易毅然选择了改革与创新,“高考成绩对学生来说,当然重要。但从他们的一生来看,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不是更重要吗?”就这样,王春易在北京十一学校这块改革与创新的土壤上,开辟出一方致力于教学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试验田。
学校2008年进行“课堂成长年”改革,提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而不仅仅是教师自我展示的地方”。从那一天起,王春易开始和同事们一起对教室进行了改建,建设学科功能教室,把教学资源与学生的学习、老师的教学相结合。
如今的生物教室如同一个自然学科的博物馆,展示了近十年诺贝尔生物学奖的获得者和他们的研究成果。课桌也同以往不同,平日是课桌,小组讨论时变成“会议桌”,做实验时又变成了“实验台”。教室的每一点变化都凝聚了王春易的心血,也见证了教学改革扎实的步伐。
付出终见回报。学生张少微因为喜爱王春易的生物课,进而喜爱上生物学科,并明确了自己一生的目标与选择,高中毕业后选择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就读。对于王春易的生物课,张少微这样评价,“精致的图片、诱人的知识,她循循善诱,让人浑然忘我,回味无穷。就是这样,在她的引领下,我进入了生物的神奇世界”。
王春易的努力,代表了改革进程中所有教师的不懈努力,使得一种快乐、健康、科学的教学方式在逐渐形成:“教学的艺术在于最大限度的激励和唤醒。教师的心灵有阳光,才能照亮学生的精神家园,教师的心灵有色彩,才能缤纷学生智慧的眼睛。”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