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文摘》第30期]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
作者/来源: 于红(河南省郑州市一中) 发表: 2011-01-04 13:48:19 浏览: 8523 次
——评2010年高考文综试卷(全国卷Ⅰ)政治题
2010年高考文综试卷(全国卷Ⅰ)政治部分的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结构稳定、注重基础、关注热点、强调能力。
难易适中 热点突出
今年的文综试卷(全国卷I)政治部分试题占100分,其中选择题为48分,非选择题为52分,与前几年试卷相比,结构相对稳定。从题型的设置看,组合选择题数量继续占绝对优势,共有8道4选2的题。主观题设问直接具体,学科融合趋势淡化,降低了试题难度。
体现热点是政治学科特别鲜明的特色,以人们所关注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为切入点,比如如何抑制通货膨胀,既是国家的重点问题,也是百姓非常关注的问题。还有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人民的尊严”、党内民主、节能减排、绿色经济、“三农”问题等,都紧扣时代的脉搏,使试卷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命题与高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的要求基本吻合,既要求教师依纲抓本、夯实基础,又要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还死抠书本,不联系实际,不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高考时是难考出理想成绩的。
创新题型 充满体验
试题在重视基础的同时也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第24题考核学生对基础经济理论的理解能力,并考查数学计算能力;28题的大陆漂移说和29题的太空黑洞,将自然科学与哲学联系起来;30 题以秋叶和陶罐的美将美学、经济学、哲学联系起来考查;38题围绕“节能减排”这一中心问题分别从政治、经济、哲学不同角度展开设问,学生必须通过阅读、理解、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体现出对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综合考查。
综观全卷,38题出得较好。该题将时代内容与课本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家庭是否购买和使用节能灯”、“企业生产节能灯要注意的问题”,这样的设问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做高考题目就如参加一次活动一样,充满体验性,话可说。有利于学生以主人翁的眼光去正视、面对现实,以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也有不太理想的题,比如哲学选择题。哲学选择题有3道,考查的知识范围狭窄,集中在认识论的考查上。
在主观题答案的设置上,也并不能与高中教学相一致,有些设计超出了高考考生的答题能力。如39题的第6问,要求考生运用哲学联系观来答题,答案的构成涉及到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唯物论中的自然界的客观性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的答案与高中教学中的知识体系不相符合,大多数学生按照高中知识体系作答,遗漏了许多得分点,导致这题总体得分较低,更让高中教学无所适从。
关注变化 积极备考
关注新课程命题内容的变化。命题内容由原来的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3门课程变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4个必修模块和相关选修模块。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从生活主题入手,处理好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关系,克服自觉不自觉地回归老教材、老教法的现象。适当关注名词解释、专家点评等辅助栏目中与重大时事相关的重要知识,明确新课程高考的范围和要求。
适当调整复习模式。复习要特别加强对知识的归纳、整理、理解与提升。老教材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所以以往的复习教师也比较强调知识的深度、广度与体系性。新教材的许多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引入,以解决问题、升华情感为目的。教师要加强教材的系统整合,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明晰的、全面的认识。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2010年全卷Ⅰ政治部分看,试题选材结合学生生活和年度热点,隐性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复习中应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教育,引导考生超越具体的学科知识,思考知识背后的价值追求,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10月8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