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文摘》第32期]"同课异构"的三次实践
作者/来源: 陈惠芳(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小学)    发表: 2011-04-08 22:43:42    浏览: 6010 次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同课异构”活动越来越多。实践中,我感到“同课异构”不仅贴近教师教学实际,有利于构筑校本研究模式,深化和拓展教研活动,而且它应该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关注人与人之间思想的融合,倾向于一种力量的感召,这样才能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备课组的“一课三研讨”

  2003年,教育局提出校本教研要加强“一课三研讨”活动,实际上就是同课异构。当时我所在的五年级备课组有3位老师,我们商量决定上第九册单元复习课《简便计算》。三位老师先分析了教材,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讨论了大致的教学流程,然后由我着手进行教学设计。接着,我第一个执教,其余两位老师来听课。

  先是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的数学课,老师准备进行一次数学比赛,现在分A、B两组进行比赛。(我出示了两组不同的练习题)

  你觉得刚才的比赛公平吗?为什么(第二组可以简便计算)?今天我们就来进行简便计算的单元学习。

  接着创设了一个教学情景,小猴子带领大家来到了一家数学超市。(题目略)

  你能很快地帮它算出来吗?运用了哪些数学知识?

  再是参观“信息大观园”,让学生对于各类的简便计算进行观察、讨论、计算、发现规律。最后是教师进行总结。

  下课后,我们三人集中进行评课。我先作了自我反思,然后大家一起重新研究课中的一些细节。接着,两位老师修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第二、第三次备课,在其他两个班级继续试教。每上完一次,我们继续进行议课。这样,三个人都执教了一遍,最后在评课中我们认为,复习课更应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教学重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帮助学生把平时教学中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让学生主动建构起知识网络。

  与特级教师的网上“同课异构”

  有一次,我为苏州市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成员提供了一节数学研讨课《认识小数》。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利用网络学习的优势,请教特级教师徐斌,跟他在网上备课探讨(他刚好也要上这一课,于是,我们有机会进行同课异构)。

  在互相交流中,我重新修改了教学流程,并写了如下的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小数的数学现实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其已有知识,包括整数和分数的知识,特别是分母是10的分数含义;二是其生活经验,包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商品价格、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等方面。所以,我在仔细研究教材后,结合学校的读书节活动,导入新课。先让学生说出一些图书的价格,很多学生已经认识。我再请学生按照标价牌上的数来分类,并指定一名学生上台板演。(左边是5元和2元,右边是8.6元和20.4元),为什么这么分?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回答说:左边的数中没有小圆点,右边的都有小圆点。接着直奔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小数”,这一环节感觉与我的预设一致。

  了解小数的意义时,我先让学生“找身边的小数”,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实物的长和宽,由不满1米而想到用分米做单位,并由1米=10分米的进率,联系分数的含义,用十分之几米表示几分米,进而引出零点几米的小数。这样的学习过程,我感觉学生从5/10米过渡到0.5米,4/10米过渡到0.4米,没有太大的困难。课堂上,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说,相互交流,效果较好。这就说明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源头和需要出发,学生在操作中掌握了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已经初步掌握了由具体的长度单位转化到一般的十进制分数,学生在经历有序的数学思维活动过程中逐步感知了小数的含义。

  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习,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无法也没必要进行探究式学习。因此,让学生自学课本,与同桌讨论交流、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上适时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方式,也未尝不可。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离不开生活。学生举例时,涉及了两位小数,我一方面让学生与今天学习的一位小数进行比较,另一方面,让学生猜想还可能出现几位小数?这些知识适当拓展一下,我觉得对学生有好处。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会用一双数学的眼睛来观察世界,在不同的生活情景中不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进行同题课的研究,我和徐老师分别拍摄了录像课,再交换进行评课。

  有专家指导的“同课异构”

  有一次,我有幸参加在南京石鼓路小学举行的“小学数学网”网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这次活动是更深意义上的同课异构活动,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的杨宏权老师、南京市南湖三小张勇成老师和我选择的课题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课。

  为了取得较好的活动效果,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组的王林、孙丽谷等专家老师让我们专程去南京试教。然后,与我们面对面地交流探讨。评课中,我们把解读教材时的一些困惑提了出来,专家组的老师则谈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然后结合我们各自的教学设计,在试教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给我们出点子,提建议。

  有了专家的引领,听了他们的建议,我自己也在思考怎么采纳,怎么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我再次修改教案,校内校外去试教,请教我市数学方面的专家、老师,同时也与两位上课的老师交流一些想法。尽管大家设计不同,但我感觉对于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在探讨中渐渐清晰与明朗。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29日第5版)